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僧人的祖茔墓地。这里塔多如林,现存古塔243座,其中塔林内墓塔228座,周边佛塔和墓塔15座。塔建于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七个朝代,跨越1131年,为全国第一大塔林。现存的塔额、塔铭、塔碑290多方,记载有关佛教禅宗传承谱系、少林寺沿革、僧兵抗倭、高僧传略、僧葬制度、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等内容。古塔的类型多样,形制各异,突破时代法式工艺,传承地方建筑特点、不同时代建筑材料,以及塔林反映的造型艺术和雕刻、书法艺术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宗教史、建筑史、艺术史研究价值,是一处鉴定古塔的标本室,是一座露天的古塔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北京名胜古迹考略──北京古塔之十一汪建民,侯伟天开塔天开塔坐落在房山区岳各庄乡天开村南的山坡上。由于年久失修,只余下两层塔身。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古城堡屹立在绿水漪澜的龙潭东岸。天开塔应称为天开寺塔,据《国门近游录》记载,天开寺的创建年代可以上溯到汉代...  相似文献   

3.
福州古塔在建筑类型、材料、平面、塔基、层数、高度、斗拱、塔檐、门窗、佛龛、平座、塔刹以及塔心室等方面既保留了江南和中原地区古塔的部分建筑样式,又根据福州独特的地域特征,进行了一些改造,具有典型的闽都建筑文化风格,浓缩了福州古代工匠天才的智慧与精湛的技术,蕴含着极高的文物考古价值与人文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4.
福清古塔是中国塔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有传统建筑的样式,又具福建建筑的特色,是劳动人民的杰出创造,具有历史、宗教、哲学、美学、民俗学等诸多文化内涵,若有效地进行保护和利用,将使其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5.
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66年)塔身高约2米,塔刹残高49.5厘米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死后,佛教徒把他的骨灰分散保存在各地兴建的“窣堵坡”里,窣堵坡就悬坟。公元一世纪前后。佛教传入我国,我国的建筑家在我国古代原有高层建筑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墓塔的建筑形式,创造出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新建筑——塔。我国古塔建筑多种多样,大体分为实心塔和楼阁式塔两类。实心塔是用砖石等材料砌出的实心体,不能攀登。楼阁式塔,内有塔室,可以攀登凭眺。我国古塔大部分属于后面这一类,有密檐楼阁式、楼阁式、砖木混合式、砖石混合式四种。从塔的建筑材料分为木塔、砖塔、石塔、琉璃塔、铁塔等。塔的层数从一层到十五层,多是单数。我国历代遗留下来的古塔全国现存大约三千座以上,七、八百年以上历史的有百余座。本期封底照片是原存山西省朔县崇福寺陀弥殿内的  相似文献   

6.
慧照寺塔     
渭南下邽古塔,又称慧照寺塔。据塔门西侧刻石记载,始建于晋,重修于宋。公元一○○六年寇准罢相回乡,曾住此寺内,作过该塔的功德主,并绘其真像于塔内。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一五五六年)地震,该塔震毁。明万历九年(一五八二年)复修。解放后于一九七二年国家拨款又进行过修整。一九八五年冬至一九八六年又加固了塔基。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存的楼阁式古塔大约有2000多座,塔的种类和样式繁多,但塔的层数却大都是奇数,尤以7、9、11、13层多,如杭州灵隐寺的石塔7层,华严经塔11层。最多的是云南大理南诏塔17层。偶数层的古塔在我国只有一二处,如北京房山的6层宝塔,云南大理崇圣寺的16层千寻塔。为什么古塔的层数大都是奇数呢?原来,这与我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有关。儒京重要经典著作《周易》上  相似文献   

8.
北京名胜古迹考略──北京古塔之七汪建民,侯伟永安万寿塔永安万寿塔坐落在京西八里庄京密引水渠西岸的上坡上,因它矗立在原慈寿寺中,又称为慈寿寺塔,而当地的居民则根据地名称它为八里庄塔或玲戏塔。慈寿寺在光绪年间毁于大火,所以,现在很多人只知有塔,而不知有寺...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存古塔大约 2000多座,虽然塔的种 类和样式繁杂众多,但塔 的层数却大都为奇数,并 以7至11层的居多,最 多的云南大理南诏塔是 17层。为什么古塔层数 多为奇数呢?这与我国古 代阴阳学说有关。《周易》 云:“阳卦奇,阴卦偶。”古 代数学家把单数称为奇 数,作为“阳”的象征;把 双数称为偶数,作为“阴” 的象征。人生为“阳”,人 死属“阴”。佛教的许多活 动和形象也都采用奇数, 以此来表示清静、上天或 吉祥之意。我国古塔层数为何奇数居多  相似文献   

10.
夏天 《初中生辅导》2009,(28):35-37
大雁塔是古城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游客的必到之地。登上塔顶,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该塔位于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内,它是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气势恢宏的唐代著名古塔。  相似文献   

11.
郇庄砖塔,又称郇庄白塔,坐落在甘肃省徽县栗川乡郇庄白塔寺,它是陇南仅存的两处宋代建筑之一。此塔系多层叠涩檐承托平座、斗拱楼阁式砖砌半空心塔。塔基平面八边形,通高30米。砖塔庄重古朴、简约挺拔,建筑风格与陇东华池建于北宋元符二年的砖塔相似。郇庄砖塔对研究宋代佛塔建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佛寺在汉晋时期曾几经变化。汉代外来佛僧主要居住于官署从事译经活动,中土奉佛者则在浮屠祠事佛。至三国孙权为康僧会造塔始有塔寺,其后,随着两晋佛教的勃兴,寺塔剧增,以致南北朝时不仅出现了精舍式佛寺(庙寺),而且在北方出现了支提式佛寺——石窟寺。  相似文献   

13.
在佛教世界中龙是佛法的守护神,因而在佛教艺术造像中,它是作为佛法的守护神而塑造的,是必不可少的造像内容之一。南京栖霞寺舍利塔的龙纹是作为佛法的守护神而塑造的,其特点是突出托塔的职责,刻画工整,写实,风格属于五代时期的造像风格。  相似文献   

14.
从辽庆州白塔所藏经卷,结合《辽史》,考证章圣皇太后建塔目的。同样,从雷峰塔砖孔藏经亦可结合新旧《五代史》、《宋史》探索吴越王钱建塔原因。之二人建塔刻经,都是通过做功德,企求佛主保佑度过难关。善男信女们广做功德,流行于南北朝。北朝以凿窟造佛像为主。唐代以后,转向刻印经卷,凿窟之举,渐趋式微。佛教功德观推动了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日本侵台时期,福州鼓山涌泉寺对台南开元寺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开元寺住持传芳法师、玄精法师都曾在福州鼓山受戒,他们或用福州鼓山仪轨传授三皈五戒、举办浴佛法会、参照福州鼓山涌泉寺寺规来拟定开元寺寺规,或在开元寺推行福州鼓山禅修、以福州鼓山仪轨治寺、邀请福州鼓山僧人来寺弘法.  相似文献   

16.
佛教团体中最关键的构成部分,在释迦涅槃之后,并不是某位具体的高僧大德,而是组织中共同信奉的传统与信念,统而言之即“佛法”;因此民间佛社在当代管理学意义上类似于典型的“使命型组织”。以主要从事的佛事活动、共同趣向等因素作为区分标准,唐朝民间佛社大体可分为四类:诵经佛社、佛事结社、经像佛社与净土法社。这四种民间佛社各个具有不同的人事关系和管理模式;具备成功社邑范例意义的民间佛社,在完成接引信众、护持修行的同时,使佛教与佛法的目标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7.
乐山大佛基岩酸雨影响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酸雨的作用下,大佛砂岩的风化剥蚀作用很强烈,为定量研究酸雨对乐山大佛基岩的影响,实地采集了乐山大佛基岩及乐山酸雨样本,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进行了模拟酸雨试验。研究表明,乐山大佛早期的新鲜基岩,在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下,由外到内形成了粉末层—硬壳层—风化层—新鲜基岩层,这一完整的表层层次结构。这种层次模式是由岩石表面逐渐递次向岩石内部发展的。通过模拟酸雨试验还发现,乐山大佛基岩,在最近30年酸雨的作用下,风化剥蚀作用强烈.,平均剥蚀速率在0.2克/小时·平方米左右,总计被剥蚀厚度约2厘米。提出了应更高度警惕酸雨对乐山大佛裸露基岩的破坏,进一步深化对乐山大佛裸露基岩保护的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南岳衡山的宗教寺庙建筑数目十分惊人。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四大类型:原始宗教的祠庙、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以及南岳寺庙建筑的次生形式——书院和牌坊。南岳寺庙建筑是随着佛道二教的传入南岳而兴起的,魏晋南北朝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唐代是rr4:盛时期,清代则达到了巅峰。南岳寺庙建筑的格局是以半山亭为等腰线、以登祝融峰山路为中轴线而形成的。建制典型、规格高贵、选址幽深、分布广阔、造型各异、石墙铁瓦、佛道同寺、寺庙园林是南岳寺庙建筑的鲜明特点和独有个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和考释了敦煌壁画中的于阗装饰佛瑞像.新发现海眼寺瑞像实际有两种,属于装饰佛的为海眼寺圣容像.首次对固城瑞像进行了系统考释,提出固城瑞像主要是过去诸佛之瑞像,在敦煌具有"背光中密布千佛(或鳞片)"特征的瑞像均为此种瑞像.于阗装饰佛瑞像在形象上受到了于阗国土装束的影响.莫高窟第98窟于阗国王李圣天像之服饰实际上是汉族帝王冕旒衮服与于阗王传统装束的混合形式.于阗装饰佛瑞像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于阗王、佛一体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论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园林植物的特色及其继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和参与领导建成的大报恩寺,为明代金陵之大刹和中古时期世界建筑之奇观.园林植物为大报恩寺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散在古籍中的有关记载,表明其种类颇多.具有物种以木本植物为主,类型和种植方式的多样性,对地区气候带适应的乡土性,宗教文化载体的佛教性,长寿性,并有郑和下西洋引进的奇花异木等特色.在大报恩寺重建工程中,重视继承、弘扬这些特色,有助于体现,提升景区的历史、文化品位,科学、旅游价值,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