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性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更是争论的焦点,仅从名称上就反映出这类教育的敏感性:我们的性教育过去一概叫做青春期教育.其实,青春期教育的内容包含很多,不仅仅在性的方面,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叫做"性教育"呢?就在人们还在为这些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我们的中学生却不断表现出对性知识的渴求.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和获取性信息,已经变得空前的容易.毫不夸张地说,性信息正在如洪水一样冲击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学校,而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却显得相当困窘.  相似文献   

2.
对中学生施行性健康教育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许多老师不敢教,也不会教。性教育的成败,最主要的是取决于教育者的态度而不是教育的内容。中学的老师有能力查找相关的知识,但要用平和自然的态度讲出来,却需要老师首先能脱敏。另外,在大众媒体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成年人已经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因此性教育不能再单纯以老师为主体,必须要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这种互动的模式,老师们会获得新的体验,也会学习一些互动式教育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的青春期比十年前提前了一岁,但青春期的保护性教育尚未普及,这就使在性知识方面还尚未启蒙的青少年,随时都有受到伤害的危险。而调查表明有半数的学生对当前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表示不满意,认为学校的性教育太保守,“犹抱琵琶半遮面”。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是:当青春遭遇激情,我们应该怎么办?青春期性教育何时“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教育其实就是对青春期青少年的性教育,只是由于考虑到我国公民目前的传统观念和心理承受力,才称其为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我国起步较晚,一九八八年六月,国家教委才发出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而在国外,如美国,早在一九一二年就开始了对中学生的性教育。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性教育的起始阶段总是充满了矛盾和阻力。最大的阻力就是人们对性问题的诸多禁忌和讳莫如深的态度。正如美国学者艾迪所说:“人世之间没有第二件事再比性的问题,更能激动人心,更能影响人们的祸福;同时,再没有第二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走进生命的春天——青春期性教育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南京师大附中600名学生参加的关于青春期性问题的讲座上,老师被学生们提出的一些“尖锐问题”问得面红耳赤、瞠目结舌。“生米煮成熟饭怎么办?”“性和爱可以分离吗?”“最好的避孕方式是什么?”“处女到底怎么定义?”这些问题就连主持讲座的专家———南京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所长徐萍也深感难以作答。而从全国来看,类似这样的问题,老师、家长被孩子问住而无言以对的消息在各大报端已屡见不鲜。过去被视为“盲区”的青春期性教育,如今已广泛引起人们日益关注。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的青春期性教育展览,引起了北京中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教育中发现,随着学生性生理的发育,尤其是部分五年级女孩出现初潮,她们逐渐具有了一定的性意识。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校内小环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青春期性教育已势在必行。文章采用自然实验法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研究探索了性教育对学生性态度和性知识的影响以及契合学生需求的性教育内容和方式,实验结果表明青春期性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青春期性生理知识的认识程度,显著提高学生对生理概念认识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特区初中生性知识、性心理、性伦理观念和性行为的现状,探讨这个年龄段学生性教育的主要原则,笔用自编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问卷,对深圳市两所中学322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校青春期性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缺乏普遍性生理知识;部分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对婚前性行为和早恋持不正确的态度。初中生性教育亟待加强,在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上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同伴教育在农村初中青春期性教育中的应用,将广东省梅州市某初中水平相当的两个初一班级分别设置为传统性教育组和同伴性教育组实施教学.结果 发现,学生对言语上的骚扰缺乏防范意识,部分学生恋爱态度随意.同伴性教育组在性态度的得分显著高于传统性教育组.提示同伴教育在农村初中青春期性教育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家长羞于说,老师挑着讲,学生偷着看。随着我国首部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系列教材在哈尔滨正式出版,这些怪现象有望成为“过去时”。这部系列教材针对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年龄段的青春期青少年,共分3册计30余万字。据编写负责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教授王滨有介绍,教材的内容主要有青春期性发育、性心理特点和障碍、性保健和自我保护、性罪错和预防、性伦理学、婚恋期性教育、性生活避孕、性功能障碍等。我国出版首部“性教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特区初中生性知识、性心理、性伦理观念和性行为的现状,探讨这个年龄段学生性教育的主要原则,笔者用自编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问卷,对深圳市两所中学322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校青春期性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缺乏普遍性生理知识;部分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对婚前性行为和早恋持不正确的态度。初中生性教育亟待加强,在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上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1.
谈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军 《成才之路》2009,(19):63-63
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是指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将初中、小学体育课中出现的教材再教一遍。内容重复,形式单调,从而遏制了大部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使高中体育课缺少新鲜感,没有吸引力,造成了教师教得多,而学生没有学会体育,甚至使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显示出对体育的“厌学”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越是在高年级就明显。现代教育归根到底是个性教育,亦即是创造性教育。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中学生性生理发育由迟缓变为超前,性意识由封闭趋向开放,使得性成熟前倾和社会性成熟滞后的矛盾冲突更加明显。但是,仅仅把青春期的这种矛盾冲突看做是“险关”、“危险期”是十分片面的,实际上这正是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促进学生性健康发展的良好契机。而学校设置专门课程又是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最佳选择。因为在现代社会。个体的青春期主要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具有家庭、社会所无法具备的系统性、计划性、组织性,这是家庭和社会教育那种自发的、偶然的教育行为所难比拟的。专门设置的课程能够集中、突出、充分地体现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然而。由于过去学校课程设置未能很好定位,学校课程开设状况未能充分发挥“学校是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因而导致了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育与青春期性教育滞后的反差。所以笔者认为,学校设置青春期性教育课程是青少年了解和把握自己、获得完整的教育的需要,是使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青春期性教育课程设置可以较好地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家长朋友,如果您家有个十几岁的孩子,您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教育课题———青春期教育。今天我们请来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德育研究室主任闵乐夫老师,来给我们讲家庭的青春期教育。闵老师对青春期性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开拓,相信他的课...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听障学生的青春期性心理现状,探讨聋校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采用自编问卷对北京市聋校的处于青春期的听障学生的性心理、异性交往、性知识来源和性教育态度等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听障学生对异性交往持积极态度,性观念比较开放,性知识相对缺乏,认同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听障学生的性心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聋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青春期教育。  相似文献   

15.
由于遗传、气候、营养、性文化的影响,现代学生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有前倾化的趋势。而目前学校开展青春期教育时间普遍较晚,这样就造成青春期教育落后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的现状,所开展的青春期教育基本上属于补漏式教育,缺少超前意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陈一筠教授指出,对学生的性教育要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即小学阶段开始。  相似文献   

16.
青春期的学生由于性生理、性心理的变化,使学生感到性困惑,而家长、老师对如何实施青春期性教育感到无从下手,导致一些意外事情的发生。针对这种现象,从调查学生青春期知识入手,进而转变老师、家长观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计划、有系统地实施青春期性教育,初步形成了同伴、老师、家长相结合的青春期性教育模式,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保护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性道德观,为学生迈好青春期这一步做出了尝试。  相似文献   

17.
国内的性教育起步虽然很晚,但从1980年上海首次试点“中学青春期教育”到现在也已有20个年头了。可真正打出“性教育”的旗号,却还是近几年的事。性教育忽然地倍受关注,忽然地成为热点,这使我们想为它建立一份档案,看看它究竟“成长”得如何——然而手中寥寥的资料使得我们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只能是这样一份并不丰满的档案: ·1980年,上海开始中学青春期教育的试点; ·90年代后期,讲述新生命的诞生、青春期发育、性生理器官保健知识的课程进入小学高年级课堂; ·1977年,上海高校将“性心理”“性伦理”写  相似文献   

18.
热点     
孩子眼里的“猥琐”打哪儿来?
  --黄齐超撰文指出: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很重要,若太迟,则容易在心理上造成困惑和苦恼。儿童节到来,不少家长会给孩子购买各种礼物,武汉市三医院一名女护士周莉却与一般家长不同,她给11岁的儿子送了一份特殊礼物--青春期性教育手册,可是儿子却认为:“妈妈好猥琐”。都说儿童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你涂什么就留下什么印记,周莉的儿子才11岁,却认为性是肮脏的,纯洁的心灵过早地被污染,不能不令人遗憾。好在周莉没有退缩,她巧妙地把性知识制作成PPT课件,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最终得到了认可。事情有了圆满的结局,然而,把性教育视为“猥琐”者绝非周莉儿子一人,谁给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投下“猥琐”的印记呢?在笔者看来,是一些做父母的没有摆正性教育的位置,谈性色变,视性为洪水猛兽,对早期的性教育遮遮掩掩,简单粗暴地回应孩子的好奇。正是我们做父母的给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投下了“猥琐”的印记,这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培智学校教师经过"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性教育培训"前后的调查研究发现:(1)培智学校教师对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培训需求强烈.(2)参与培训的培智学校教师性教育的总体知识水平及实施性教育的能力有所提高.(3)本次培训对受训者进行性教育态度的增进及行为意向具有正向效果.(4)性教育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意向及性教育能力均具有一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月27日-28目在上海大境中学隆重召开了“学校青春期性教育论坛”。主办单位——上海市德育研究学会本着“开放、探索、创新、提高”的宗旨,在论坛中就中国青春期性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分析,对青春期性教育的重点内容、方法、途径进行了探讨,对目前性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争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