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强势媒体不应弱化舆论监督——访广东省记协主席范以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曾经的掌门人,范以锦是较早将品牌概念引入中国报业的人,他提出的报业品牌理念,开启了中国报业的品牌时代,他是多品牌战略、跨区域经营战略、人才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报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报业在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道路上进一步发展壮大,迄今已有15家报业集团成立,使人们在实践和理论方面进行探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运用现代管理观念构筑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报业经营管理机制已经势在必行。 一、管理的系统观念与报业集团化经营 管理的系统观念是指管理者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管理效果的观念。 现代管理系统观念的形成。是科学家在对生物学的研究中提出了机体系统理论之后,进一步运用  相似文献   

3.
肖俊 《新闻三昧》2007,(3):55-56
在中国近现代报业史上,作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中国报业大王,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史量才的名字是不能不提的。他在1921年10月出资盘下上海《申报》,自任《申报》总经理,以“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为办报精神,大胆借鉴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和报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引入西方报业竞争机制,开展了近现代中国民族资产  相似文献   

4.
鲍林强 《新闻界》2013,(14):76-78
<正>中国报业在1957年之后的二十多年里,财政体制以政府供给为主导,定位始终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政策的实施,是报纸从计划经济向市场运作的重要转折。1994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杭州举行"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对报业集团化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讨。1996年,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组建。距今,全国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报业集团已达49家,地方成立的报业集团40多家。报业集团成立后,国办发(2003)105号文明确规定其为事业单位,但同时,文化体制改革又不断推向深人。在这种情况下,报业集团体制改革呈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中国报业多种经营如火如茶,但多数亏损累累。90年代中以后,中国报界开始建报业集团,许多报社为达到报业集团的规模要求,积极扩张,收购或增办子报子刊,竞相创办各种企业。纵观这些新办的子根子刊或公司,能够盈利的仍然不多,造成报社资源的严重浪费。显然,各家报业集团或报社,都要清醒地回答这样的问题,究竟我们在经营上能做什么,怎样做最为有效?这就有必要把战略管理引进报业经营管理之中。合理选择报业发展战略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长期目标的管理艺术与科学。通过战略管理,合理制定组织的战略目标,科…  相似文献   

6.
邓涛 《新闻导刊》2009,(4):18-20
报业系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个分支,是运用报纸这一大众传播媒体有组织地采集、报道、评述和传播新闻以影响舆论、服务社会的经常活动。其是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因报纸的性质、类型不同,故表现形态与管理方式呈多样性,如有党派、政府和社会团体主办并管理的机关报报业,有企业、集团主办并管理的专门性报业等。它包括采编新闻、通联、出版、发行、广告以及附属于报社的其他各项业务。当下中国报业的盘子有多大?  相似文献   

7.
英国报业大王罗伯特·马克斯韦尔1991年11月5日落海身亡,一月之后,他的两个儿子凯文和伊恩被迫辞去其父报业集团两大公司主席职务。这个经营了40年的报业帝国开始崩溃。 12月初,英国《镜报》集团传出爆炸性新闻;这位“亿万富翁”曾通过非正常手续,从《镜报》集团所属两家企业中把7.67亿美元职工养老金秘密转到他私人门下。这一大“丑闻”引起英国严重欺骗案调查办公室的关注,并派人进行调查。据称,涉及此案的  相似文献   

8.
报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资源的文化产业。报社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主要取决于人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办报质量,增强报业竞争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引导个人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集团文化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促使人与工作的完美结合,才能不断开创报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2016,当新年第一束阳光普照,我们向您走来!向辛勤耕耘的中国地市报人走来,向潜心思考的新闻理论爱好者走来,向所有关心支持中国地市报发展的您我他,走来!我们将共同面对报业生存之困境,共同研究报业发展之义,共同分享报业成长之快乐,共同憧憬报业前景之美好!2015,全国报业在阵痛中生存、成长并发展。我们有惊喜,有新生,也有...  相似文献   

10.
2016,当新年第一束阳光普照,我们向您走来!向辛勤耕耘的中国地市报人走来,向潜心思考的新闻理论爱好者走来,向所有关心支持中国地市报发展的您我他,走来!我们将共同面对报业生存之困境,共同研究报业发展之要义,共同分享报业成长之快乐,共同憧憬报业前景之美好!2015,全国报业在阵痛中生存、成长并发展。我们有惊喜,有新生,也有遗憾!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报业的战略目标,同时启动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为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现代传媒产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报业应如何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创新报业的竞争管理,数字化将如何发展,这些是所有传媒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纸之将来》是一篇全面反映成舍我报业思想与新闻哲学的重要文章。通过对这篇文本的解读,可以了解成氏对中国报纸未来的组织形式、新闻业务和报馆发行与管理等三个关键性环节的理念与展望,从而有助于人们深入系统地把握成舍我的报业理想与成因。  相似文献   

13.
近年京城的报业市场热闹非凡,新媒体纷出又纷争。有人说,面对京城报业的博弈,有一个人比较从容。此人即是原《北京青年报》社长、现《北京娱乐信报》(以下简称《信报》)的社长崔恩卿。"他之所以从容,是因为看到了规律"。《北京青年报》以他领军,在90、91年就开始明确地走向市场化,开始把广告经营推到前沿,成为中国报业发  相似文献   

14.
关于沈颢的传说很多,有好的有坏的。有的人说他有本事,能聚拢一班报业精英;有的人说他仗着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财大气粗,四处网罗人才。有的人说他知人善任,管理有方;有的人说他心狠手辣,把大批的人往外赶。有的人说他会享受生  相似文献   

15.
0年代以来,我国报业产业化经营、集团化运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报业集团的出现是中国报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顺应国际报业发展潮流、参与国际报业竞争的需要,也是报业由规模数量向优质高效转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必经阶段和必需的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2月11日至12日,本刊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在广州联合召开“跨世纪中国报业与报业集团”座谈会。与会同志就如何认识跨世纪中国报业与报业集团的发展趋势,怎样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中国报业等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大家认为,中国报业集团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相似文献   

17.
王国庆 《传媒》2005,(8):5-6,35
搭建平台与培育竞争力 2005年中国报业迎来了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为继续深化报业体制机制改革,壮大报业实力,提高竞争力,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报业改革进程中的有效指导作用,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于8月初组织召开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政府部门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目的是研究分析中国报业的发展与改革现状,交流经验,促进报业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宋朝出现正式的新闻传播工具——邸报直到今天,报刊业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报纸的发展也非常迅猛,中国报业由规模数量型向优质高效型转移,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移。随着报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报业技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报纸的经济实力大增,形成了一些具有强劲实力的报业集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组织,人才的竞争决定了报业集团展开市场角逐的核心能力。然而传统的薪酬体系形成了较高薪酬水平的平均主义,已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1815—1874》追溯了中国近代报业的源起,探讨了近代报业的发展轨迹。它清晰地展现了从1815年到1874年六十年间我国汉文报刊的发展变化,有不少独到见解。1966年他在日本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就走上了一条略异于一般中国新闻史研究者的道路。也就是说,他那个时候就立志研究中国近代报刊。他首先翻阅了被许多学者忽略的“官版翻刻汉字新闻”。他获得了研究中国近代报业的珍贵史料。他还从著名的研究中国新闻史专家小  相似文献   

20.
信息台     
侯兵报业经济与管理报业集团是党和国家领导的新闻舆论机关,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3月28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给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发了贺信,他在信中说:北京日报社在我市率先组建报业集团,这是北京宣传战线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本市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报业集团是党和国家领导的新闻舆论机关,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报业集团必须以办好党报为主;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