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生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RAPD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PD技术在Williams等人于1990年首先提出后,在检测DNA多态性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应用.RAPD技术以其简单、快速、信息量大等特点渗透在基因诊断,法医检测,生物药品的检验,生物种群关系的研究各个领域.以核酸为指标构建的生物系统进化树,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避免了经典植物系统学的人为影响因素,因而受到广泛应用,在分子系统研究中出现了RFLP,RAPDDNA和R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中RAPD技术不需要经过DNA分子克隆、分子杂交等繁锁步骤,也不需用放射性同位素显示,并且多态性检出率高,因而受到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药用苔藓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2年山西药用苔藓植物资源调查报道以来,山西省苔藓植物研究有许多新的发现,本次研究报道山西药用苔藓资源26种,隶属于15科20属,占山西省苔藓植物科属种的比例分别为34.88%,18.02%,和9.81%.本次的总结比前期文献记载的12种10科11属多出了14种5科9属,并对这些药用苔藓植物的分布、生境和药用功效作了介绍,以期为山西省药用苔藓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扩增片段多态性(AFLP)和微卫星(SSR)等DNA分子标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各领域,为濒危物种、珍稀物种的保护提供分子水平上的理论依据。本文重点论述了DNA分子标记在动物保护生物学中,如遗传多样性的检测、分析群体遗传结构、确定分类地位、探讨物种的系统发生关系、亲子鉴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并有效保护昆嵛山药用苔藓植物资源,对该区内药用苔藓植物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昆嵛山林区内苔藓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具药用价值或药用记载的苔藓植物共28种,包括苔类3种、藓类25种,隶属于18科、21属.本文记述了该区药用苔藓种类的生境条件及主要药用功效,并就合理开发和利用该区药用苔藓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可用于环境微生物研究的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出现.荧光原位杂交(FISH)、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基因芯片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直接对环境样品的总DNA进行分析,绕开菌株分离和培养瓶颈,最大限度地获得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全面地分析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扼要介绍苔藓植物学的研究现状和苔藓工作者取得的成就,对苔藓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苔藓植物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苔藓植物的水分生理特征,总结了近年来苔藓植被层的水文生态功能的研究成果,针对苔藓植物水文生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对今后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RAPD标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PD标记技术是在PC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运用随机引物扩增,寻找多态性DNA片段遗传标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敏感性高,容易发现DNA的多态性和通用性等优点.文章简单介绍了RAPD技术在物种的亲缘关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DNA指纹和种子纯度的鉴定、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基因定位和数量性状的选择、居群及种系遗传分析和遗传连锁图的构建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及原理,真菌DNA碱基组成的分类鉴定、DNA分子杂交、真菌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分态性的分析以及随即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小小的苔藓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伟大的拓荒者地球上原本没有土壤,苔藓植物和地衣等分泌酸性物质,“溶解”了岩石,促进了土壤的形成,让地球变得更适合其他陆生植物的生存。所以,苔藓植物常被称为大自然的拓荒者、先锋植物。在一些不毛之地,例如新诞生的岛屿,苔藓总是最先出现,当苔藓长到一定厚度时,其他植物就能在这里生根发芽了。  相似文献   

11.
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目的基因中一段标准的、有足够变异的且相对较短的DNA序列来进行物种快速与准确鉴定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DNA条形码技术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领域的物种分类和鉴定研究中得到应用。本文从DNA条形码的概念和特点、DNA条形码在原生动物系统分类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介绍,以期拓展中小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5个森林样地中的树附生苔藓和地面苔藓进行了调查,共发现苔藓植物50种,包括30种苔类植物和20种藓类植物。在本次发现的苔藓植物中,有8种苔类和5种藓类为广东省首次报道,另有10种苔类和3种藓类为黑石顶地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简称PCR)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异性 DNA片段的酶学方法。其原理是:用一对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引导 DN A聚合酶在引物识别位点之间的两条互补链上进行DNA合成。经过模板变性、引物复性、引物延伸三步反应的多次循环,可使特定的DNA片段在数量上呈指数增加。这项操作简单、省时且已实现自动化的先进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重要工具。本文将阐述近年来几种PCR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一、PCR固相分析 1988年Syvanen等首先将 DNA固相技术引入PCR扩增产物的定量研究中,该法采用了DNA的5’端被生物素(biotin)修饰的PCR引物,使扩增DNA序列的末端均带生物素,接着在溶液中用同位素标记探针与扩增序列杂交,杂交链借5’端生物素结合在能与其特异结合的亲合素(avidin)包被的固相载体上(即  相似文献   

14.
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也是目前“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网。DNA作为生命的遗传物质,它表达各种各样的遗传信息。对遗传信息的研究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通过Internet获得、处理、发布遗传信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必不可缺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WWW(worldwideweb)进行DNA序列的查找、同源性比较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1WWW简介首先要了解两个概念:超文本(Hpetext)和超媒体(Hypermedia)。它们都是WWW的信息组织方式。超文本是特菜单集成于文本信息之中,是一种集成化的菜单系统…  相似文献   

15.
DNA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银染检测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一个难点。对点样量、固定时间、显色时间等因素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学植物学教材和有关参考资料中仅以葫芦藓周到对苔藓植物作了简要介绍.对其它苔藓值物的情况介绍甚少,很易给中学师生造成认识上的片面和缺陷。有鉴于此,特提出如下问答:1、平时最易采到的绿色苔藓植物体是其生活史中的那一部分。通过中学植物学的教学,我们已经熟悉苔藓植物是以池子进行繁殖的孢子植物,具有原丝体、配子体(具单信染色体)和孢子体(具二倍染色体)二种植物体。大多数种类原丝体呈分技状丝状体,平铺于土壤表面生长,其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长在雌株的雌器苞中,由基足、蒴炳和孢蒴三部分构成。由于孢子体生活期较…  相似文献   

17.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异性DNA体外扩增技术,它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章就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分子生物学、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利用PCR技术进行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和鲇(Silurus asotus)五个地理种群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研究。这五个地理种群是长江上游支流(四川境内的雅砻江、岷江、宜宾、贵州遵义的乌江)和长江中游支流沅江上游的渎阳河。选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只有HaeⅢ产生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果发现:南方鲇在野生种群和养殖品种间有分子遗传标记;鲇在长江上游支流各野生种群和长江中游支流溴阳河种群间有分子遗传标记;但在该基因片段上没有鉴别南方鲇和鲇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9.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DNA分析技术,它采用高速打印或光刻合成技术可在硅片、玻璃或尼龙膜上制造DNA微阵列.样品DNA通过PCR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掺入荧光标记分子,与微阵列杂交后,通过荧光扫描仪扫描及计算机分析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该技术可应用于DNA序列测定、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基因及多态性检测、发现新基因等多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DNA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DNA分析技术,它采用高速打印或光刻合成技术可在硅片、玻璃或尼龙膜上制造DNA微阵列,样品DNA通过PCR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掺入荧光标记分子,与微阵列杂交后,通过荧光扫描仪扫描及计算机分析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该技术可应用于DNA序列测定、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基因及多态性检测、发现新基因等多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