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余华是当下中国作家中能够与世界文坛平行对话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存在着由书写暴力、书写苦难到书写超然的人性的嬗变过程,这个过程涵括了先锋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他的作品主题的流变勾勒出了余华小说创作中心的位移轨迹,体现了不同阶段的文学追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主题流变体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先锋文学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2.
余华是当下中国作家中能够与世界文坛平行对话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存在着由书写暴力、书写苦难到书写超然的人性的嬗变过程,这个过程涵括了先锋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他的作品主题的流变勾勒出了余华小说创作中心的位移轨迹,体现了不同阶段的文学追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主题流变体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先锋文学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3.
在乌镇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的几天里,除了四位获奖作家,被到场媒体、评论家提得最多的还有不在场的余华。余华的《兄弟》出版已经有几年了,但在媒体圈和评论界,这部作品依然还在被诟病。在不少人看来,《兄弟》丢了余华和中国文学的脸,没进入茅盾文学奖最终候选名单是理所当然。评论家李建军曾表示:“它(《兄弟》)没有入围很正常,这也是评委们客观、独立、负责评选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刘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今人所著各本中国文学史在讲到南宋作家时没有一本没提到他的。然而对于他的生平的介绍和对于他的作品的评价,不是说法不一,就是语焉不详。下面谈一谈我对一些有关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他的籍贯 刘过的籍贯在哪里,各本文学史的说法很不一致。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郑本《文学史》”)说:“刘过,字改之,襄阳人。”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以下简称“刘本《文学史》”)说:“刘过字改之,泰和人。”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以下简称“陆、冯《诗史》”)说:“刘过,字改之,太和(今江西泰和附近)人,一作庐陵人,更有作襄阳人者。”中国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以下  相似文献   

5.
《学语文》2006,(1):10-15
(一)识记作家作品和文学体裁 [致误统象]《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确定的一个考点是“能识记文学常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这一考点在2002年之前,被列为必考内容,2002-2004年均被列为“不作考查”内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西方文坛“怪才”卡夫卡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没有结论的话题。作为一位西方作家,他对中国文化显示出了极高的热情,这可以从卡夫卡的日记、书信及谈话中清晰地看到,他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对中国新时期作家们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如宗璞、余华、莫言等作家在言语中都表达过深受卡夫卡影响之意,并都将他当作借鉴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文学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既秉承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创作观,以“人”为中心,关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又愈发关注当下时代生活,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与时代担当。同时在创作群体上深受现代文学熏陶的老一辈作家笔耕不缀,新生代作家亦逐渐成为时代文学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少数民族作家也在自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的滋养下佳作不断,70年的中国文学成就斐然。对70年来中国文学和重要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也有助于文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识记作家作品和文学体裁 [致误统象]《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确定的一个考点是“能识记文学常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这一考点在2002年之前,被列为必考内容,2002-2004年均被列为“不作考查”内容,  相似文献   

9.
1960年代后半,颜元叔在台湾提倡“新批评”(New Criticism)。“新批评”在美国冒起时,学院里的文学研究仅限于作家生平、版本考据、文字源流;依随报章杂志大量出现的文评、书评则笼统空泛,以个人喜好为主。“新批评”认为学院派本末倒置,文学研究必须聚焦文学作品,视之为独立美学客体,与作家及其他外缘因素无关;“新批评”又认为报刊上的评论流于“印象派”(impressiomistic),甚至仅以主观上是否“感动”为准则,因此力主客观分析,以个别文本内的表现手法(例如叙事观点)及组织手段(例如结构)为依归。颜元叔对台湾文学、中国旧诗和传统说部的探讨,完全服膺“新批评”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人民文学》第9期,看一篇罗伟章的《奸细》(中篇)足矣。 这两年一直看《人民文学》,罗伟章俨然“熟人”矣,但要问到如何评价他的写作,还是让人颇费踌躇。从《我们的成长》的朴素,到《大嫂谣》的真切,再到《变脸》的干瘪,罗伟章始终在“成长”也在摇摆。尽管“底层文学”一再升温,而罗伟章已俨然成为其中的“主力作家”,我们却不愿意看到一个新作家为了赶潮流而牺牲文学上的真正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苏童、余华、毕飞宇等应邀与暨南大学学生展开一场关于“文学与人生”的对话,现场引发了一些争议。他们因拒答“如何看待80后90后作家”的追问,被暨大学子批“没礼貌”。最近,几位作家接受记者专访,回应了这一批评,并畅谈眼下文坛热点,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小说创作从“先锋”到“世俗”的转型是耐人寻味的文学现象。余华从沉溺于叙事迷宫到用朴素的文字讲述中国人的生存苦难,从“无我”的“零度叙述”到“有我”的介入,从而使他的小说有了文学应有的力量和深度。但他又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他小说的内核仍是对人的命运的寓言化表达。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美国知名学术杂志《当代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Today)共同主办的“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国内外理论界和创作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作家等16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围绕“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与中国”这个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从四个方面对这次大会进行总结:文学的全球化:选择与承担;世界文学的理论构建:动态与走向;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影响与创新;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郭文静 《文教资料》2008,(23):33-34
余华的中短篇小说以鲜明又独特的风格在发表之初就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余华在中国先锋小说作家的地位也慢慢开始确立.在中短篇小说中,作家用他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文学观念为读者塑造出了特别的场景,暴力事件在余华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同时余华小说中的生活也颠覆了人们对正常生活的理解,而在这些看似荒诞的图景背后隐藏着的是作家对我们所处的世界的另一种思考和理解,余华用他的中短篇小说对生活和人性做出了更进一步和更真实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1940年代后期京派文学面对日益紧迫的政治形势,在如何处理文学与政治关系的问题上,“新生代”表现出与30年代京派作家沈从文等人不尽相同的心态。在他们看来,文学天然包含现代政治的某种属性,在文学中谈论政治并不必然就侵犯文学的独立性。他们致力于在文学的内部讨论政治,将政治处理成一个文学问题及文化问题。远在上海的京派同人李健吾同样强调艺术表现上的重要性,但却不囿于“艺术而艺术”。他重视文学对现实的直接作用,试图在时代意义中寻找“力”的美。  相似文献   

16.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 1876-1941)是20世纪早期举世公认的美国最知名小说家之一。他为美国文学做出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为文学宝库留下了多部优秀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更在于他对后来的文学巨匠如海明威、福克纳、斯坦贝克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为此他相继被海明威和福克纳尊称为“他们所有人的老师”及“他们这一代美国作家之父”。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也曾评价他为“作家的作家,是他那一代讲故事者中对后一代的风格和视野都造成影响的唯一一位”。另一权威文学评论家欧文·豪(Irving Howe)对安德森的评价可谓再中肯不过了——“舍伍德·安德森是个次要、但具有特殊地位——且有时可爱得无可比拟——的美国作家。”  相似文献   

17.
方培 《文学教育(上)》2009,(10):126-128
文学即入学。文学归根到底是对人这个客观世界个体存在的终极追问,人性异变更是“人”学的核心命题。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涌现出展示人性在两极世界——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中的生存境遇的作品,前者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已成经典,后者如余华、莫言等早已声名在外。而作为当代文学中的一员,阎连科更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一种越轨的叙述风格和笔调展示了人性在乡土世界中的残酷异变。在他的文本中,乡土世界是被剥去了诗意外衣的赤裸存在,  相似文献   

18.
V.S.奈保尔是一个文学世界的漂泊者,只有在他自己的内心,在他独一无二的话语里,他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家。”印裔英籍后殖民作家奈保尔是一位关注现实,富于时代责任与批判精神的小说家。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因在他的文学世界里生命依然,可以说奈保尔秉承的仍然是“伟大的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英国和美国的评论家有时这样品评奈保尔“毫无疑问最杰出的用英语(可能也是任何语言)对第三世界的混乱进行阐释的人”,  相似文献   

19.
高尔基曾经提议将“文学”称为“人学”,钱谷融早在1978年就撰文《论“文学是人学”》深表赞同,笔者也深有同感。既然文学是人学,“人”就是所有文学活动最重要的因素,正如著名作家刘再复所言:“文学中的主体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学活动中不能仅仅把人(包括作家、描写对象和读者)看作客体,而更要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力量,在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  相似文献   

20.
小说家余华在1985年以后,一直处在中国小说创作文体和观念实验的最前沿,他以自己一系列独到的小说作品而受到阅读和批评界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新时期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但自从他的中篇《活着》发表后,其创作风格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觉地颠覆了他此前创作的“先锋性”,而重新回到浩荡史诗般的现实主义洪流之中。本文将从余华《活着》创作前与后的对比中,来具体考察余华创作道路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