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介绍了LnMnO3(Ln=La^3 ,Pr^3 ,Nd^3 等稀土离子)体系的结构、磁电特性及Ln位掺杂对其物性的影响。未掺杂的稀土锰氧化物多为反铁磁性绝缘体,而Ln位掺杂后的锰氧化物则由于双交换作用和Jahn—Teller畸变效应等,在一定掺杂范围内低温下显示铁磁性和金属导电性,在高温区则表现出非晶固体和掺杂半导体导电性,或因电子与晶格相互作用而呈现绝缘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Mn位掺杂是调整稀土锰氧化物中Mn3+-O2--Mn4+网络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对理解稀土锰氧化物材料的物理机制和微观机理具有重要作用。在Ln1-xAxMnO3体系中,当x=0.3左右时,Mn位微量掺杂即可破坏原有的长程铁磁有序与金属性共存,而产生团簇玻璃型(短程)铁磁有序行为;多数情况下,TP降低,对应的峰值电阻率ρp急剧升高,居里温度TC降低,CMR效应增强。当x=0.5时,通过在Mn位掺杂可以使反铁磁绝缘母体产生铁磁金属性行为;电阻率急剧降低,出现CMR效应。  相似文献   

3.
钙钛矿锰氧化物R1-xAxMnO3具有丰富的物理现象,其在磁存储及传感技术等方面都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从介绍钙钛矿锰氧化物R1-xAxMnO3的电磁性质入手,对钙钛矿锰氧化物的电磁输运性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分析了锰氧化物电子型掺杂的研究重点,并展望了锰氧化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分析及其在SOFC阴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BO3)的结构特征和性质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表明,以合适的阳离子取代A、B位离子而形成含有氧空穴的钙钛矿结构是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演变为各种功能材料的基础。通过适当的掺杂,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可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SOFC中有广泛的应用。分别以LSM、LSCF等典型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为例,阐述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在SOFC阴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增强Tb3+离子在近紫外区的激发效率,采用水热法制备新型单相Ce3+,Tb3+掺杂的KY(CO3)2稀土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和光致发光光谱分别对发光材料的物相结构、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3+和Tb3+可以有效地替代KY(CO3)2晶格中的Y3+,合成新型稀土掺杂的KY(CO3)2...  相似文献   

6.
用金属硝酸盐、稀土氧化物和乙酸锰为原料,用燃烧法合成了Ce3+、Tb3+、Mn2+共激活的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在Ce3+和Tb3+共激活的铝酸盐体系中掺入Mn2+后,发射峰中出现锰的特征峰.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对Mn2+发光和最佳掺杂量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了不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代替Mg2+时,对Mn2+发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水热法制备的不同稀土Nd掺杂量的铁钴合金/钴铁氧体纳米复合物为前驱体,用三聚氰胺作还原剂和碳源在高温条件下高纯氮气氛中合成出了碳包覆的掺杂稀土Nd的Fe-Co合金纳米颗粒。XRD表征结果显示,碳包覆的掺杂稀土Nd的Fe-Co合金纳米颗粒中Nd以氧化物Nd2O3的形式存在,TEM观察颗粒尺寸为50nm左右,VSM性能测试表明其饱和磁化强度随Nd掺杂量的增大而减小,矫顽力增大。  相似文献   

8.
在对锰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电子态及其CMR效应的可能机理进行全面论述的基础上 ,报道作者对La0 .67Ca0 .33MnO3掺Ga磁电阻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Ga掺杂破坏了DE作用 ,使电阻率上升而磁有序转变推移到低温。但值得强调指出的是 ,Ga掺杂使磁电阻效应显著提高 ,证明Mn位元素替代是提高CMR的一种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
在对锰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电子态及其CMR效应的可能机理进行全面论述的基础上,报道作对La0.67Ca0.33MnO3掺Ga磁电阻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a掺杂破坏了DE作用,使电阻率上升而磁胡序转变推移到低温,但值得强调指出的是,Ga掺杂使磁电阻效应显提高,证明Mn位元素替代是提高CMR的一种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掺杂对多层铜氧化物的反铁磁性带来的影响.随着掺杂浓度x的加大,铜氧化物的奈尔温度TN急剧下降.当x达到某一临界值时TN=0,即是代表系统的反铁磁体态消失了.从实验数据上看掺杂对TN的影响,与铜氧化合物的层数是有关的.文章将从理论上讨论对于不同层数的铜氧化物,TN随掺杂浓度x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6种离子缔合型配合物Ln(TTA)_4~-QH~+及8种加和型配合物Ln(TTA)~3S_n〔Ln=Eu~(3+)、Gd~(2+);Q=Pip、N(C_2H_5)_4,+Dpg(二苯胍);S=H_2O、TPPO(n=2);Phen、Dpy(n=1)〕。测定了7种Eu(Ⅲ)配合物中红外及远红外区的红外、拉曼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并对谱峰进行归属。讨论了这两种型式配合物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12.
将L-苏氨酸与氯化镉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C8H22Cd2Cl4N2O8]n双核超分子化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672(4)nm,b=0.9166(5)nm,c=1.3787(7)nm,β=96.453(7)°,V=0.9634(8)nm3,Dc=2.188 g.cm-3,Z=2.单胞组成由二个镉(Ⅱ)离子、四个氯离子、二分子苏氨酸内盐、二个配位水分子组成双核结构单元.单胞之间通过氯桥键连接成一维连状结构,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构成三维网状超分子结构.荧光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光致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间苯二甲亚胺双 (苯并 - 1 5 -冠 - 5)为配体 ,合成了十三种双冠醚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 ,Ln(Pic) 3·L·nH2 O[Ln=La ,n=5 ;Ln =Pr -Yb ,Y ,n =3 ;L =m -C6 H4(N =CH -B - 1 5-C - 5) 2 ]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 ,对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1IntroductionSincethe1950s,lanthanideβdiketonateshavebeenextensivelystudiedandwidelyapplied[1-3].Becauseofexcelentlaserprope...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手性镍配合物:NiL[H2kN-(4-carbosyl)benzyl—L-phenylalanineacid,N-(4-羧基)苄基-L-苯丙氨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等性质测定.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此化合物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属手性空间群.化合物中,Ni(II)离子为六配位,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模式.通过配体的桥连作用形成具有一维孔道的三维网状结构.配体上的苯环均朝向孔道.热重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能稳定到295%左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第二类Beta算子的逼近性质,通过直接计算得到第二类Beta算子Ln(t-x|,z)的一阶绝对矩的最优估计,由此估计结果结合Bojanic-Cheng-Khan的方法以及分析技巧,导出第二类Beta算子对一类导数有界函数的渐近估计,得出该算子的一个渐近展开公式.  相似文献   

17.
关于Lucas三角形猜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明当k为偶数或时k=5不存在Ln,Ln+k,Ln+k为边长的Lucas三角形。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新型二甲撑桥联茂基轻稀土氯化物的合成,首先通过环戊二烯钠与1,2-二溴乙烷在四氢呋喃中发生反应形成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随后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与金属钠作用使其转化成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二钠盐,无水三氯化稀土LnCl3(Ln=Pr,Nd)与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二钠盐NaC5H4CH2CH2C5H4Na以1:1摩尔比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反应得到新型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基轻稀土氯化物(C5H4CH2CH2C5H4)LnCl·THF(Ln=Pr,Nd),产物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分析的表征。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罗丹明B为原料合成了含苯甲酰基结构的罗丹明衍生物L,其结构经1H NMR,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通过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目标物L在CH3CN-H2O溶液(体积比1:1)中与金属离子的识别特性。结果表明目标物L作为探针可选择性比色识别Cu2+。  相似文献   

20.
标题化合物是双齿配体4,4'-联吡啶与碘化汞在甲醇和四氢呋喃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的无色晶体。用X-射线测定了其单晶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结构分析表明,汞离子与两个碘离子和来自4,4'-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形成畸变四面体构型,并且通过4,4'-联吡啶桥联汞离子沿着c轴延伸构筑成一维“之”字型聚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