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响》这部小说以两个案件缠绕方式展开叙事,在大坑案的侦破和冉咚咚家庭夫妻感情危机事件的解决中,作家描写荒诞的社会生活,揭示病态的人性内容,呈现情感失序,欲望膨胀,金钱霸道.在对冉咚咚成功破案和其查探丈夫出轨的叙述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复杂的女性干警形象.在社会人性病态的揭示中,在冉咚咚思维专制感情迷失的境况中,作者表达了其一贯的人生悲剧意识和对荒诞社会、人生的绝望感.小说由此显露了东西小说诗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霍桑的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环境总是具有某种独特性,总是处在与现实社会生活有着某种隔离的状态之中。作者通过对小说《红字》中四位主要人物的分析,在揭示人性中的阴暗面和批判社会丑恶的同时肯定了人生,信任人性中的爱与善良。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韩少功的小说着力于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开掘,这首先表现在小说展示了世间的苦难以及苦难中人物的精神困境,其次是对理想化人性的追寻和对复杂人性的透视,再次是小说在荒诞中折射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韩少功的小说着力干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开掘,这首先表现在小说展示了世间的苦难以及苦难中人物的精神困境,其次是对理想化人性的追寻和对复杂人性的透视,再次是小说在荒诞中折射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
余华小说中的人性意识述说,强调了人性中的美好,淡化了小说的苦难色彩,可以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对仁爱、本性、善良的描写是他小说不变的主题。结合余华小说创作时代可以将其作品中关于人性美的表现分为四个部分:苦难生存,人性本真;温情回归,人性本善;时代交织,爱满现实;荒诞存在,幸福栖息。  相似文献   

6.
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具有很强的人性意识,它从人的欲望、情感、爱、本性等角度出发来对人进行深刻的认识和解读,从而让读者进一步地认识到了人的本质特征。小说中主人公之间激情、澎湃、阴暗、模糊的爱情过程,实则就是人性本身自我克制与自我释放的双重体现,从爱情本身出发,在现实社会的种种羁绊下,到最后他们无力挣扎到相约死亡的过程,让他们看到了人性的回归和升华,从而实现了人性的救赎。这部小说的创作让读者见证到作者的情爱观,他更多地通过对人性的自然状态、人性的情欲等进行客观描述,从而来最大限度地把握人性中情与爱的本质,以此来从根本上加深对于人性的认识,这对于人的自我成长、成熟都有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乡土小说研究中突出的往往是对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强调,本文试从“爱”这种人类普遍情感的角度分析王鲁彦小说的独特之处,通过爱与欲的纠缠展现王鲁彦小说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8.
《回响》是现代社会的精神寓言。小说巧妙地融入了悬疑推理、心理剖析和伦理思考,既侦破案件,又侦破感情,更反思人性;既反映了复杂的现实世界,又描写了心灵的浩瀚,更审视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边界,体现了作家的探索精神和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心经》描写的是父女畸恋的故事,其独特的视角阐释了另类的人性,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现了那个时代“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人性与情感的探究来发现张爱玲想要诠释的爱的真谛与人性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东西《回响》中的叙事美学展现出极具特色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东西将叙事语言、叙事视角作为独立的审美因素,通过限知视角、反限知视角之间的不断转换、纠缠,呈现出流动视角的艺术效果。他采用陌生化的语言与日常语言杂糅的寓言性语言,将叙事对准时代、人性、记忆,围绕揭开小说人物冉咚咚生活和内心的秘密,呈现出当代现实与人性的复杂与悖论,凸显出时代映射下人的精神裂变与情感危机。这部作品的叙事之力,体现了东西向新叙事类型创新的努力,同时也通过叙事传达出东西对人性的细微体察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描写了一个荒诞离奇故事,揭示了人的异化,人性的扭曲,反映了社会现实。一道门阻隔了两个世界,本文浅谈《变形记》中"门"内外的世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荒诞背后的真实。  相似文献   

12.
在《我不是潘金莲》中,刘震云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小说讲述了李雪莲二十年告状的起因、经过、结果,表现了由于立场不同,人们之间的交流因缺乏倾听和信任所带来的沟通难题,展示了隐藏在人性背后人类荒诞生存状态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白夜照相馆是由青年小说家王苏辛创造的短篇小说,小说魔幻而黑色,从用虚拟和现实的结合展现荒诞的人生和冷漠的人性,魔幻又贴近现实,正是这本小说的后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小说中,荒诞意识或隐或显地显示于现实主义小说和先锋小说中。其产生一方面根源于中间观点、历史与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西方荒诞文学的影响,但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小说中荒诞意识的分析,表明:尽管西方的荒诞文学对新时期小说的影响是全面的,但新时期小说户荒诞意识的产生有自己独特的现实、历史及文化背景,并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脉络、精神线索与内在的思想理路。  相似文献   

15.
物欲时代是东西小说创作社会现实背景。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地关注特殊社会形态下人性的状态——即普遍地“荒诞化策略”的成功运用,使得东西的小说自成一格。  相似文献   

16.
严妍  胡斐  刘璐 《英语广场》2021,(10):8-12
《香水》是德国当代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代表作。小说叙述了一个具有嗅觉天赋却天生缺乏体味的社会边缘人物格雷诺耶为了制造旷世香水而谋杀25名少女的故事。本文从小说的背景、次要人物以及主人公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小说所蕴含的消极浪漫主义色彩,以此揭示现实的荒诞和人性的矛盾复杂,引发读者对现代人生存状态和精神危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赵双双 《现代语文》2009,(7):114-116
苏童在小说《米》中通过对米、火车与枫杨树大水等一系列物象的运用,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了弥漫小说始末的逃亡意绪,彰显了主人公人性走向荒诞的历程,隐喻了造成人性悲剧的悖论因子。  相似文献   

18.
光盘的小说主要取材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社会的光怪陆离、人性的变幻莫测、命运的云谲波诡以及价值观念的跌宕起伏,种种生活的资源,经过他小说家思维的演绎,形成了其小说两个很醒目的特点,即情节的荒诞和人物的变态。从其新近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新世纪中国社会价值重建及中国人内心道德回归的要求的敏感回应,看到良知与道义是怎样从人心的荒原上一点点地复活。光盘的小说告别了单纯表现人欲横流、人性扭曲的状态,转而开始了对人性、对人生、对人道的更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它隐喻着我们这个时代,正在从唯利是图的价值观中挣扎出来,从随波逐流的状态中超拔出来,开始了价值体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卡夫卡的《变形记》采用极其荒诞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通过人的异化揭示了人性的扭曲以及社会现实.它作为表现主义的典型之作,将荒诞和真实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在事件情节架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处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将各种关系的荒诞离奇以及社会的真实性和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融为了一体,突出了小说的主旨,揭示了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余华的小说从来都不回避现实,他常常以夸张、荒诞的方式展开对日常生活的叙述,从《兄弟》到《第七天》,作家游走在虚构和现实之间,逐步寻求从表现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在《第七天》中,通过对现实的想象性重建、艺术荒诞和真实荒诞的二重奏展现了一幅独特的现实与虚构交叉景观,实现了以虚构抵达现实,具有了更强烈的现实批判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