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国防教育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三全育人",转变思路在宏观上进行大思政教育,开启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的要求。基于此,高校要打造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教育共同体,聚焦课程思政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多元融合育人理念、全面构建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应注重发挥课程的育人化人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整个过程,形成各类课程、活动、环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构建"课程思政"的"三全育人"长效机制需提升"课程思政"功能认识,建立思政教育运行机制;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促进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挖掘思政元素,打造课堂与课外、网上与网下、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的思政平台。  相似文献   

3.
林素琴 《教育与职业》2021,987(11):83-88
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紧扣这一核心,依托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实现"一体化"顶层设计、"互补性"资源共享、"联动式"协同育人;要把握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三个关键,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要坚持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四个融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赋能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衔接的有效实施,是师范院校“三全育人”特色打造中不可或缺和需着力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红色文化与党史学习教育二者在思想来源、政治标识、精神依托和价值遵循上具有同质互构的内在契合性。红色文化赋能呈现了师范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个方面的价值导向,并释放出红色精神指引信仰之光、红色品性厚植爱国之魂、红色研学砥砺奋斗之志、红色叙事激发创新之力的育人逻辑。新时代师范院校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赋能在师范生成长发展中的党史育人“富矿”,构建校地共建共享“三融合”、多元主体协同“四联动”、红色党史学习“五化育”的一体化长效机制,为高校筑牢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更好地培养未来人民教师把好第一道关口。  相似文献   

5.
对于城市学校来说,劳动教育课程的条件性资源与素材性资源均比较匮乏,文章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立足区域实际,实施"幸福教育",探索了新时期地理劳动教育的途径、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体系的构建,强调:加强学科融合,让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成为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孵化器;注重文化契合,让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新阵地;突出主题整合,让项目式学习成为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育人的新途径;重视教评结合,让"四全"策略成为区域探索劳动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四史"包含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发挥好"四史"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四史"育人方式,强化"四史"文化育人效果,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对"四史"教育的重视加强,高校学生对"四史"的学习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与思政课程融合不够、教育方式单一、学生主体性不足等多种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发挥党史育人功能优势,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正当其时,确有必要.用好课程教学这一主渠道,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提高党史育人成效.面对网络文化、社会环境、教育方式等对党史学习的影响,在"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引领下,找准党史融入专业课程的切入点,然后展开课程...  相似文献   

8.
张鹏庆 《甘肃教育》2023,(12):15-18
在“大思政”背景下,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深度融合,建构“党史学习+课程教学”育人模式是回应现实、立德树人的必需,有助于充实党史学习教育内涵、提升中职学校育人的质效。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学校课程教学是一项综合工程。文章立足中职学校思政特征,结合具体案例,针对弊端、追根溯源,从六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系统化构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体系、全方位体现思政价值引领、多元化创新课程思政教材、多形式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多渠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化创建思政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9.
刘艳苹 《快乐阅读》2023,(3):114-1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党的光辉历史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营养剂。因此,深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理应成为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高校应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这对打造校园品牌文化、坚定“四个自信”、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具有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背景,为课程思政改革在视野、宗旨、路径三个层面提供了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建设性的启示。遵循新文科建设理念,以育人育才为中心,构建“三育融合、三全育人”高职文科类课程思政模式,构筑文科类课程思政建设四梁八柱。“三育融合”,指德育、智育、美育融合,以价值引导落实立德树人,以技能传授实现立技育人,以审美熏陶达成以美化人,增强课程思政输出力,树立课程思政硬形象;“三全育人”,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构建“线上自学,线下研讨,实践体验”金课体系,突破育人主体、育人时间、育人空间限制,打造“时时、处处、人人”育人场域,提高课程思政沟通力,增强课程思政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中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弥补中学生党史知识欠缺的现实需要,是涵养中学生家国情怀和良好品质的必然要求,是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和远大志向的重要抓手,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突破点.当前,加强中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应坚持为党育人、分层分类、融合融入、问题导向、实践育人的原则.深化党史育人功效的实践路径为: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党史教育质量;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抓住课堂主渠道;拓宽教育载体,建设校园红色党史文化;以实践为基础,开发党史教育"第二课堂";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推动党史学习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应有之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遵循科学指引,提升党史学习教育"高度"; 统整课程内容,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度";推动深度融合,延伸党史学习教育"广度";凸显独特价值,提高党史学习教育"温度"。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高校应着力构建"三全育人"立体化培养体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专业实践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全覆盖,有力推动高等教育"三全育人"教学体系的构建,为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C-STEAM教育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育人目标的多领域跨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它以文化育人目标为导向,提倡项目式学习,强调多学科知识与思维发展的内在融合.文章以自主研发的区域文化特色编程课程为例,分析C-STEAM教育概念及价值内涵,理清"C-STEAM课程设计"与"C-STEAM教育""PBL项目式学习"三者关系,从课程文化背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等方面详细论述C-STEAM教育与编程相融合的课程设计过程,为C-STEAM课程的研发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回归育人本质,以价值塑造为引领,构建多方协同联动的"三全育人"机制.通过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强化教书育人的功能、打造"三全育人"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提升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6.
民办应用型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受育人理念、教育教学模式与学生管理手段、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影响,致使专业性、实效性不强,深入开展受阻.民办应用型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通过创优育人理念、变革育人手段、以党建为统领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来构建"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具体来讲,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校内外"三全育人"协同工作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彰显"三全育人"之全员优势;立足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主阵地,提升课程思政的"三全育人"效能;科学规划布局,优化"三全育人"校园文化环境;各方积极参与,构筑"三全育人"协同工作平台;以党建为统领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开展"三全育人"试点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中华礼仪与“五育”存在道德价值取向、秩序规范作用、内在文化属性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这为二者融合育人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当前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尝试中华礼仪与“五育”融合育人工作的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仍存在礼仪文化普及不足、教育建设内容不全、教育载体陈旧滞后等问题,据此文章将从构建礼仪文化环境、完善教育课程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信息素养培育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党史学习是高校大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百年党史是高校大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调研当前高校党史学习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存在的系统性、创新性、常态化不足问题,提出教育场域理论支撑下的党史学习融入大思政教育构建"1+3+N"模式。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1+3+N"模式实践,提出融入思政课程(融入教学内容、推进教法创新、挖掘校史资源)、嵌进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师培训、专业课程教学)、走近思政实践(融入组织生活、社区活动、校外实践)的创新路径,通过系列举措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9.
李宏 《亚太教育》2021,(2):53-54
教育部最新颁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重点强调:全力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导职业学校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为落实上级文件要求,我校全力打造“一条主线,双轮驱动,三全育人”的“123”德育管理模式,以立德树人为主干线,孝法德育为双轮驱动,确保实现“三全育人”总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三全育人"改革是践行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高校在"三全育人"改革实践中存在协同育人不够、教育的宽广度窄、育人内涵需进一步挖掘等问题.高校要在构建全员参与的教育主体、建设全方位协同的教育内容、打造全过程衔接的教育链条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协同育人的"大思政"工作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