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了车轮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对荧光磁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以及UV(紫外)LED的发光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介绍了缺陷检测系统的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经过高精度线阵CCD提取的检测图像,通过采用图像增强、平滑去噪、边缘提取以及二值化等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出可疑的缺陷,完成缺陷在线检测系统的识别报警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金相检验和电子探针的方法,对钢轨表面缺陷进行了检验分析。揭示了钢轨表面缺陷的低倍以及高倍的形貌和特征,进而探索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对焊接缺陷图像识别的缺点,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K-means聚类的焊接缺陷图像识别方法。运用HOG算法提取焊接缺陷图像的特征,利用IPSO算法对K-means聚类模型的聚类点数K进行参数寻优,从而实现对焊接缺陷的检测识别,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焊接缺陷图像的识别效果,总体识别准确度达到94%。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CCD皮革检测系统成像视场小,以及传统皮革缺陷检测方法主要对皮革局部区域进行检测,应用在整张皮革缺陷检测上还需进行图像拼接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清整张皮革表面缺陷自动检测方法。首先根据高清整皮一次成像系统获取的整张皮革(整皮)图像特点,提出基于饱和度的整张皮革有效区域提取方法提取皮革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然后,为了在整皮图像ROI区域内一次对多种不同类型缺陷进行检测与定位,提出基于增强缺陷边缘的算法对皮革表面缺陷进行自动检测与定位。与传统皮革局部区域缺陷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直接对整皮图像进行检测,无须再应用图像拼接算法得到最终结果,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光照不均的影响,因此可以快速、准确地自动检测与定位整张皮革缺陷。  相似文献   

5.
在冷轧生产线上,带钢边部的缺陷会直接影响冷轧薄板的轧制。为了提高边部缺陷的检测质量,提出一种将多尺度特征矢量和多层感知器(MLP)相结合的缺陷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高斯金字塔将带钢边部图像分解到多尺度空间,提取金字塔底三层图像的二维边缘幅度直方图特征和灰度特征构成多尺度特征矢量,最后使用MLP进行分类识别。结合工业现场采集到的带钢边部缺陷图像,采用该方法进行分类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判断铸坯表面缺陷与钢轨表面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作者在铸坯表面制作人工缺陷,通过正常轧制,依据轧制延伸系数在钢轨成品对应人工缺陷处取样,采用Olympus PME3型光学显微镜和Quanta 400扫描电镜分析裂纹形貌,可判断铸坯表面缺陷与钢轨表面缺陷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从而明确了重轨铸坯的棱部缺陷是重轨裂纹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具有自动位置补偿功能的缺陷检测技术,有效地提取图像的缺陷信息.通过CCD实时准确地采集图像,利用特征提取与边缘检测对图像进行操作,运用多种图像处理技术,结合PLC自动控制,对缺陷信息进行自动检测,从而实现边缘检测与自动位置补偿的有机结合,在环形区域的缺陷检测上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莆田学院学报》2016,(5):43-47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对板材表面缺陷检测进行研究,设计了在线检测的硬件系统和软件处理流程,介绍了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和目标提取等处理方法并对缺陷图像进行相应处理。利用C#软件对板材缺陷在线检测进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和在线调试及在线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检测方法可行,误检率低,可很好地应用于木材自动化生产过程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具有自动位置补偿功能的缺陷检测技术,有效地提取图像的缺陷信息.通过CCD实时准确地采集图像,利用特征提取与边缘检测对图像进行操作,运用多种图像处理技术,结合PLC自动控制,对缺陷信息进行自动检测,从而实现边缘检测与自动位置补偿的有机结合,在环形区域的缺陷检测上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光纤绕环制缺陷的动态检测方法,此方法采用了动态图像检测的思想,通过对图像中的光纤丝轮廓顶点进行自动定位,可以准确得到光纤丝的像素坐标,然后将计算得到的光纤丝间距与理想阈值进行对比便可识别出光纤绕制图像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发生缺陷的具体位置。经实验验证,此方法有效、可行,具有检测速度快、误检率低、检测精度高、通用性强等特点。为光纤环的全自动绕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检测釉面陶瓷表面的斑点、划痕、崩角等常见缺陷,提出了一种采用同轴光照方式和CCD为图像获取工具的数字图像实时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根据地方企业生产的白釉面陶瓷的特点,通过边界提取和图像形态学闭运算获得图片的ROI(感兴趣区域),再与经过分离中值滤波算法处理过的ROI进行对比,从而确定陶瓷的缺陷信息.实验表明:该方法不像传统的神经网络和SVM算法需要建模,所以检测速度较快,且准确度高,检测效率超过3个熟练工人,可以满足当地企业生产陶瓷种类多且外形不定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新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6):167-170
在缺陷检测过程中,由于光照角度和亮度等因素导致采集的图像亮度较小,对比度不明显,使用一般相机采集某些材料表面图像时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工业相机成像质量通常高于普通相机,因此利用Basler工业相机获取丝绸材料表面缺陷,基于图像处理缺陷检测技术提取丝绸表面缺陷图像。首先对图像进行灰度转换,得到单通道灰度图像,以便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由于二值化图像有噪声点,用简单的模糊处理无法有效消除,需对图像进行开运算。将图像腐蚀后再进行膨胀,基本上可解决图像噪声问题,根据最后提取的图像轮廓进行筛选,提取出轮廓缺陷。经过检测发现,该算法对工业工件表面缺陷提取更准确,效果更好,可高效检测丝绸表面缺陷,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一企业现有的外螺纹表面质量检测装置效率低、功能不完善、难以实现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采用机器视觉及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模式识别技术设计一套自动检测不同类型螺纹零件的几何参数,并对其表面缺陷进行智能化识别、分类的系统。介绍了系统架构及部件选型,基于VS2008、Open CV等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外螺纹尺寸检测、头部槽型识别及表面缺陷识别的实现方法。实验表明,系统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运行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表面缺陷检测框架,包括机械结构、照明设备、成像设备及处理算法、控制卡及软件集成模块,分析了框架各模块的作用和相互联系,面向生产线检测任务,建立系统化思维框架。以电路板表面缺陷检测应用为实例,开展了具体的缺陷检测实验,针对咖啡色电路板线路缺陷检测问题,利用局部阈值增强的二值化图像算法完成了缺陷区域检测,并实现了软件并行加速优化。实践结果表明,工程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以缺陷实时在线判定为核心,构建了一套集高灵敏度水下ACFM检测探头、水下密封舱体及上位机为一体的水下结构物缺陷检测实验系统。检测探头选用高精度TMR传感器,舱体采用PC104嵌入式主板作为核心部件,借助LabVIEW软件开发了基于网线的在线传输和缺陷自动判定软件。通过水下结构物缺陷检测实验,实现了实验室条件下的缺陷高精度检测和实时自动判定。  相似文献   

1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2):136-139
针对油管缺陷检测实验不稳定、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采用LabVIEW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和虚拟仪器软件体系结构串口通信技术,设计了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的油管缺陷在线检测实验平台,并开展相关测试,实现了实验室条件下油管表面缺陷的高精度自动化检测。采用LabVIEW虚拟控制面板能够同时控制台架运动和缺陷特征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动态实时显示,节约了硬件成本,降低实验教学课时。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进行圆柱形金属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设计一套利用深度学习框架——Faster R-CNN的表面缺陷检测系统。该系统算法利用Resnet网络进行特征提取,采用RPN方法提取缺陷的候选目标矩形区域,再利用Fast R-CNN在候选区域基础上进行缺陷检测。此外,为克服金属表面反光并获得高质量图片,设计一套合适的图像采集系统。实验表明,该检测系统能有效克服光滑金属表面的强反射,从而获取高质量图片;同时利用基于Faster R-CNN框架的方法进行缺陷检测,较好地解决了圆柱形金属表面缺陷检测能力弱的问题,在置信度阈值为0.9时,其查全率为95.0%,查准率为96.0%,检测速度为65ms/幅。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磁瓦图像中缺陷的准确检测,以分割磁瓦端面崩块缺陷为目的提出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的分割方法。磁瓦图像采集的关键技术是光源选用,分析传统的磁瓦图像分割方法——阈值分割,并以迭代选择阈值算法作为对比算法进行介绍;着重剖析K-means算法的基本聚类原理,并引出其算法实现流程。采用两种算法对磁瓦端面图像进行分割。结果表明,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磁瓦图像进行分割,能够正确分割出磁瓦端面的崩块缺陷。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物体表面缺陷进行研究和检测.而检测的方法是采用LED环形灯光直接暗视场正面照明方式来提取插座面板划痕图像.具体过程是使用动态阈值分割图像,并采用放射变换、区域特征处理及连通区域提取等技术来检测出插座面板划痕.  相似文献   

20.
PGM——48型钢轨打磨车以打磨钢轨为主要目的,是修复及维持轨型和减少表面缺陷的专用设备。作者通过深入研究,提出钢轨打磨车设计优势和车辆改进的方案,使整车设计更趋向合理,提高钢轨打磨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