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对广东某高职院校770名高职生进行精神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社会信仰占优势,其次为实用信仰和超自然信仰;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和政治信仰位居前三位,宗教信仰、金钱崇拜和神灵崇拜位居后三位。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对泉州师范学院2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一级信仰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信仰、实用信仰及超自然信仰。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信仰更认同。而超自然信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大学生对民族主义、生命崇拜、政治信仰以及国家主义等次级信仰的认同程度较高.而对宗教信仰、神灵信仰以及金钱崇拜等次级信仰的认同程度较低。相对而言,男生更容易产生金钱崇拜,女生更容易产生生命崇拜;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容易产生家族崇拜;大四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实用信仰: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神灵崇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家庭主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对17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大学生精神信仰与自我和谐的现状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大学生的社会信仰占主导,其次为实用信仰,超自然信仰最弱.男生的家族崇拜、金钱崇拜信仰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信仰水平显著高于男生.金钱崇拜信仰水平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2)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男生的自我灵活性显著低于女生,大一学生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水平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3)大学生的实用信仰和超自然信仰与自我和谐呈显著正相关,社会信仰与自我和谐呈显著负相关.实用信仰和超自然信仰对自我和谐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信仰对自我和谐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100名藏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藏族大学生精神信仰存在如下特点:藏族大学生社会信仰占优势,其次为超自然信仰,最后是实用信仰。藏族大学生二级信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生命崇拜、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家庭主义、家族崇拜、神灵崇拜和金钱崇拜。这说明藏族大学生更重视生命崇拜,金钱崇拜则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对湘西地区某大学67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一级因子上均值得分表现为社会信仰最高,实用信仰次之,超自然信仰最低。这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湘西地区大学生精神信仰总体状况良好;二级因子上均值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生命崇拜、民族主义、政治信仰、国家主义、家庭主义、家族崇拜、神灵崇拜、宗教信仰、金钱崇拜。与国内其他研究相比,其特殊性体现在湘西地区大学生生命崇拜突出、金钱崇拜得分最低。湘西地区文化的特殊性是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首次关注研究生的精神信仰,通过问卷对500名研究生调查,发现研究生精神信仰存在如下特点:社会信仰占优势,其次依次为实用信仰和超自然信仰;民族主义、生命追求、家庭追求和政治信仰位居前四位,宗教信仰、神灵崇拜和金钱崇拜位居后三位。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法对四川省1444名90后大学生的精神信仰状况进行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精神信仰特点如下:(1)总体状况表现为社会信仰最强,实用信仰次之,超自然信仰最弱。在二级信仰因子上的信仰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家庭主义、政治信仰、国家主义、家族崇拜、宗教信仰、神灵信仰和金钱崇拜;(2)年级、性别、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是否中共党员、是否贫困生对四川省90后大学生精神信仰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对广东某高职院校770名高职生进行精神信仰的性别与年级差异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高职生在民族主义方面和家族崇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有更高的民族主义;男生有更高的家族崇拜。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在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和实用信仰都存在显著差异。三年级高职生更容易产生宗教信仰和神灵崇拜;三年级高职生有更低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政治信仰;三年级学生有更高的家族崇拜。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和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以考察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精神信仰的总体状况呈现出超自然信仰最强、实用信仰次之、社会信仰最弱的特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精神信仰的一些因子中存在显著的差异。(2)精神信仰与生活满意度存在一定的预测关系,精神信仰各个维度对不同领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不同整体生活满意度的学生在神灵崇拜、政治信仰、民族主义、国家主义、金钱崇拜、社会信仰六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构建心理韧性在精神信仰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中介模型,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57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超自然信仰与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社会信仰与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在超自然信仰与生活满意度间具有中介效应,在社会信仰与生活满意度间也具有中介效应。结论:心理韧性在精神信仰对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注重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信仰,减少超自然信仰,提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地区6所高校1 745名研究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当前研究生群体的精神信仰状况,并探讨其与自测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前研究生精神信仰状况良好,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家庭主义、国家主义、政治信仰、家族崇拜、宗教信仰、金钱崇拜和神灵信仰;(2)精神信仰对其自测健康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政治信仰、生命崇拜、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可以促进个体健康,而神灵崇拜、金钱崇拜和家族崇拜则侵蚀个体健康;(3)精神信仰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国家主义、宗教信仰、民族主义和生命崇拜可以促进个体主观幸福感,而金钱崇拜和神灵崇拜则侵蚀个体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大学生与异性交往困扰在性别、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差异不显著,在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与四个困扰因子彼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待人接物困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不显著,大学生交谈困扰、交际与交友困扰、异性交往困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和显著负相关;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和《综合幸福问卷》对南昌大学330名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精神信仰与幸福感显著相关,且社会信仰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幸福感。从而得出结论:社会信仰能够正向预测幸福感。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对提升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地区六所高校11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易产生宗教信仰、神灵崇拜和民族主义;男性比女性更易产生金钱崇拜。居住城镇和大城市的大学生比居住农村的大学生更易产生神灵崇拜,居住农村的大学生比居住城镇、大城市的大学生更易产生政治信仰,居住大城市的大学生比居住城镇的大学生更易产生生命崇拜。  相似文献   

15.
龚勋  汪伦  周芳  喻玲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0):104-106
采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对湖南省22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压力感总分与人格特征中精神质、神经质因子成正相关,与内外向、掩饰性因子成负相关;大学生心理压力感与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等消极应对或中间型应对呈正相关;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对西北地区727名青少年精神信仰状况及特点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总体上西北地区青少年精神信仰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信仰、生命崇拜、家庭主义、物质崇拜、宗教信仰、神灵崇拜.(2)女生的神灵崇拜和宗教信仰程度高于男生.(3)青少年精神信仰除生命崇拜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有显著的年级差异:高二时社会信仰迅速发展,从初二到高三家庭主义基本稳步上升;高一、高二是物质崇拜的膨胀阶段;神灵崇拜在初三时达到顶峰;高一、高三学生宗教信仰程度最高,高三时宗教信仰均值超过物质崇拜.(4)农村青少年的社会信仰、宗教信仰程度较高.(5)爱好文科的青少年宗教信仰程度较高,爱好理科的青少年则物质崇拜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宗教超自然,是人类力量的异化,能给人以精神的慰藉,对处于人生理想爬坡时期遇到困惑的大学生,无疑是一种心理补偿,于是大学校园出现了信教者;但宗教崇拜虚幻的神灵,是唯心主义的,不利于大学生科学信仰的树立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同时,应激励学生科学、理性地对待宗教,树立崇高信仰,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以井冈山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发放问卷的方式对2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不同年级、地区来源、家庭经济水平的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显著差异,和父亲文化程度存在显著相关,与母亲文化程度不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成就动机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大学生成就动机总分,不同家庭经济情况大学生在成就动机总分,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避免失败动机和成就动机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父亲文化水平与大学生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大学生成就动机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大学生解释风格、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3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相关分析显示解释风格综合分以及积极事件解释风格和消极事件解释风格两个分维度都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及各因子总分与主观幸福感和解释风格综合分的负相关都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回归分析后可知解释风格综合分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为6.5%,人际关系困扰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为31.5%,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32.6%。由此可知:解释风格、人际关系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任颖  赵智慧  赵茜 《科教导刊》2024,(6):136-138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在正念与高职护生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学业拖延问卷、五因素正念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500名高职护生施测。结果:相关分析表明,高职护生正念与心理资本总分显著正相关(r=-0.55,P<0.01),与学业拖延总分总分显著负相关(r=-0.41,P<0.01),学业拖延总分与心理资本总分显著负相关(r=-0.38,P<0.01)。心理资本在正念与学业拖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38。结论:正念可以直接预测学业拖延,也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预测学业拖延,对提高高职护生的培养质量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