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晓声长谈》节目,关注情感、关注民生,通过主持人钟晓和听众的交流,倾听故事,分担忧愁,为听众搭建一个倾诉和倾听的平台,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本文从《晓声长谈》节目与网络结合的角度,剖析了在新媒体时代广播情感谈话节目如何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小平 《新闻传播》2004,(10):50-51
这几年各电台办起的情感倾诉栏目犹如雨后春笋,谈友情、谈爱情、说生活,大多是主持人坐在演播间解答听众的情感困惑,但是时间一长,往往出现节目形式雷同、选题狭窄甚至导向问题。那么,广播晚间情感倾诉类节目该如何发展呢?这正是下文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神州夜航》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一档情感类节目,在我国广播情感类节目市场中运作较为成熟。其运作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善于从听众心理需求与节目定位寻找选题;二是通过广播声音结构、节目结构等方面的合理组合有效提升了节目品质;三是借助主持人的亲和力成就了节目与听众之间的高度沟通与融合。本文认为,通过分析其运作模式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广播情感类节目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谢斌 《报刊之友》2014,(3):111-112
在广播、电视领域谈话节目常常备受关注,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心理、精神需求。情感访谈节目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就访谈节目本身而言,对主持人有着很高的要求,而情感访谈节目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和定位,对主持人又有着特殊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对情感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诸多要求中,“控场艺术”是最高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分析和描述当前情感访谈节目的定义、特性、当前情感访谈节目的现状及问题,阐明情感访谈节目对于主持人的素养要求,论述情感访谈节目主持人控场艺术的把握及其在具体节目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当前情感倾诉类电视节目中出现的“注重现象,浅谈本质”的问题,并提出了节目质量的提升要实现从“由现象到本质”向“从本质看现象”的转变,而这一转变需要社会、传媒机构、倾诉者和节目制作方等多方的配合与努力。  相似文献   

6.
黄卉 《新闻通讯》2009,(5):45-46
广播情感节目曾经是听众参与度最高、电台“影响力”最大的节目类型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已经历了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与眼下正大行其道的电视情感节目相比,广播情感节目好像已经有点式微。无论在节目的数量上还是在形态上都已呈现出“淡出”的景象。但作为一种节目类型,它正在经历着一场从形式到内容、从单一到多元、从疏导到渗透的发展变化。作为一个对情感节目情有独钟的主持人,现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自己对情感节目的类型、情感节目的发展以及走向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广播情感节目曾经是听众参与度最高、电台"影响力"最大的节目类型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已经历了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与眼下正大行其道的电视情感节目相比,广播情感节目好像已经有  相似文献   

8.
王青 《中国广播》2013,(8):62-64
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是广播实现“社会转型期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平台”功能的最佳节目形态,也是广播节目中最具人际传播特性、能够把人文关怀落实到听众个体的节目类型。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导,怎样才能发挥好倾听、抚慰、引导的多重功能,作者认为,“重倾听,慎表态”是主持人在情感类谈话节目中应把握的基本话语原则。  相似文献   

9.
情感服务类广播热线节目在疏导听众的灰色情感,释放听众郁闷情结,缓解听众心理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种介乎“心理咨询”和开放式谈话之间的节目中,主持人通过语言对听众的引导直接关系到节目本身的社会效应。如果主持人不善于把握和引导,很容易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主持人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掌握和控制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在广播改革大潮中涌现的谈话类热线直播节目,引起上上下下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本文对热线直播谈话类节目中的“谈心节目”一作者称作“情感交流热线节目”,做了较深入的探讨。文章从“标志社会进步的精神窗口”、“发挥广播电台的独家优势”、“美化听众心灵的社会课堂”、“有待深入开垦的精神沃野”四个方面,分析了“情感交流热线节目”产生的动因、节目的特色、节目的导向与节目的功能。作者还着力就决定节目成败优拙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1.
闻罡 《新闻世界》2013,(6):74-75
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具有广泛的听众基础,是人们情感宣泄与表达的平台;作为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要突出人本关怀的主题,正确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情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相伴到黎明·情感专线》和《叶文有话要说》节目为例,从节目定位决定主持人定位、地域性和时空性决定话语方式的不同、主持风格的迥异等三个方面予以比较分析,谈谈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人本关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广播谈心节目自推出以来,迅速受到听众欢迎,受众在这里倾诉烦恼、分享快乐、交流情感。它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人,尤其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关心人的生活与命运,通过热线电话和听众谈问题,拉家常,叙友谊,讲道理,使积存多年的矛盾得到解决,持续很久的疑惑最终化解。广播谈心节目之所以能够被听众称誉为“梳理千家事,温暖万人心”,是和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自然流露的“真、善、美”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王春妍 《视听纵横》2006,(2):105-106
“谈话”这一概念被引入广播,迅速改变了广播单向传播的劣势,也改变了广播媒体的生存状况。由于照顾了听众的收听及参与心理,拉近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主持人自然、真挚的话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节目内容,有效地调动了听众参与节目的热情:接连不断的电话打进电台直  相似文献   

14.
常听广播的人可能注意到了,如今的广播广告越来越有人情味了,越发地打动人心了。的确,广播广告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正发生着重大变化,更多的广告正悄悄地把战略重点从理性诉求转向情感诉求。从情感上、心理上、趣味上等等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唤起听众的广告认同,这种情感诉求型广告,已经成为广播广告不可忽视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5.
郎珍 《记者摇篮》2010,(6):45-45
常听广播的人可能注意到了,如今的广播广告越来越有人情味了,越发地打动人心了。的确,广播广告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正发生着重大变化,更多的广告正悄悄地把战略重点从理性诉求转向情感诉求。从情感上,心理上,趣味上等等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唤起听众的广告认同,这种情感诉求型广告,已经成为广播广告不可忽视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而这个转型期的文化特征、民众的心理成长都和主导媒介的媒介形态、性质关系密切.因此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分析广播夜话节目是解答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和理解当下文化形态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播节目的改革,主持人节目应运而生,并且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听众,无论是广播、电视的主持人节目,都把过去那种生硬的、说教的、灌输式的节目风格作为节目改革的一个重点,随之而来是追求与听众“一对一”朋友式的平等交流。特别是新闻性直播节目的开办,听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  相似文献   

18.
在’96中国广播改革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有这样一种看法:“未来广播发展将以新闻改革为龙头,以夜话和音乐节目为两翼。”这一看法将“夜话”节目视作电台非办不可的节目,恰巧与“电台不应该再办夜话节目”的看法形成鲜明的对照,而后者的出现原因在于有的电台夜话节目粗制滥造,缺乏吸引听众的魅力,甚至成了闲聊、漫谈、废话连篇的节目。人们不愿让这样的节目充斥空间、占领时间,渴望听到高质量高品味的“精品”。那么,未来的广播发展中有没有“夜话”的一席之地?听众究竟需不需要夜话节目?我以为:以夜话为主的“情感交流节目是…  相似文献   

19.
陈明 《中国广播》2015,(3):66-68
近些年来,国内广播情感节目逐渐式微,其提升节目品质的最佳途径是打造有竞争力的节目主持人。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夜航》主持人青音为例,指出其竞争力的四个方面:自身是心理专家,以专家的视野去指导别人;从事公益,把听众、粉丝变成公益人士;成为自媒体人,促进自身与所在媒体的双赢;关注新生代群体如90后、95后群体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20.
情感倾诉栏目怎样迎合受众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琳  孙畅 《新闻传播》2006,(8):15-15,18
情感倾诉类栏目是一个口述实录文体的副刊专栏——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情感倾诉最早出现在电台晚间节目中,1997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由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由于读者青睐、市场效益看好,于是各报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