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置要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在办学过程中要经常分析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情况,以便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在分析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探析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并提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切入点,是沟通教育和经济的桥梁,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分析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总体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东、中、西三个区域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状的反思与问题的提出教育部《关于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指出:“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基础工作。”“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和为社会发展服务,适应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按照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的基本标准结合自身条件合理设置专业”。但是,长期以来铁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专、技校)的办学专业,一直按铁路部门或专门铁路工种名称来命名。学校的专业科(组)与开设的专业,大都一一对应。属于前者的如铁道运输、铁道车辆…  相似文献   

4.
正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是指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学校的专业结构和布局要和连云港市的经济地位现状和发展趋势之间相适应,教学目标设置和调整要和教学计划及大纲的编制、教师、教室、实验室和其他软件和硬件相结合,以适应教学资源的配置和连  相似文献   

5.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及其人才培养数量的结构必须适应各行各业人才需求,在办学过程中需要经常分析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情况,以便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本文在分析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总体现状基础上,探析了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并提出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运奇 《职教通讯》2012,(34):10-14
运用区域经济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三次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三个层面对常州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常州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度的对策建议,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常州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朱明苑  曹晔 《职教通讯》2012,(34):15-22
从江苏省66所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招生计划着手,在对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基础上,结合江苏省总体以及三个区域:苏南、苏中、苏北的产业结构,指出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专业设置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分析发现,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发展情况基本吻合,城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存在较大差异.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调整的方向为:根据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加大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加大城乡联合办学;进一步加强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加强专业集群建设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2005年,国家发改委继续实施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安排国债10亿元,支持中等职业学校补充更新实验实训设备和建设教学、实验实训设施。国债投资以中、西部为主,适当兼顾东部面向西部招生的职业学校。重点加强市、县级骨干中等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建设,扶持一批专业设置适应当地产业结构需要和面向农村服务、办学效益突出的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10.
在对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对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专业设置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的研究,促进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办学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招生结构与就业结构、办学条件和经费投入水平等方面分析了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提出了通过政府和学校搭建三个平台来促进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黑龙江省部分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来看,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本省产业结构基本是相适应的,已形成以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农林牧渔、医药卫生为主体的专业结构,专业设置聚集度较高,复合型专业开始增多。但由于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存在差异,因此在城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上存在一定差异。依据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议黑龙江省进一步加强涉农专业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快新兴专业建设,职业学校也要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和联合办学力度。  相似文献   

13.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常规管理的核心工作。如何把握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原则,合理开设专业,是学校长足发展的生长点,笔者就此提出专业设置的几点体会。一、专业设置的地域性职业教育在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是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因此在办学中必须着眼于当地的经济建设,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所谓地域性就是专业设置要立足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地域性原则,是由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办学任务和本县(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信息综揽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跨省招生(本刊讯)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做好今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教育部允许东部地区和城市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与西部和农村地区开展合作办学、联合招生。教育部要求各地要积极扩大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引导中职面向农村和西部地区扩大招生规模,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创造条件。中职招生专业的设置、调整要适应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特别要适应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需要。对于社会需求饱和的专业,要严格…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贵州省教育厅近日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明确规定:连续2年招生不满50人的专业停办,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就业率低下的专业也要及时停办。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学校办学条件和学生专业观等因素影响。文章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了四川省公办和民办共75所中职学校的2010年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并对二者在与各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总体分析和比较分析,探讨了当前四川省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适应度,并对其未来几年的专业设置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专业设置、德育定位、教学方法、学生出路等四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中存在的矛盾,提出要分析学生实际情况找准职业教育办学的平衡点,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专业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专业设置是中职学校办学的重中之重。中职学校要想在职业教育领域有所作为,必须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做好专业设置。要从导向、依据、原则和方向四个方面来做好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工作。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进行专业调整和设置.而专业设置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按照相关的依据和遵循专业设置原则以及按照一定步骤进行运作,才能贴近市场和企业,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海南教育》2013,(2):1-1
<正>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在学生数量上占据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在专业结构上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影响了吸引力和长远发展。基于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2010年国家出台了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在此背景下,各地积极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在笔者看来,优化中职教育专业设置,亟须建立长效机制,着力处理如下六大关系:一是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优化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人才培养的滞后性等特点开设专业,设置专业应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