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们人类生活的生物圈中,有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这个工厂就是生物圈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绿色,给人以清新、柔和、惬意之感,绿色植物,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从化学角度看,绿色植物还微妙而准确地反映着我们周围环境的特征和变化,供给人类诸如环境、矿藏、医药等方面许多有用的信息和物质。  相似文献   

2.
森林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绿色植物群体。森林树木枝叶繁茂 ,占有巨大的地面空间 ,利用太阳能效率高 ;它的根系发达 ,牢牢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绿化大地 ,改善空气质量 ,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改善和构建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首要支柱 ,体现出了森林的“环保价值”。1 森林是“氧气的制造厂”生物的呼吸 ,特别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燃料燃烧过程 ,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同时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没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吞碳吐氧”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将很快消耗贻尽。森林的造氧能力很…  相似文献   

3.
热带雨林,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能转化太阳能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森林每年提供28.3亿吨有机物,占陆地植物生产有机物总产量53亿吨的53.4%),而且靠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维系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净化了环境,使人类不断地获得新鲜空气。因此,人们形象地说:“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森林与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生物圈中已知的“它”的兄弟姐妹已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它”是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最友善的朋友——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种类虽然繁多,但按其生殖方式可分为两大类群: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相似文献   

5.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非常普遍而又非常特殊的生命活动现象,是地球上唯一利用太阳光能从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并释放氧的过程.所以,光合作用是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的食物和动力的来源,又是生物和人类获得氧气的来源.因此,光合作用是当前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问题.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相似文献   

6.
森林,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能转化太阳能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而且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维系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净化环境,使人类不断地获得新鲜空气。因此,生物学家曾说,“森林是地球之肺”。据研究,1公顷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000千克,放  相似文献   

7.
人要不停地呼吸,从空气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如果5分钟得不到氧气,就会窒息而亡。全球人做饭、取暖、吸烟,工厂的生产,交通运输,科学试验……每年要产生2300亿吨二氧化碳!幸好,地球上有无数的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氧气的"工厂"。这些"工厂"就是绿色植物。地球上的森林和其他绿色植物,每年将吸收23。  相似文献   

8.
林泉 《初中生学习》2013,(11):23-23
在地球大气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氧气了。早在19世纪,科学家们就有过这样的担心:“随着工业的发达和人口的增多,500年后,地球上所有的氧气都将被消耗殆尽,人类将趋于灭亡。”看看地球上的生物圈,无论是60亿的人口,还是无以计数的动物,甚至包括不进行光合作用的非绿色植物,都无时无刻不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19世纪以来,100多年来的工业化加速发展,大气成分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A0):129-130
将七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与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三个实验组合在一起,对实验材料和实验装置进行重组与改装,通过PPT演示出来,实现复杂实验简单化。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生物学课本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第一句话为“绿色植物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笔者看过此话后觉得有些异议,在此提出,请同行指教。1.还有蓝绿藻和光能细菌在以太阳能为生态系统能量来源的生物圈中,我们可以认为固定这一能量的生物是广大的绿色植物及其他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我们可以认为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包括浮游植物),因此课本上有了“绿色植物养育了其他生物”这样的提法。实际上作为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生物却不仅仅是绿色植物,还有蓝细菌和光能细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由于还未知蓝细菌和光能…  相似文献   

11.
我们每天都要呼吸氧气,氧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我们知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叶绿体就像一个微小而又极为复杂的化工厂,当光照在植物上时,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太阳能,并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葡萄糖和氧气。高等植物每个叶肉细胞中含有20~200个叶绿体。叶绿体一般呈椭圆形,大小为几个微米,…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把地球称作“生物圈1号”,与此相应的,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上建造的一座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全封闭式实验基地便被称作“生物圈2号”。它是将人类送往月球或火星旅行的庞大计划的前奏。 远远望去,“生物圈2号”像一座用玻璃建成的玛雅人神殿,而它的内部构造则像一个微型地球。“生物圈2号”高28米,占地1.2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足球场那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当前课改持续深化,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前提条件下,发挥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1 教学内容分析 “探究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相关知识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其中“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分为两个部分: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  相似文献   

14.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材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27页"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中.设置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该实验能够让学生获得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直观而感性的认识,对学生理解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种子植物”一课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中的第二节。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节旨在使学生认识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种类之后,进一步认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所起的作用。教材首先从绿色植物自身生活需要水作引导,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内因。为使抽象的内容更容易接受,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生活经验,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科学探究,以及科学实验工作的成果等多角度引导学生加深对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的认识。接着分析资料,体会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增强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将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练习画直方图作为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解读实验数据,认识植物在不同生长期需水量是不同的,进而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生物圈稳态”在课本上的概念为: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的现象。要理解这个概念就必须要弄懂“生物圈的结构”和“生物圈的功能”的含义。一、生物圈的结构指什么? 生物圈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的结构也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包括:  相似文献   

18.
课题:鄂教版《生物》第一册《有机物的合成——光合作用》一、创设问题教师:地球上纷繁众多的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为动物和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有人将一片片绿叶形象地比喻为“绿色工厂”,把光合作用比喻成“工厂”的“生产活动”,那么光合作用的“车间”是什么?“机器”是什么?“动力”是什么?生产的“原料”是什么?“产品”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多种原料、食品和饲料。同时 ,森林在维持生态平衡、调节自然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方面也起着巨大的作用 ,因而森林是重要的环境资源。人类最大的氧气“制造厂” 森林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 ,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氧气 ,一公顷阔叶林在生长的旺季 ,每天可吸收 1 2 0 0千克二氧化碳 ,制造出 730千克氧气。成年人每天呼出 0 9千克二氧化碳 ,吸入 0 73千克氧气。一片只有 1 0平方米的森林 ,就可以消耗掉一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同时制造出他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从自然界采到一块8000万年前的玛瑙,发现其中密封着一个气泡,经检测,气泡中的氧的含量达30%,也就是说8000万年前,地球大气中氧的含量为30%。各位小朋友都知道,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据环境科学家测算,现在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1%。原来,从8000万年前至今,地球上氧气的浓度一直是在减少哦,而且科学家通过不断实验发现:人类会感觉到舒适的氧气浓度为20%——30%,也就是说为了人类的生存的问题,我们应该注意保护氧气了!不然,我们“地球家园”可能就不会再适合人类居住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茫茫太空里先建设一个“星际家园”呢?我们知道,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增加地球大气里氧气的含量就要多多植树!而在众多的星球中,火星是最有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可是火星上二氧化碳的含有量是95%,几乎没有氧气,人类移居火星最大的难关就是“缺氧”,因此现在很多科学家的研究目标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