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的所谓“移情”,就是教师需将学生的感情牵引到作品中去,使自己也和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同样的情感,这种审美对象和欣赏者情感上的交流融合,升华共鸣,就叫移情。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情感从感知阶段飞跃到感觉、感动这个自由王国呢?移情法又该怎样贯彻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首先,教师要先自己感动才能以情感动学生;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最重要的是移情生活,使课文与生活相连。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一个不懂得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人是无法品味出语文学习的乐趣的。学生在阅读中,只有在阅读对象和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2.
在情感体验中学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秀艳 《文教资料》2006,(10):92-93
本文阐述传统语文教学重知轻情,阻碍儿童全面发展的问题,探讨引领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好语文的必要性,提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处理好“情感与认知”、“教师情感与学生情感”、“情感与人格”的关系。并从“在经验激发中——入情、在自读自悟中——动情、在领悟精彩中——移情、在实践活动中——延情”四个方面研究引领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好语文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严鹂  刘枝梅 《成才之路》2009,(22):I0008-I0008
高职语文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注重人文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移情效应,把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和教师情感相互连接起来。从而使之更好地实践高职语文教学法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4.
“春江水暖鸭先知”,“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体验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产生真切的感受。然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能每一节课都让学生亲历真实的生活情景。教学艺术,是移情的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文本中蕴涵着的情感基调,运用“移情”策略,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创设、再现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人情人境地体验,  相似文献   

5.
把美育中的移情式教学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同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 :文章不是无情物”。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的文章 ,无论是议论、叙事 ,还是抒情 ,都饱含着作者的深情厚谊。语文教学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 ,也应当是情感活动的过程 ,教师巧妙地运用移情式教学法 ,通过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 ,塑造学生的灵魂 ,丰富净化学生的情操 ,就能将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勾通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早在春秋末期 ,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礼乐相济”的主张 ,实际上就是强调移情式教学法的。这一思想到了近代 ,被蔡元培先生作了进一步的弘…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情感并将之渗透到教学中,已成为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通过“移情”教学,发挥“教师期望效应”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情感并将之渗透到教学中,已成为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通过“移情”教学,可发挥“教师期望效应”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移情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移情来创设语文课堂的情感场,是强化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移情说是西方美学家从审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学说,它是形象化地表现情感活动的一种极为常见的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有效挖掘移情点、营造对话心灵场等,点拨移情,营造物我两忘的情感场,就能让教师、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形成一种语文课堂的情感文化。  相似文献   

9.
王荣生教授在给语文学习任务定位时说:“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这句话不仅出现在他的几篇论文中,也出现在他的一些报告中,可以说是王教授近几年来研究阅读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个观点把本来只与学习任务相关而并不是学习任务的“理解、感受”“作者的认知情感”,强行擢升至语文学习任务之中,与属于学习任务的“理解、感受”“语句章法、语文知识”相提并论,违背了语文阅读学习的规律。下面试作具体解说,敬请王教授及行家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潮,它是对“愉快教育”的一种超越。作为一个新的领域,情感教学的探索还刚刚起步,其理论还不成熟。但可以肯定,移情是情感教学的关键所在,它贯穿情感教学的始终,移情运用到情感教学中,有其可操作性,即教师能移情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依恋需要。移情性地评价学生,最终使师生双方获得移情体验,移情性沟通使情感教学变得现实而可行。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是一门极具思想与情感内涵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是由语文课的本质所决定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风格.在教学内容上渗透和体现情感教育,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因此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移情"来创设语文课堂的情感场,是强化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移情说是西方美学家从审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学说,它是形象化地表现情感活动的一种极为常见的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有效挖掘移情点、营造对话心灵场等,点拨移情,营造"物我两忘"的情感场,就能让教师、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形成一种语文课堂的情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李志勇 《教师》2013,(34):60-60
郭沫若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渎者的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充分发挥情感的判断作用、桥梁作用、移情作用,让情感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会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更趋于完善。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收到好的情感教育效果呢?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学移情艺术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即感情”①,艺术的本质即美,我们也可以说,感情(或情感)即美。因为有了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传递与移情理解,才使教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过程,成为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因为有了情感在师生间交流,才使得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情感对于教学犹如画之神韵,曲之起伏,水之浪花。缺乏情感的教学不但全无美感可言,而且教学效果无法保证。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情感的介入,理性的知识之光需要用充满情感的双眼去感受。在成人教学中这一环节长期被忽视和冷落,这不利于成人教学的质量提高和效果保证。一何谓移情?心理学上把移情作…  相似文献   

15.
古语云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激发学生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课文特点挖掘情感因素 ,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情感 ,提高课堂效率。  一、以教师情激发学生情  《学记》说 :“亲其师 ,信其道” ,就是说学生对教师的深厚感情能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 ,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更易于接受知识 ,乐于听信教师所阐述的道理。因此 ,优化师生关系 ,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情 ,是优化教学效果的一个必要条件。  首先 ,教师要用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与对所有学生一…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文章,都饱含作者的情感。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作者创作情感、教师教学情感、学生学习情感三者的沟通、融汇的过程。“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如果移情入文,以情品...  相似文献   

17.
一、教师在情感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学中如果离开了情感,认知活动就无法进行。在情感渗透、融合、内化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包忠文先生说:“语文教师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健康审美感情和高尚情感的教育工作者。”要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自己。  相似文献   

18.
移情,即“感情移入”。指想像自己处于他人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和活动的能力。阅读活动指主体对文本思想、情感的审美认同和共鸣。而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移情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从品读入手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培养学生移情能力的重要途径。品读是体验课文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第一,品读文中的精彩片断。指导学生反复感情朗读课文精彩片断,能培养学生语感,提高移情能力。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中,“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这样…  相似文献   

19.
王燕 《考试周刊》2009,(2):115-116
情感教学日益倍受关注,移情作为语言交往中的重要情感因素,与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结合能促进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贯彻。英语教师课堂“三语”,即指示语、模糊限制语、委婉语在教师话语中的适当运用能促进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的移情。  相似文献   

20.
徐淑娟 《考试周刊》2013,(90):31-31
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主动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本文从还原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巧用综合评价机制强化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用“移情”引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让学生领悟作品中丰富多彩的精神内涵.从而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