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高考也从来没有拒绝过创新。高考语文的创新精神在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中表现得十分鲜明,因此有人很形象地把语言表达类试题称为高考语文的“试验田”。2004年高考,全国15套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表达创新类的试题有“按要求衔接句子”、“拟写广告词”、“对对联”等等。认真分析这些创新试题,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一、情境意识情境化是语言表达的发展趋势。语言表达的考查已不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了,取代这种传统考查方式的将是命题人精心创设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吻合的语言环境,来着重考查考生在实际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恢复对“学常识”考点考查的第二年,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把握命题的走势,提高备考的实效,现对17套高考语试卷中的“学常识”题作如下透视:  相似文献   

3.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特点(一 )分值比例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能力是高校学生学习深造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因此近年高考都将现代文阅读作为最为重要的测试内容 ,所占分数比例也大。譬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分别占“10分”和“2 0分”。 1999年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分值则分别为“12分”和“18分” ,尽管“微调” ,但总分值不变。(二 )难易区分度强。综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 ,题目平实 ,重视基础 ,考查能力。题型稳中有变 ,在保持试卷结构、主客观题目、单选…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恢复对“文学常识”考点考查的第二年,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把握命题的走势,提高备考的实效,现对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常识”题作如下透视:一、考查情况扫描今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7套试卷对“文学常识”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三种:1.单独设题考查  相似文献   

5.
“思想感情”考查,是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热点。笔者在分析2009年18套高考语文试卷的诗歌鉴赏题后发现,在“思想感情”考查上,高考命题日趋细化,形成了若干命题类型?了解这些命题类型,对我们高考诗歌鉴赏的复习备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翻译一向被称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硬骨头”,它是综合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文言文能力的一道区分度比较明显的试题。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把握好命题老师设定的采分点。这些采分点通常体现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结构等方面。因为文言文翻译题,命题老师往往会给一个句子设置两到三...  相似文献   

7.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无论是阅读材料的选择或安排,还是命题的构思、题型的设计等,都打破了以往的固有模式,确立以能力立意为考查目标的理念,注重解题所需要能力的培养和积累,从能力的角度区分考生的不同水平.促使中学语文教学逐步摆脱“题海”的束缚和猜题、押题的烦恼,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落实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上。纵观近几年的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和变化。  相似文献   

8.
语病题一直是高考必考知识点,2004年高考全国15份试卷,除上海试卷外,都涉及到了病句的考查。我们对14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加以整合梳理,发现命题者设置“迷惑肢”涉及到语病考查诸多方面,下面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考语文试卷第六大题是高考命题革新的试验田,近几年试题越来越注重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一句话新闻、警示语、对联、广告词、串台词、新闻衔接词、采访词等纷纷叠陆高考试卷。笔者以为,随着各省自主命题权的进一步下放,对联、广告词、串台词等特色题型2006年将会在不同的试卷中继续得到体现,但同时也会有新的题型出现,本文拟就此作一点带有前瞻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1年高考数学已经落下帷幕,与2010年相比,各地试卷中的立体几何试题的命题特点是遵循“两纲”、突出重点、稳中求变、适度创新,文科注重考查基础,理科注重考查思维.分析和研究2011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命题特点、热点题型和创新试题的命题意图和解法,对做好新一轮立体几何内容的复习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1.
高考英语试卷设计短文改错题型十几年来,一直是难度较大、令很多考生感到畏惧的题型,虽然有些独立命题的省市(北京、上海、湖南等)已经取消了这个题型,但是绝大部分省份的高考试卷中还继续保留.所以.全国80%以上的考生还得面临此题型.“短文改错”题型不仅能够考查考生对语篇的校验能力,而且也是整份试卷中区分作用比较好的题型.怎样才能从容面对所谓难题.变容易丢分题为得分题,为自己在高考中稳操胜券助一臂之力呢?  相似文献   

12.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在新课改大背景下的2009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对该内容的考查,除了客观性命题外,绝大多数试卷都出现了2至3题的主观题,分值一般在8至15分之间。这类主观题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被称为最能体现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高考试验田”,  相似文献   

13.
2011年高考数学已经落下帷幕,与2010年相比,各地试卷中的立体几何试题的命题特点是遵循“两纲”、突出重点、稳中求变、适度创新,文科注重考查基础,理科注重考查思维.分析和研究2011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命题特点、热点题型和创新试题的命题意图和解法,对做好新一轮立体几何内容的复习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考语文试题命制向纵深方向发展,教育部命题中心为河南、河北等省命制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由话题作文题型转到了新材料作文题型。这也代表了高考语文试卷作文命题的一个新的方向。不管高考作文命题的题型如何变化多端,高考语文考查高中毕业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这一宗旨始终都没有改变。同时,考生的作文审题能力也亟待加强。因为,高考新材料作文不仅考查考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而且也考查了考生的阅读感知能力和把握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以及审题立意能力。下面就一道高考模拟作文题作一讲解和剖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近三年高考全国语文试卷选材、设题等的比较分析,概括试题总体特点;从题型比较中找出其变化、思考命题思路。建议重视对高考真题和考纲的研究,提高复习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樊玉红 《快乐阅读》2011,(19):78-79
众所周知,语言表达题一向是语文高考题最活跃的部分。近年来,每年都会推出一些新题型,既集中展示了命题人的智慧,更深入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下面,笔者就近年来高考试卷或高考模拟试卷出现的语言表达题型,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2年高考语科《考试说明》,高考对古代诗阅读部分“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考点的考查,将在第II卷增设一道言翻译主观题,分值为5分。这是全国高考语试卷10年来的一项重大变革。如何应对高考古代诗阅读这一考查题型的变革,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笔以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复习对策,还是可以突破言翻译主观题这一难点的。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对“语言表达连贯”考点的考查非常火爆,18套试卷中有7套对该考点进行了考查,而且在考查形式上都不约而同地把“抓手”锁定在了“排序”题型上,这一受到全国卷和各省市卷高考命题专家共同青睐的题型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现以2009年高考的7道试题为例,对该题型的解答要领作一简说。  相似文献   

19.
2023年高考语文依然是稳中求变,但是哪里“变”了,哪里“没变”?文言文考查,在题型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语言运用的考查上更加切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写作命题大胆尝试与试卷上其他文本的联系,这些都是积极的“变化”。在坚持高考语文立德树人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相对稳定“不变”的试卷结构、阅读和写作一份试卷,需要有所“改变”,以使高考语文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更加有利于真正考查出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可以看到,高考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对考生语篇理解能力的考查,注重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的命题特点如下:1.测试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在命制语言知识试题时,将语言放在实际的、并尽可能不同的情景中,尽可能增加综合性和语境化的因素。即便是考查语法、词汇和习语的单项填空,大部分试题都测试考生对语言意义的领悟和判断。2.测试的基本点定位在语篇上。许多试题都需要通过阅读,弄清语境,理解语篇,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一点在完形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在其他题目中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