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秉文和东南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秉文和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近年来,关于蔡元培和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已有不少文章论述。但是,关于郭秉文和中国近代第二所国立大学──东南大学,却很少有人述及。东南大学的前身,是一所单纯的师范院校。它始建于1902年,起初名为三江师...  相似文献   

2.
2010年10月18日上午,教育部“国培计划(2010)——培训团队研修项目”东南大学小学科学班开班典礼在蕴涵古都文化气息的东南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韦钰院士,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东南大学副校长郑家茂教授,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  相似文献   

3.
东南大学文学院始建于1902年的东南大学,是国家教委直属的重点大学。它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市中心,地处鸡鸣山麓,东枕钟山,北临玄武湖现今的东南大学文学院重建于1990年.下设社会科学系、哲学与科学系、中国文化系、艺术学系、外国语言系、法律系、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04,14(3):77-77,79
2004年4月11日至13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清华大学吴庚生、王学优;浙江大学吴永志:华南理工大学郑道林:东南大学陈章其:上海交通大学杨永杰:西北工业大学段渭军;华中科技大学张骏:太原理工大学吴利生:北京工业大学周恕义:昆明理工大学马震;中国矿业大学党仲魁等12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赵文斌因事请假未能到会。会议代表受到东南大学的热情接待,东南大学校领导在百忙之中会见了与会代表并合影。  相似文献   

5.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对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东南大学构成了哥大与中国教育文化交流的精彩一章.哥伦比亚大学不仅培养了东南大学的骨干教师,而且深刻影响了该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武,从而使东南大学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近日,东南大学-IBM云计算联合研究中心在东南大学成立。该中心是目前IBM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所,也是IBM与中国高校合作建立的唯一一所云计算领域的联合研究中心。与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云计算方面的合作。未来双方将以该中心为平台,通过人才的联合培养,加深在云计算这一前沿技术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为信息科技行业输送高端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郭秉文是中国第二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即东南大学的创始人,主张平等对待中西文化,吸收其精华而形成新的文化。大学要担负起这种使命,必须首先成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东南大学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学术交流中心,不仅是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学衡派的策源地,还是中国新教育的中心、史地研究会的所在地。同时,东南大学又是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的窗口,每年都邀请各国的著名学者来东南大学访学、讲演;东南大学也选派留学生、教师出国学习、考察,并尝试利用外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参与国际教育事务管理。在此交流过程中,东南大学迅速崛起,成为蜚声海内外的高等学府。  相似文献   

8.
郭秉文是中国第二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即东南大学的创始人,主张平等对待中西文化,吸收其精华而形成新的文化。大学要担负起这种使命,必须首先成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东南大学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学术交流中心,不仅是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学衡派的策源地,还是中国新教育的中心、史地研究会的所在地。同时,东南大学又是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的窗口,每年都邀请各国的著名学者来东南大学访学、讲演;东南大学也选派留学生、教师出国学习、考察,并尝试利用外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参与国际教育事务管理。在此交流过程中,东南大学迅速崛起,成为蜚声海内外的高等学府。  相似文献   

9.
5月30-31日,2018下一代互联网与高校应用服务架构创新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东南大学和《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保平、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红斌分别为大会致辞。  相似文献   

10.
东南大学校友叶茂在2006年度康奈尔大学校董事会学生席位的选举中获胜,成为美国常春藤八所名校有史以来首位中国大陆校董。  相似文献   

11.
东南大学教育科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教育学科之一,它是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18年至1927年间,东南大学教育科集结了一批留学美国的教师,他们一方面积极参与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教育学科的科学化与本土化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开展广泛的教育实验活动,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培育了一大批教育学科的后备力量。这一系列活动使得东南大学教育科名噪一时,成为当时新教育运动的主要发源地。  相似文献   

12.
压力 动力 活力──东南大学招生及奖学金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东南大学陈光一、招生及奖学金制度改革的实践东南大学以招生和奖学金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引入竞争,侧重机制转换,内容主...  相似文献   

13.
典雅、气派的东南大学建筑逸夫馆,二楼东面是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走进研究所所长王志功教授的办公室,迎面的墙壁上镶嵌着一个镜框,里面写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那不畏劳苦在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这是王志功教授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要将我的一生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这是王志功教授的肺腑之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997年从德国学成归来的王志功教授一直秉承矢志报国、献身科学的精神,为我国的微电子光电子学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东南大学是女知识分子成长的沃土,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国立东南大学教师赛珍珠到享誉全球的核物理学家吴健雄,从姐妹大学校长韦钰和韦穗到中国土木材料学科的领军人物孙伟,从为祖国海防作出重大贡献的林华卿到荣膺美国总统奖的金炯华……多年来,众多杰出女性从东南大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1):82-82
东南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学,始于1902年由张之洞倡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更名为国立东南大学,1927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更名为南京工学院,1988年复更名为东南大学。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东南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于2014年11月7-9日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成功举办。这是中模首次在华东地区举行,也是历届中模人数最多、高校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国活动强调将学生的知识与外语、技巧与沟通相结合,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是卓越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韦钰于1965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前身)。1979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派往国外学习的访问学者,她到德国学习并获得亚琛工业大学电子工程学博士。回国以后,她在东南大学创立了生物医学工程  相似文献   

18.
东南大学省级重点学科简介东南大学沈理彪东南大学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他们的科研方向均处于各自学科的前沿,科研项目紧密结合我国、我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科研成果丰硕,处于国内领先。各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强劲的学术梯队,有博导39名,已培养出...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求是杂志社《红旗文稿》编辑部、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和东南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高层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的东南大学被称为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开端。在其首任校长——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的带领下,借鉴美国现代化大学的办学模式取得了快速发展。因其颇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管理制度与北京大学南北并列,一度成为当时中国学术的两大重镇。东南大学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校董会、校长领导下的"三会制",校长兼任此三会主席,使得学校的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特别是设立校董会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学生管理方面,则实行"学生自治"。由于颇具特色的管理体制,使得东南大学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对东南大学"三会一体"管理体制的研究,以期对我国高校在民主管理、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学生管理等方面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