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史料是史学研究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有关辽代捺钵的史料主要有文献史料、图像史料以及金石碑刻与考古发掘资料。对有关辽代捺钵的史料进行梳理、甄别、考证,是辽代捺钵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暖泉镇位于河北省蔚县西南部,西邻山西广灵县,是蔚县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暖泉设镇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元代,至明清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三堡、六巷、十八庄。如今在暖泉镇留存着许多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的碑刻,通过对碑刻的解读与分析可以对这一时期暖泉的商业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王仁裕神道碑发现于1983年,碑文记述了王仁裕生平事迹及作品名目。神道碑既有宋代碑刻的特点又兼具唐时风格,碑文的书法是后人研究书法艺术的宝贵石刻。王仁裕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神道碑记载的王仁裕的诗歌,笔记小说等作品可补史书之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神道碑因受保存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了各种病害,为加强神道碑的保护并延长其寿命,合理保护方案的提出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十六国时期,沙尘暴在各政权的辖区内屡有发生.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地理条件、气候以及人为因素是导致沙尘暴暴发的根本原因.探究这一时期沙尘暴暴发的频度、范围以及影响,为研究我国北方气候历史以及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献中对商人、商业少有记载,但是村庄的庙宇重修碑刻中对此记载较多,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其史料研究价值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从时间来看这些碑刻以清代中后期为主,从内容来看这些重修碑刻中多记载有捐款商号的名称、数量及商号所在地,故为研究山西清代商人的行商区域提供大量线索。通过对大阳泉村庄庙宇遗存碑刻的解读,可以勾勒出大阳泉商人的行商网络遍及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及东北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6.
何海鸣创办及主编的《寸心》是以文艺为主兼及政论的一种月刊,前后发行六期.文艺方面曾连载个人专集,发表诗词,登刊小说及文艺论著,其中"插图""文苑""小说""艺术"等栏目发表了有关谭鑫培、汪笑侬、黄润卿等人资料,保留了民国初年名伶在戏剧活动方面的重要史料,对于这一时期的戏剧研究来说具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蔡美彪同志在《读陈垣编<道家金石略>书后》一文中说:“《道家金石略》是陈援庵先生为研究道教各流派而编纂的一部石刻史料汇编。所收史料上起汉魏,下到明朝。书名道家,自然不是狭义的先秦道家学派。不称道教是因为内容并不限于传统的道教。援庵先生在《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以下简称《新道教考》)一书中曾说:‘余昔纂道家金石略,曾将道藏中碑记及各家金石志·文集并艺风堂所藏拓片,凡有关道教者悉行录出,自汉至  相似文献   

8.
口述史既是概念也是方法,它在妇女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发现了被政治家、历史学家认为“非官方非正式”因而无关紧要的社会经历。它的另一个功绩在于发现了历史主体的主体意识。口述资料主要区别于传统史料的方面不在形式,而在于它能直接用于对历史编纂学史料的评价,历史学家和采访者自己就是这种史料的作者之一。这对于采访本身及以后对采访的评论都有重要意义。作为史学家,不应只滞于对采访录本身进行阐释,还必须把访谈录放到历史的大环境去。一份口述史料的可靠性并不在于它的客观真实性,而在于它的主观真实程度  相似文献   

9.
所有权观念及其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无不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本文将这一发展过程划分为氏族公社时期、习惯法时期、古代法时期、中世纪、近代法和现代法时期,具体考察了每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试图发现所有权制度演变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智力、情感、个性、体格等迅速发展和成熟的时期。由于中职生年龄和环境的特殊性,易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本文从学业不良、人际关系以及自身问题三大方面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状况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现存朝鲜半岛和唐朝关联的金石碑志共有233篇。金石碑志可验证、补充《旧唐书》、《资治通鉴》、《三国史记》等文献记载的缺失,有助于对入唐新罗僧侣关联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唐与朝鲜半岛关系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翔实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征引多种中外文献资料,从古代朝鲜的弓箭与弓术、帝王将相对射技的钟爱、射技与古代国民教育,以及现代朝鲜半岛的射箭运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朝鲜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擅射的民族,使我们对朝鲜民族的武技历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汉晋高平考     
高平,西汉初置橐县,后改名高平县,南北朝高齐时废。在数百年的历史中,高平县治内涌现出仲长统、刘表、张俭、王粲、王弼等众多历史名人。然而,其治所的具体地理位置历来众说纷纭,或以为在邹城、微山一带,或以为在金乡。笔者参阅有关墓志、地方志,对杜预《春秋左传集解》、郦道元《水经注》等文献进行详细梳理、辨析,发现故高平县城当在现金乡县卜集镇山阳故城遗址一带。  相似文献   

14.
墓志是古代石刻的重要表现形式,亦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蕴藏着丰富的书法艺术价值。唐代墓志艺术内涵丰富,文字书体多样,志文多用楷书。由于北朝后期曾发生文字复古现象,因此唐墓志中出现了许多隶书。唐太宗倡导行书入碑,于是唐墓志中又有了不少行书。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墓志书法,它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的书法史学价值与书法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郑立君 《美育学刊》2020,11(1):69-77
东汉以来有关汉代画像石祠堂、画像石及其图像、文字和社会价值意义的品评、考释、发掘、保护等跋语和立碑勒文,即后人的题刻,历代都有,特别是有许多现当代人用各种书体在拓片上题写的跋语。但直接在原石上镌刻跋语和立碑勒文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东汉、北魏、北齐、唐、宋和清代,现存山东长清县孝堂山画像石祠堂和嘉祥县武梁祠的隶书跋语与碑刻较为显著。汉代画像石上的后人题刻各有不同的思想意图,用以题刻的隶书水平也是东汉至清代隶书艺术发展的镜像之一。  相似文献   

16.
乾隆朝时期,朝鲜士大夫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华夷观的传统思维模式,开始客观地肯定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其北学派人士参加燕行的目的,就在于寻找使朝鲜迅速摆脱经济、文化落后局面的方法。即通过对清朝产业与器物的详细考察与研究,找出中国之长与朝鲜之短,进而取长补短,导入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这个时期,他们基本认同满族文化,肯定中国重视实用的一面。所以,他们对清朝的描述趋于"乌托邦"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解决了“体育事业为谁服务”的理论问题,并在体育实践中融入了爱国主义精神,进而结合中国国情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发展之路,使中国发展成为令世界瞩目的体育大国。从中国共产党的体育思想区别于“他者”的独特标志出发,通过历史文献梳理和史实回顾,找寻中国共产党的体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文化根源。经过分析发现,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性人物的体育思想主要有3个来源:一是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尚武”思想、“爱国主义精神”等思想精髓;二是借鉴了中国近代建构起来的现代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体系;三是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创新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思想基础。在这一思想演化进程中包括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逻辑,也在总体逻辑上体现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3次阶段性转折:从中国古代体育向中国近代传入的现代体育的转换,再从中国近代初步形成的“国民体育”体系之中“脱胎”转向“群众体育”,以及由此发展至今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法治观念产生于西方文化语境中,它在深受儒教传统影响的韩国社会的植入必然有其艰难的制度化历程。传统的韩国法观念与现代法治融合演进的历史进程,证实了法治在非西方文化语境下生成有其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从体育考古看我国古代民俗体育文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古文化遗存的解析,考古文化资料和文卖史料的研究,从体育考古角度,综述中国古代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