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王立仁 《中国德育》2014,(12):17-21
德育实效测评是德育实践的客观要求,是摸清德育实效现状的需要,是增强德育实效对策措施现实性和针对性的需要。将德育领域内的教育内容要求抽象概括成为知识理解、观念认同和行为外化三大测评指标体系作为德育实效测评标准的理路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实际效果的追求,客观上需要建立实效测评标准。建构实效测评标准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可评价原则和可接受原则。构建实效测评标准要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求、人的思想品德内在结构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化原理为依据。实效测评标准的指标构建要基于教育内容要求,以知识理解、观念认同和行为外化为参照系数进行三维指标细化。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对于提高高职德育实效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作用。要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育方式,实现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德育教育手段、途径的创新,努力促使高职学生的德育认知向德育行为转化,将德育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4.
提升德育实效要遵循实效固有的生成规律,回应制约实效发展的现实问题,找到增强实效的着力点;应着力把握影响德育实效的基本要素,优化德育实效生成的运作机制,构建德育实效结果的测评标准.  相似文献   

5.
德育的创新不仅包括德育观念创新,而且包括德育行为创新。其中,在德育行为创新中,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与践履以下几项原则。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做到既要符合对未来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又要从实际出发,与客观现实紧密结合,提出适当的德育要求,选择合适的德育内容,运用科学的德育方法,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近年来,我国的德育明显存在过度理想化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德育面临的实际情况考虑得太少,结果导致了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德育知识,尤其是理想化的德育知识,可…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展德育创新研究,有助于增强德育实效.树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时代特征的德育观念,是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先导;德育内容的创新,是增强德育实效的核心;德育方法的创新是增强德育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基于品德心理结构理论,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探讨德育实效性与德育知识理解、情感内化的关系,以及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德育实效性的影响,并对知识理解、情感内化和行为外化间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研究表明,德育实效性受个体对知识理解和情感内化程度的影响显著,且情感内化在知识理解和行为外化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个人、家庭和学校因素对德育实效性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提高德育实效性,深化德育知识的情感内化,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情感建构;加强德育供给侧改革,教育内容由宏观抽象说教拓展到微观生活实践;建立良性的家校联动机制,保证德育在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评价受科学主义影响,以测量为手段,追求绩效的量化和精确性。在德育上,表现为德育测评。德育测评强调指标的量化,评价主体单一,重视评价的工具性。但德育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情感性和内隐性、长期性和反复性、自主性和人文性,使得德育测评陷入困境,如测评到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德育,忽视德育的内在性,德育评价狭窄化,评价成为一种对人的控制。为此,必须改革德育测评,淡化功利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把评价主动权还给师生,强化底线评价标准,创新质性评价方法,使评价回归德育本体,真正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要求学科教师应重视德育教学,物理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德育素质,发挥德育示范性,挖掘德育内容,优化德育教学方式,渗透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展德育创新研究,有助于增强德育实效。树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时代特征的德育观念,是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先导;德育内容的创新,是增强德育实效的核心;德育方法的创新是增强德育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接受理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可概括为 :转变德育观念、转换研究视角 ,从教育者的眼光转向接受者的眼光 ,把工作的重点转到接受者方面。具体地讲 ,就是高校德育工作应重视接受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差异性 ;应注重研究受教育者接受度和心理抗拒。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 ,适度而为、循序渐进 ,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德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校德育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影响了德育的实效。而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则有助于完善高枝德育体系.促进高枝德育的全面创新。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教学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创新中职学校德育观念,选择德育内容,探究德育教学途径和方法,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知行合一"在学生德育教育中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应当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将德育的各项要求内化于心;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邀请家长参加德育实践、教师行为干预等路径,外化于行,实现德育行为的塑造和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德育目标"、"人际关系"、"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维度对西方德育实效思想进行梳理,为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提供借鉴。中职德育课不仅要帮助中职生形成适应公共生活的行为习惯,更要激发中职生道德发展的内在需求,培养中职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我负责的道德主体意识"。教师应尝试变革现有德育课程模式,为师生的平等交流创造条件;教师应接受学生的缺点,不仅要管教他们,更要信任和关心他们;对中职生的偏差行为不能放任自流,而要与班主任联合,针对该学生的特点采取德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大的变革转型期,我们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付出与利益获得不成正比.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三种错误的观念:把教师"应然"的"道德身份"当成了"是";教师倾向于"知识化"、"对象化"地理解道德,把道德当成是"异己"的东西.在实践上,拷贝其它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将道德教育也专业化了.面对这一困境,大学德育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培植一种道德理性的智慧力量,重建合理的义利观、是非观,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人际合作关系.心理辅导模式有助于建构新的大学德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首先大学德育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成长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其次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应从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特点入手,增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感;最后在方法上,大学道德教育以人为本,应该紧紧抓住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深入地与学生共同探讨,德育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7.
学校德育管理是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外部因素.德育目标和德育制度的制定、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创新、教师德育素养和育德能力的提高都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创新德育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德育素质、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更新德育观念,奠定增强德育实效的理论基础 德育实效如何,与德育观念是密切相关的.德育观念影响着德育目标的确立,德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德育评价标准的确定.因此,更新德育观念是提高德育实效的突破口.在以往的实践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更多的是看到了学生的不足,因而轻视德育对象,看不到他们的优点,看不见他们的未来.要提高德育实效,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尤其要确立人本观念和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应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指导,理解、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明确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正确认识高校德育的功能;正确认识高校德育的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道德方法,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策略之一:更新德育观念,实施“开放式”教育。要在WTO的国际大背景下,重新审视德育的理念、功能和思想道德标准。不能只恪守沿袭多年的德育理念,要将国际化的思想道德标准和要求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去。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不会因经济入世而被忽视和削弱,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