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域小,人口少,办报时间短,基础差,底子薄的地市级报社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如何站稳脚跟,办好党报,加快报业发展?我们山东莱芜日报社的经验是,关键是报社领导班子必须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锐意改革,以创新为使命,努力开创报业发展新局面,通过两年历力拼搏,去年,全社经济总收入比1999年,1998年分别增长66%和32.4%,固定资产比1998年增长近一倍。  相似文献   

2.
《采.写.编》2006,(5):F0004-F0004
创办于1948年的保定日报社,目前已形成两报一刊的格局。印刷、广告、发行、商贸多业并举.开始走上了报业集团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全社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构建和谐报社。近几年来,在衡量报社综合实力的管理水平、办报质量、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三、强化服务意识 ,把后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以服务为宗旨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 ,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为了使后勤工作跟上报社发展步伐 ,我们一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时刻不忘为办报服务 ,为报业经济发展服务 ,为广大职工服务。只有报纸办好了 ,报业经济发展了 ,行管工作才有立足之地。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想职工所想 ,办职工所需。在报社和党委的领导下 ,从1997年起我们先后对报社宿舍和办公区进行了彻底改造 ,使环境得以美化。1998年全社实现电脑办报。告别纸和笔之后 ,我们对办公室进行了装修 ,办公室都安装了空调 ,并请当地书画…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使报纸广告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最基层的县市区域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以浙江为例,现有县市区域报18家,2009年一季度18家报社经营总收入同比下降的有11家,平均降幅超过10%,降幅最大的高达34%.不过,仍有7家报社的经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经营总收入平均增幅达8.9%.  相似文献   

5.
2004年,是保定日报社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在这一年,我社的办报质量、发行数量、经济收入、队伍建设等再创新高,进入了报业发展的快车道。全社经济总收入近1.1亿元,其中,广告部完成广告收入4659万元,超过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659万元,比去年增长29%:报业公司完成收入695万元,超过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195万元,比去年增长50%;经济信息部完成广告收入103万元,  相似文献   

6.
2009年,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下,江苏省泰州日报社报业经济却逆势上扬,全年广告现金到账金额比上年增长近40%,实现广告经营收入7100多万元。三年来,广告经营总收入增长155%,上缴报社收入增长163%,上缴报社现金收入增长188%。  相似文献   

7.
2002年以来,威海日报社新的领导班子用全新的办报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打造报社,使报社各项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办报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晚报发行大幅增长,广告经营突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基础性投入全面增加,办报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鹤壁日报》是中共鹤壁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8年8月1日。《鹤壁日报》坚持“服务大局,引导有力,锐意创新,贴近读者”的办报要求,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促进鹤壁市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1996年以来,报社新的领导班子带领全社职工开拓创新,加快了报社事业发展步伐,办报和经营都迈上了新的台阶。1996年6月,报社党委抓住市区南迁的机遇,果断决策在鹤壁新区征地30亩,立下了加快发展的第一块奠基石。1997年,报社建成综合印刷楼并迁入新区办公。1998年1月1日,《鹤壁日报》由四开小报改为对开大报。2000年,鹤壁日报在吸纳原《鹤壁…  相似文献   

9.
李道明 《军事记者》2008,(12):13-15
在媒体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作为一家军兵种报纸,面对官兵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特别是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保持并发扬自己的特色,办出受官兵欢迎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报纸来,这是海军报社同仁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孜孜不断的追求。根据海军、海政首长指示要求,从前年开始,我们确立了“新闻立报、深度立报、精品立报、特色立报”的办报理念,并力求把这种理念内化成全社同志的办报能力与办报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们哈尔滨州《播电视周报》创办于1987年10月1日,现有职工110入。近10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关怀和支持下,报社全体职工齐心协力,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报社不断发展壮大,报纸发行量多年稳定在30万份左右。在办报和经营管理中一我们精心策划,大胆决策,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办报、管理,两翼齐飞,报社年年都有新发展。目前,报社已实现了采编、激光照排、印刷、发行一条龙体系。自力更生,自筹资金新建办公室、职工宿舍、印刷厂等5000平方米。全社年创产值达2000万元。报社固定资产达2500万元。一、办出特色,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创新年。这一年,集团营业总收入、广告总收入、利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税后利润达1.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0%。重抓主业,增长稳健将"创新与发展"作为贯穿2006年集团整个经营工作的重要理念,重抓主业经营,创新主业经济,围绕主业业务,积极拓展多元业务,努力实现规模数量型向集约质量型增长转变。 1.广告收入保持高位增长。《浙江日报》广告收入第三年超过1亿元;《钱江晚报》广告收入创历史纪录,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坚持“政治家办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坚持做到以报业为主,多样化经营、专业化运作,不断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用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新闻事业的繁荣和报业产业的发展。目前,集团总资产达到3.9亿元,2005年实现总收入1.08亿元,分别比五年前增长10倍多。2006年3月27日,经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开始组建临沂日报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报业经营面临空前困难.在困难面前,浙报集团党委抓战略规划,抓转"危"为"机",抓转型升级,抓破解难题,抓加快发展.今年上半年集团经营"成绩单"总体比预期好.集团营业总收入和广告总收入均只呈个位数下降,降幅比行业内的平均水平低;特别是集团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7%.有力支撑了集团传媒主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光明日报由于整风运动的胜利,全社职工的思想作风起了很大的变化,报纸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赢得了读者的好评.大跃进以后,报社领导上紧紧抓住了"抓住中心,突出一点,集中报道,连续宣传"的报道方针这条纲,发动全编辑部鸣放讨论,彻底批判了"专家办报"、"同人办报"的资产阶极思想,大力开展群众工作,树立了依靠群众、开门办报的观点.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在各地文教部门建立了五百多个通讯组,发展了近两千名通讯员.报纸编辑部的工作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系列重要决策部署。铜仁日报社以此为契机,在抓好报社建设的同时,慎重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将报社印刷厂和广告公司进行改制,组建为“铜仁梵净山报业有限公司”,实现办报与经营两分开。同时,大胆创新用人制度和办报机制改革,使报社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办报经营水平显著提升,改变了长期在全省靠后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枣庄日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紧紧围绕办报这个中心,坚持办报与经营两手抓,实现了报纸宣传导向正确、经营创收不断增加、自办发行稳妥顺利、印刷质量逐步提高、内部活力大大增强的目标,为报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高认识,加强对报业经济的领导报社的立社之本是办报。办报,特别是办党委机关报,社会效益是最高准则。这是由它的政治属性决定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又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既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地处鄂西北山区的十堰日报社,2001年全社广告收入只有687万元,而到2006年报社广告收入已达到2500万元,经营总收入达到3500万元,报社先后投资1300多万元建成了新闻业务大楼、印刷综合楼,投资150万元建成了局域网络,投资100多万元建成新型媒体——秦楚网,投资500多万元实现了天天出彩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襄阳报社在1989年底以前,经营创收和事业发展很不景气:每年的广告收入仅二三万元,周二刊的襄阳报全社15人挤在一座只有二三四层“空中楼阁”的小楼里办公住宿,全社固定资产不足40万元。自1990年开始,报社的经营创收和事业建设高速发展,在每年财政补贴不变的情况下,至今,报纸发展到周五刊,报社办起了印刷厂,成立了实业总公司,拥有占地20亩、建筑总面积达5900平方米的房地产(不含印刷厂),增加了各种运输车辆和通讯工具,全社固定资产总值达350万元。 如此发展,因素有多方面,潜伏的问题也不少,单从主观上总结经验,可以提出来研究的一个问题便是——报社经营  相似文献   

19.
王斌 《传媒观察》2008,(3):47-48
在现代报业迅猛发展的当下,公益活动成为继办报、经营之后的第三驱动力。徐州日报社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积淀,如今已经确定了10余个品牌公益活动。这些活动覆盖全年,特色各异,主题互补,声势浩大,社会参与积极,为报社赢得了越来越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并拉动了办报、经营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斌 《新闻通讯》2008,(3):47-48
在现代报业迅猛发展的当下,公益活动成为继办报、经营之后的第三驱动力。徐州日报社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积淀,如今已经确定了10余个品牌公益活动。这些活动覆盖全年,特色各异,主题互补,声势浩大,社会参与积极,为报社赢得了越来越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并拉动了办报、经营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