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苏枭 《新闻窗》2014,(6):82-82
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调查性报告,以其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身份、采访制作的投入之大、对问题深入剖析之深、逻辑缜密、叙事完整、细节充分等特点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加之电视媒体的鲜活、多样的传播方式,使"调查性报告"的社会价值、现实意义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本论文以中央电台新闻评论部的调查新闻节目其中一期《新闻调查——陈丹青出走》为例,分析电视媒体如何呈现"调查性报道"。  相似文献   

2.
"电视调查性报道就其严格的意义来说,是指电视新闻媒体独立开展的针对损害公共利益却又被势力集团极力掩盖的行为所做的调查报道,并通过电视媒体公布于众的新闻类型."①"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基本特征是故事化的叙事结构和以记者为主导的话语机制".②因此,不同于其他报道形式,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出镜记者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电视调查性报道就其严格的意义来说,是指电视新闻媒体独立开展的针对损害公共利益却又被势力集团极力掩盖的行为所做的调查报道,并通过电视媒体公布于众的新闻类型."①"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基本特征是故事化的叙事结构和以记者为主导的话语机制".②因此,不同于其他报道形式,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出镜记者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电视调查性报道以"探寻事实真相"的理念在新闻报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记者利用电视媒体为探寻那些试图被隐蔽的事实而独立展开调查、最终获得真相的深度调查报道.  相似文献   

5.
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洁 《新闻记者》2005,(10):36-38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系主办的“电视调查性报道与中国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围绕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上海电视台《1/7》栏目、大连电视台《新闻全景·新视点》栏目三个代表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和市级媒体的典型案例,邀请具有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传播学、新闻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中外专家学者,探讨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以及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在不同视野的交汇和碰撞中,体现出思想的魅力。本刊发表这次研讨会上部分媒体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电视经济新闻是指电视媒体对人们的经济活动的重要事实的及时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经济新闻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经济新闻的非事件性和抽象性,使得电视摄像机难以捕捉到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电视画面难以具有可视性。如何生动活泼地报道经济领域的变动,成为困扰电视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甲子华诞,国庆报道自然被归入重大战役性报道之列。回顾各类媒体的国庆报道,创意点不少。在这次国庆报道的媒体"方阵"中,有两个"方阵"尤其值得注意,一个是网络媒体,一个是时政类周报期刊,这两个"方阵"比电视和综合性日报的表现更  相似文献   

8.
“电视经济报道”,是指电视媒体把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信息提供给观众的新闻采编和新闻传播过程; “新闻故事情节”,是指运用文学艺术手段,赋予新闻报道以一定美感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把两者有机整合起来,其目的是扩展文学视角,凸显电视特点,贴近社会生活,增强传播效果。要增强电视经济报道的引导力,关键是要实施新闻表现形式的“结构调整”战略。所谓“结构调整”,就是要剥离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财经》杂志从1998年创刊至今长期坚持生产高质量深度报道(尤其注重“揭黑”题材调查性报道),享有很高的社会公信力。其调查性报道生产的成功可以归结为媒介内部的管理制度、具体的采编业务原则、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本土化实践三方面因素。国内其他媒体生产深度报道(尤其是调查性报道)时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借鉴《财经》调查性报道生产的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10.
覃进标 《传媒》2011,(10):68-69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正在逐步形成常态。突发事件现场直播体现着电视媒体新闻报道改革的力度,它是电视媒体综合实力提高的体现,也是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电视现场直播已成为电视媒体介入突发事件的常用新闻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1.
调查记者是指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出镜或者出声的现场记者.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用调查记者这一表述比现场记者和出镜记者更准确和恰当.调查记者已经成为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犯罪报道一直是新闻学术界争论的话题。本文通过美国电视媒体对华盛顿狙击手枪击案报道的分析,揭示了在电视媒体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犯罪报道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社会和道德问题。受众、警方、作案人和媒体四方在新的形势下,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对立的关系。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商品社会中把握自己的道德取向,正确处理收视率和社会责任的关系,这是电视媒体必须下功夫去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志强 《声屏世界》2006,(11):35-36
每隔一段时间,采用非常规手段采集到的调查性报道就会成为舆论的中心。有意思的是:先前对此持批评态度的新闻理论界逐渐消声沉寂,而实务界则明显有张扬之意。在2005年6月份郑州的媒体记者通过用暗访的电视画面,展现了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将已经变质的牛奶拆封倒入回奶罐并重新进行加工生产的事实之后,就有媒体发表了《“光明”在遮掩中黯淡社会在暗访中进步》的社论。①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深度报道”、“报告文学”、“通讯”中,我们可以看到调查性报道的影子。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的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14.
<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电视的手段,用背景介绍、记者观察、分析解释、归纳预测等方式对重大的新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作全景式的报道,它也是近年来我国主流媒体所追求的报道方式。电视深度报道要"由表及里","入木三分",让观众拥有更充分的知情权,从而更加吸引观众的关注,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也会更显著。电视深度报道的特性包括:1.报道的时新性。深度报道的选题都是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备受热议的话题,因此它具有显著的时新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视业的不断发展,电视媒体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地方台开始推出大容量、大板块的新闻时段,进行战役性报道,这种采用战役性报道的做法不仅提升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电视业的发展。战役性报道是以一个事件或一个事物为主线,通过媒体进行的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既有人们关注典型人物或事件的正面报道,也有市里重大决策和重大社会问题、反面典型的报道。在报道形式上,既有动态消息也有静态分析,让报道形成一定的规模。近几年来,七台河电视台从提高舆论引导入手,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成功组织了一些战役性宣传活动,使电视宣传的力度、深度、声势及整体效应充分体现,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作为种独特的节目形态,自从进入电视媒体以来.便以其多侧面、多角度、深层次报道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创造了诸多精彩的电视新司深度报道文本。调查性报道作为深度报道中的种样式.之所以获得成功.除了选题的重大性,与百姓生活的密切相关性、内容具有曝光性等因素之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便是其叙事方式。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叙事方式把观众紧紧吸引到了屏幕前。  相似文献   

17.
史经学 《新闻知识》2004,(11):61-61,26
我国传媒业的宏观政策的价值支点正在向着实现普通公众的知情权,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在社会生活中的信息获知安全的方向转移,从公众角度看,他们面对的新闻传媒所传达的信息是庞杂的,让人目不暇接又难以选择的,越来越多的受众不再满足于媒体对诸多中性尤其是正面题材的传统的“说教式”报道方式,不满足于简单的陈述性报道,渴望看到由记者引领的更为详细、更为宏观、更为透彻的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同时也给了调查性报道生存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崔俊铭 《今传媒》2011,(4):68-70
广州作为第16届亚运会的举行地,本土电视媒体积极参与亚运会报道竞争。本文运用调查法和文献法,对在广州地区播出的中央、省、市三级电视媒体参与广州亚运会报道情况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中央、省、市三级电视媒体在亚运会报道中,发挥各自的节目特点和优势,实现了差异化的竞争,为电视媒体在今后体育大赛赛事报道中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9.
一、电视媒体的主要新闻节目形态 目前,国内电视媒体新闻栏目主要有三种形态,一种是“时政新闻”,汇聚国内外或者地方要闻,成为全国人民或者当地民众了解国内外或者当地大事的一个重要窗口。第二种是调查类新闻节目或者称深度报道。这类节目的崛起强化了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导向性,也突出电视新闻的评论陛、调查性、监督性。第三种是刚刚前几年兴起的“民生新闻”,在内容上、表现形式上,  相似文献   

20.
陈茜 《新闻记者》2005,(2):54-54
2004年11月21日8时21分,震惊全国的“包头空难”发生。这次空难造成了55人丧生的惨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对于这样一个影响巨大而又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媒体自然会给予很大的关注。从空难发生起,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上的报道便层出不穷。各家媒体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了空难的相关情况,“在第一时间将最新的信息带给受众”成了各家媒体力争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