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部分学生在个性心理发展方面出现了意志薄弱、思维偏激、自卑怯懦等突出问题,众多问题的出现以及由此导致的悲剧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深刻反思的要求。本文从当前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现状出发,针对历史教学对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优势,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学科个性发展教育的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2.
数学作为学生时代的一门最基础的学科,以其理性、深邃、变幻无穷的学科特点,引领一些数学爱好者深入其中、流连忘返,但又因其抽象枯燥和众多的不确定性,使更多的学生驻足门外、望而却步,这与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的要求相去甚远.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课程中落实素质教育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下面是我从事多年数学教学工作的几点切身体会,望与大家共事.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如何实施教学才能更好地建立有效美术课堂?首先我们对美术要有新认识,美术课是一门技能较高的课程,这门学科实践性较强。美术课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身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以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们实施教育。美术也是成就艺术梦想的天堂,是自然美和心灵美的完美结合。笔者分别从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方面,探究了  相似文献   

4.
黄玉玲 《考试周刊》2024,(10):122-125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工作重点逐渐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同时,随着教学经验持续积累,广大教育工作者大都认识到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并加强了实际应用。由此,在平时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就需不断创新改进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工作,尽力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达到预想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权限与新课标指导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达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造力的效果。其中,音乐学科在美育的培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审美教育的推进,不能仅仅满足于音乐课上的教学,更要关注在课堂之外的点点滴滴。因此,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值得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重视和深思。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正以全新的理念审视小学语文教学,探讨更符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规律。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要理清改革的思路:■一、正确认识学科特点,明确语文学习的“专务”学科的特点就是学科的个性。由于语文教学的特点很明确,阅读教学的个性也很明显。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实践学习语言,形成一定阅读能力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生活,接受语言的同时也吸收大量的人文知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接受主要是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从学会阅读到学会运用,…  相似文献   

7.
李建平 《宁夏教育》2000,(12):56-56
1.在学科教学与日常教育活动中渗透创新人格教育。①教师在学科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条件、渗透创新人格教育的内容,不仅能发挥学生的创新人格,反过来也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和理解。②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身作则,与学生平等相处,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教师可施加影响或进行引导,但不可强求一致的服从。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标"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等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教学中更应该充分利用其学科特点,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调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种因素。本文即针对当前高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以研究为主,结合美术教学独特的学科优势,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结构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白星照  王昭君 《考试周刊》2024,(21):104-107
当前阶段我国正推行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愈发重视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对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知理解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发展需求完善自身教学模式、创新自身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更优质、更高效的英语课堂,体验式教学便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文章旨在就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展开探究,为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学科向来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对于英语教学水平进行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对于如何做好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下,许多高中教师还在沿用着过去的讲授制模式,忽略学生个性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他们无法形成高中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在强调学科素养的背景下,坚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现有的教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兴趣,激发听课热情,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充实且富有意义.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99):40-42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催生下的新型产物,在诸多学科教育中被广泛应用。而将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能够促进学科教学更加精彩丰富,增强教学的活力,从更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结合信息技术,促进趣味教学,是现阶段众多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文章主要分析阐述了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渗透的趣味性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教学模式不断改变,教学理念逐渐更新的 大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 同目标。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该认识 到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不尽相同,应该从学科的实际特征 出发,针对性的实施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 应该从培养学生形成的核心素养出发,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教学 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构建 高效高中生物课堂。  相似文献   

14.
李发扬 《教师》2020,(12):114-115
传统体育教学仅重视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忽略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未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在体育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要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维出发,注重融入道德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体育教育"回归"应有的育人轨道。文章将综合探究体育学科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习惯、提升学生道德和健康品质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分析发挥体育学科对学生教学辅助作用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信息技术这门前沿学科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为学生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是非常基础而又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而且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要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语文,就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收获快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一些教育工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获,都能够收获新知识,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对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究,力求帮助语文教师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功利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在学科教学中存在不同程度偏科的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分数大战中丧失自己的个性。以具体的案例为依托,寻找学生个性未得到保护的原因,寻求针对性更强的保护方法与策略,从而较为有效地解决功利教育下高中偏科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化教育观视角下,由于提倡学生全面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与解题技能的训练,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充分突出学科育人价值.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讲述数学理论知识与训练技能的同时深入践行学科育人理念,将智育与德育有机整合到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是一门技能较高的课程.这门学科实践性较强。美术课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身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以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们实施教育.以下是我作为一名教学多年的教师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0.
李达 《农村教育》2004,(7):62-63
21世纪呼唤创新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学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注重健全学生的个性品质,让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小学生活泼好动,探究性强,正是培养创新精神,形成个性的重要时期。而数学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