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采用吴武典、庄明贞、黄玉贞编制的《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和自编的《脑瘫学生学校支持系统问卷》对小学阶段脑瘫学生学校适应、学校支持系统的现状进行调查,对脑瘫学生的学校适应现状、学校支持系统现状、学校适应与学校支持系统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脑瘫学生学校适应与学校支持系统之间的多个维度都显著相关;脑瘫学生所获得的学校支持越高,其学校适应随之越好;脑瘫学生学校支持系统中环境支持、教师支持、同伴支持、考评支持能显著影响学校适应总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北京市青少年对学校的满意度,探究影响学生学校满意度水平的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量表,对北京市31所小学、19所中学的1443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青少年对学校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对餐饮的满意度略低;喜欢上学、在学校未受过欺负的学生,表现出了更高的学校满意度;学生干部对学校的满意度高于普通学生;参加过学校社团活动的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较高;学业表现好,能轻松完成课业的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学校满意度.结论:学生对学校的情感及他们在学校的安全感、学生是否参与学校管理及他们参加学校活动的程度、学生的学业表现及他们的学习情感,影响着北京市青少年的学校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3.
学校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校园,又应该是家园。学生离开家来到学校,学校就是学生的家,学生离开父母,老师就是学生的父母,要使学校成为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是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的乐园。每一所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班主任对学校和学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因为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联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明,没有界定。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学生与学校之间利益冲突的出现.及时制定《学校法》,准确厘清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保护学校和学生的权益、规范学校和学生的行为,非义务教育学校与其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认定为民事合同法律关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应当是政府授权的行政主体,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认定为行政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5.
学校中最重要的个体——学生,理应是引起和推动学校变革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学生却很难成为学校变革的动力.从学理上分析,学生具有成为学校变革动力的可能性,学生成为学校变革动力也是学校变革目标的本质要求.基于此,激发学生成为学校变革动力就成为必需,“以学生变革利益为中心”的变革政策再设计以及提高学生变革能力是激发学生成为学校变革动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生命与健康安全是学生人格权利之根本,应当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要协调好以下关系:尊重学生自由权与学校纪律的关系,维护学生名誉权与学校评价学生方式的关系,学生隐私权、知情监督权与学校管理教育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初中学生学校生活质量满意度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调查分析表明,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学校活动的丰富程度、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认知等,是影响初中学生学校生活质量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学校应着力开展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活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关心边缘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学校生活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学校对于未成年学生伤害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取决于如何看待学校和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如果认为学校和未成年学生之间是监护关系,那么,学校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如果认为学校和未成年学生之间是教育管理关系,那么,学校应当承担过错责任。与此相对应,目前关于学校和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有两种观点,即“监护权移转说”和“教育管理说”。笔者支持“教育管理说”,学校对于学生只具有管理责任,而不具有监护权,不存在监护权的转移。因此,判断学校对于未成年学生伤害承担责任的依据,还是学校是否有过错。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让学生在一个认同的、有归属感的学校生活和学习,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各种因素进行探究,以便找到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学生的困惑。环境、成长、规范、关系和情感因素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程度较大,是组成学校归属感的主要因素。学生的家庭背景、经历等会影响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强度。一般来讲女生的学校归属感比男生的要强。担任学生干部或参加社团活动都会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因此,学校要开展一些针对性活动,教师要多关怀和帮助学生,多利用网络途径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从而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10.
学校权力与学生权利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作为具有法律地位的行政主体,拥有行使公权力性质的"学校权力"。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学校权力行使与学生权利享有形成了由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特权理论、宪法理论、特殊契约理论所描述的复杂关系,并产生学校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学校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学校管理权与学生救济权等矛盾和冲突。寻求学校权力和学生权利的平衡,关键在于建构学校权力运行与学生权利保护的内部平衡机制和外部平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学校惩戒作为学校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我国学校惩戒的迷失导致学校、教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教育实践中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时缺乏合法合理的指导。美国学校惩戒实践的经验与反思可以为我国学校惩戒如何纠正学生行为提供借鉴:学校惩戒有法可依,树立学校惩戒的法律地位;建立大数据监测系统,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学校与其他机构合作,构建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2.
育人是学校的神圣职责,学校的管理应充分保障学生权利。保障学生权利,是学校管理者依法育人的基础,是学校管理以学生为本的体现,是构建和谐学校的根本。一、保障平等教育权《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因此,学校必须要把符合条件的学生接收进学校接受教育,不可以设置任何附加条件拒绝学生入校就学。学校在育人过程中应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可歧视学生。对学校出现的学生逃学、退学以及家长不让子女读书等现象,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应及时通知学校。学校应查清事由,联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依法维护学生…  相似文献   

13.
学生参与学校变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学生的声音在学校变革中被严重忽视,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学校变革的进程。事实上,学生具有参与学校变革的能力。基于对传统学校变革的反思,学生参与学校变革日益成为诸多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树立学生权力意识,加强学生参与学校变革的制度建设等都是学生参与学校变革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学校因学生而存在。学校的使命就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离开学生,离开学生的成长,学校就失去存在的意义。理想的学校需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参与学校变革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其实践进展却相当滞后。尊重学生参与学校变革的权利、发现和提升学生参与学校变革的能力、建立学生参与学校变革的运行机制是当前推进学生参与学校变革实践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社团作为学校课程和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平台,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设立和健全学生社团,正确引导中学生社团组织健康发展,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改观学生的精神面貌,使学生在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中体验生活,提升素养,涵养心灵,促进学生多元化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学生社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活跃了学校文化活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学校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社团活动在中学蓬勃兴起。各学校从校本课  相似文献   

17.
刘炳春 《孩子天地》2016,(8):215-216
近年来中国中职院校发展较快,但是中职学校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其中学习心理问题是阻碍中职学校学生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当前中职院校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现状出发,对中职学校学生语文学习心理进行探究,首先论述了当前中职学校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出现的问题,接着论述了改进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心理的对策,以期从而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学校良好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生参与学校内部治理有助于学校真正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打造和谐文明校园、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存在学生、学校和国家社会层面的困境.保证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有序和高效开展,可采取以下措施:学生要增强参与意识、提升参与能力;学校要转变观念、规范制度、完善机制;全社会要支持并营造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氛围.  相似文献   

19.
学校对中小学生校园伤害的责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学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由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管理关系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责任是学校对校园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案件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学校不是也不能成为学生的监护人 ,对学生没有监护责任。学校在履行教育管理职责中的过失使在校学生遭到人身伤害 ,学校应当承担责任。反之 ,在学生及其监护人有过错的情况下 ,应当减轻或免除学校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变革是学校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学校文化的元素之一,仪式典礼不仅能够传承学校文化,还能教育学校成员。但是在实际教育情境中,学校尚没有真正把学生的角色提高到学校组织成员的位置上来,在仪式典礼的策划过程中学生缺位。无论从学校改进的视角来看还是从仪式互动的视角来看,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声音,给学生赋权;应根据学校改进的不同时期和内容需求,让学生以不同的水平层次和形式参与学校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