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甲:在十二生肖中,有一个动物被我注意;它既能腾云驾雾,又能呼风唤雨:乙:在纷繁汉字中,有一个字被我牢记心里;笔画是那般遒劲,充满着勃勃生机;甲:它从远古走来,有着无数坎坷经历;伴随着我们民族,历经磨难又创造奇迹;乙:如今,它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符号,见证着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体现在几场重要战争的发生和几个重要条约的签订上。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3.
丁召书 《历史学习》2006,(10):24-24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内容多,难记易混。运用趣味浓缩法来记,效果较好。《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为“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我在《青年文摘》中读到一则幽默小故事,很有趣,所以我把它摘录下来了。在拥挤的食堂窗口前,甲的脚被乙踩住了,于是有了这样的对话: 甲:喂,你踩住我的脚了! 乙:噢,你应该感到庆幸,我最近刚好减肥了。甲:喂,你踩住我的脚了! 乙:噢,对不起,我不知道你的脚放在地上。  相似文献   

5.
吴海潮 《辅导员》2011,(13):58+61
(在《快乐的节目》背景音乐中,主持人上场)甲:全世界的家长,送给全世界的孩子一个特殊的礼物;乙:全世界的孩子和全世界的家长,都能把这个礼物分享!甲:不论你的家挨着大西洋,还是濒临浩瀚的太平洋;乙:也不论你是黄皮肤,或是白面孔、黑脸庞;甲:只要你拥有童年,你就该感到幸福和温暖!乙:只要你拥有童年,  相似文献   

6.
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列强一步步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又表现出不同的侵略特征,现结合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对此加以分析。一、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在19世纪40年代~60年代间,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在这些条约中虽然基本上都有割地、赔款等内容,但真正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却是开口通商和协定关税。《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相似文献   

7.
吃出健康来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甲: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乙:又是温暖明媚的一天,红领巾广播站乘着夏风和大家见面了!甲:今天播出的栏目有《知识天地》和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于1994年将条约保留问题列入其议程,并且任命阿兰.佩莱先生为专题报告员。截止2011年7月,报告员已经提交了17份报告,即17份关于条约保留的《实践指南》。通过对《实践指南》的研究进程、《实践指南》的立法技术特点、《实践指南》的法律性质以及主要国家对《实践指南》的基本态度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实践指南》作为条约保留的示范法,已经获得了联合国和主要国家的基本肯定。中国的保留立法空白,保留实践滞后,作为应对策略:第一、中国应该加强本国提具的条约保留的对策研究;第二,中国应该加强对他国提具的条约保留的对策研究;第三,中国应该加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关于条约保留立法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甲:我有个毛病最可气——那就是粗心大意。乙:噢,粗心大意。甲:我做事、学习不仔细,因此,我就不咋的。乙:您还知道哇!甲:知道是知道,可我就是改不了。乙:那怎么办呢?甲:我就作了一首诗。乙:怎么写的?甲:您听着:“粗心大意真可气,干啥全都不如意,后悔莫及误大事,将来一定出问题。”乙:这话不假。甲:于是乎——我决定惩罚自己。乙:怎么惩罚?甲:不许吃饭,不许游戏;闭门思过,面对墙壁;不许睡觉,不许哭泣,最严重的一条就是整整7天——乙:什么?甲:不许放屁!乙:咳!放屁呀!甲:这一条最难受。乙:哎,您都怎么粗心大意啦?甲:我马马虎虎净办错事,丢三落…  相似文献   

10.
甲:请问,我怎么称呼您?乙:兄弟姓林名森。甲:好名字。乙:好啥呀!人家都叫我“五根木先生”。甲:木头可值钱了,据测算,一棵树能值20万美元呢!乙:是金树呀?那么值钱!乱弹琴。甲: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一名大学教授说的。乙:哦,我明白了,他一定是指长在我国广东新会县那棵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它占地面积比一个足球场还要大呢!甲:即使砍掉它卖木料也值不了那么多钱。乙:这还像句话。一棵树值20万美元,有何根据?甲:假如一棵树生长50年,以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为3万美元。乙:乖乖,一棵树产生的氧气值那么多钱!甲:值钱的还在后头呢。树木…  相似文献   

11.
成语趣话     
甲: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有人爱唱歌,有人爱跳舞,有人爱画画,有人爱下棋。乙: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那您的爱好是……甲:我的爱好是研yán究jiū成语。我发现,成语与咱们的生活息xī息相关。比如说,您身上就全是成语。您往这儿一站,就是一个成语。乙:什么成语?甲:鹤hè立鸡群呀!乙:说我个儿长得高。甲:您的皮肤不错!乙:怎么形容?甲:全是鸡毛蒜suàn皮。乙:这还叫不错哪?甲:您这张脸也是一个成语。乙:什么成语?甲:您是劈pī头盖gài脸。乙:这我可受不了!甲:您的头发有特点。乙:什么特点?甲:千钧jūn一发!乙:那可太危wēi险了!甲:您这眼睛可爱。…  相似文献   

12.
猜成语     
甲:您看过《成语词典》吗? 乙:当然看过啦! 甲:那是我“编”的! 乙:太了不起啦!对学生们学习文化帮助太大啦! 甲:您过奖了!我不过花了一点时间,把词典里的成语摘出来,“编”成顺口溜,容易记住。乙:就这么编呀?去你的吧! 甲:我对我们祖国的语言非常热  相似文献   

13.
会心一笑     
《高中生之友》2012,(Z4):97
最可怕的事甲:我昨天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乙:梦见什么可怕的了?甲:我梦见自己考试呢!乙:害怕考试呀!甲:还有更可怕的呢!乙:什么?甲:在考场上睡着了。乙:是够可怕的了!甲:还有更更可怕的呢!  相似文献   

14.
在讲述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过程中,为了激起学生的爱国心,树立责任意识,我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学生“落后就要挨打”的史实与感悟。一场场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全面侵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我企图用这些铁的史实和血的教训来激励学生牢记国耻、奋发向上。按理,这些内容本该是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与最好切入点。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学生对“落后就要挨打”的理解,不仅对学生的回答感到意外,也促使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彭大军 《历史学习》2005,(11):14-15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要求掌握以下4个知识点:英法发动侵略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这与现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第三节的子目完全一致。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掌握。一、对照《教学大纲》,确立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2.学习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如何理解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原因。二、根据《考纲》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这样一个题目: 1.最先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参考答案是C。  相似文献   

17.
<正>甲:儿化在我们的语言交际上使用得非常广泛。它就是“er”附在一个音节的末尾,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并出现一系列音变现象。乙:儿化吗?我会说,笑脸儿、奶嘴儿、话头儿、圆领儿、牙签儿、聊天儿、宝贝儿、够味儿。甲:嗯,说得不错,你知道它都有什么作用吗? 乙:不知道。它不就是比单个音节带点儿卷舌音儿嘛!它还能有什么作用? 甲:小瞧了人家不是?儿化的作用可大啦! 乙:是吗?都有什么作用? 甲:儿化一般带有小的色彩,比如:小孩儿、小  相似文献   

18.
肖湃 《辅导员》2011,(10):60
甲:有一扇橱窗,装载了一个又一个的奥秘;引发我们思考无穷无尽的问题。乙:仰望浩瀚宇宙璀璨星空,人类是否唯一?人类究竟从哪里来?最终又要往哪里去?甲:再看我们的身体;为何左右对称?简直就是一个百思不解的谜……乙:看似简单,却包含着深奥的道理!大脑思考的细胞被激活,我们要去探秘!合:博物馆啊,你是历史的橱窗,  相似文献   

19.
别抬杠     
甲:今天,咱俩给大家说段相声。乙:说什么呢?甲:抬杠。乙:啊!抬杠——这个我最拿手。来吧!甲:首先,我得问问您,什么叫“抬杠”?乙:抬杠就是戗着说,不顺着您说。您说东,我说西;您说狗,我说鸡;您说妇女生孩子,我说那是不可能的!甲:咳!这不是“拔犟眼子”嘛!乙:何止拔犟眼子,简直是  相似文献   

20.
在讲述中国近代史时,笔者遇到过这样一道选择题: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学生都选择了c.主要依据是《马关条约》有“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内容.答案给出的也是C.可见该题的出题意图就是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