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英美两国教育史学同属一个学术传统,20世纪60年代,随着修正派教育史学的兴起,两国的教育史研究趋于成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风格:美国教育史学界热衷于争论教育史研究的范围,批评、颠覆之风十分盛行;英国教育史学家则侧重扩大教育史的研究范围,英国教育史学的变化是渐进的,而不是革命式的;另外,英美两国的教育史研究都强调借鉴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但在具体研究中,英国教育史学比美国的更富有洞见。  相似文献   

2.
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教育史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美国公立学校颂歌模式.一部美国教育史就是民主派战胜保守派,公立学校不断发展的史诗.但自20世纪中叶末期开始,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美国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本文重点研究战后美国教育史学流派发展演变的历程,以便为从事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学者提供相关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论2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教育史研究经过20世纪几代教育史研究者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2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进行了历史的回顾,认为美国教育史研究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30年代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运动时期教育史研究出现危机,40年代教育社会基础理论的创立时期教育史研究开始徘徊和遭受挫折,4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在曲折中前进,5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出现新曙光-新教育史学的滥觞,70年代新教育史学面临新的挑战,教育史研究出现了新动向。  相似文献   

4.
美国城市教育史学是以城市教育史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美国的城市教育史的研究历程进行反思的学科。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初,城市教育史并没有引起教育史学家的重视。1968年凯茨的《对早期学校改革的嘲讽:马萨诸塞州19世纪中期的教育革新》标志着美国城市教育史学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美国城市教育史学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城市教育史学有三条研究路径:温和修正派的一致论、激进修正派的冲突论和"折衷主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城市教育史学转向了"后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史学的创立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史学的萌芽最早出现于18世纪初。在殖民地时期的新英格兰出现了最早的教育编年史。建国以后,随着美国学校教育及师范教育的发展,教育史家遂将研究重点由欧洲教育史转向美国教育史,并从各州教育史研究发展到综合性的美国教育史研究。1919年卡伯莱(E.Cubberley)《美国公立教育》的问世是美国传统教育史学范型确立的标志。20世纪60年代以前,该范型在美国教育史研究中一直占主导地位。1960年,贝林(B.Bailyn)发表《美国社会形成中的教育》,抨击了卡伯莱模式,被视为美国“新”教育史学的宣言书,拉开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教育史学变革的序幕。此后,美国教育史学的变革沿着两条路线进行:一是以贝林和克雷明(L.Cremin)为代表的温和路线,二是以凯茨(M.Katz)和斯普林(J.Spring)等为代表的激进路线。当代美国教育史学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6.
教育史学史是教育史学的客观演进历程,不仅为人们提供教育史学演进的知识谱系,而且提出教育史学研究中的问题、局限性与不确定性。由于中国教育史研究源于新式学堂的教学需要,服务教学成为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起点并使其盛行于20世纪上半叶,由此出现了不同取向的教育史学研究。从1950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史研究者在借鉴苏联教育史学的基础上,对以往教育史研究成果重新作出分析评判,教育史学史得以兴起;然而,由于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使用不当,在改变学术研究性质的同时,还改变了研究方向。改革开放后,研究者在教育史的恢复重建中,开始关注以教育史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教育史研究,教育史学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显著成果。但是,这不意味着教育史学研究没有问题。为繁荣教育理论,为人类教育事业贡献智慧,未来的中国教育史学研究需要处理好以下问题:其一,克服固守于“用”的教育史研究定位;其二,教育史研究中的概念和概念体系建设;其三,教育及教育史研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四,外来教育史学理论与本土教育史研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英国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从传统教育史学向新教育史学迈进。从最初的传统教育史学内部反思到专业历史学家的批判,对英国教育史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大门被打开。而后,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英国社会教育史学和后现代教育史学对传统教育史学诸多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讨论,取得突出成就。同时,英国教育史学在创建过去和现在的教育史观念连续性体系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德国新教育史学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学历危机和教育不公平问题的讨论阶段;2)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针对教育和社会的关系、青年教育和青年运动等问题,新教育史学进入自我反思阶段;3)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新教育史学从自身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宽度和深度。新教育史学在德国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如扩大了教育的内涵,教育史研究的中心从政策和课程转向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实际互动;计量方法被广泛采用,对社会机构的变化作出了细致的检验等等。但新教育史学也受到诸多批评,如教育史研究具有明显的政治化特色,并且在当今德国的教育史研究中,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仍然将现代教育的矛盾性作为教育史研究的中心,这些将使德国新教育史学陷入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美国课程史研究最早是作为传统教育史的次领域而萌芽的,秉持传统教育史的进步史观、重视史料、编年体叙写等特点。20世纪70年代,课程领域的转向和修正教育史学的兴起,促使课程史研究开始思考与教育史的关系,并自觉寻求课程历史的理论解释。20世纪90年代,在后现代、后结构思潮和课程研究“理解范式”的影响下,课程史研究走向多元理论解释的路径。应从课程史与课程理论内在关联的角度,充分认识课程史研究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微观史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新的史学思潮,本文首先介绍了微观史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和方法、与传统"叙事史"的区别、优缺点,接着通过对两部著作,分析了微观史学在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的成功尝试,最后微观史学对于拓宽我国教育史研究的范围,增强教育史研究水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史学具有社会科学的一般发展规律:教育史学适应教育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发展;深受政治的影响而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与社会文化的更迭兴衰遥相呼应。教育史学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又有史学的演进规律:教育史学发展史就是教育历史被不断重写的过程;研究队伍的整体素养与教育史学发展水平成正比;教育史学研究中史料、方法与理论三者密切配合、协调发展;描述叙事性的教育历史与解释分析性的教育历史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宏观教育史研究与微观教育史研究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教育史学自身的特殊的演变规律表现为: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活动的历史研究齐头并进,且维持动态平衡;教育史学与教育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互依赖、互相借鉴。  相似文献   

12.
It would be convenient to pretend that the historie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Britain and, by extension, the USA and Australia, were responses to a common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but convenience in this case could only be accomplished at the expense of explanatory power.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these three places is parallel but not in commo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Britain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philosophy than i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the USA.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the USA appropriated the lead of the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 and initially retained closer connections with social science than did its English counterpart. Nevertheless, it is argued here that educational philosophy's reference to social science—Victorian and modern—is the missing explanatory element in modem histories of the discipline. The appropriation of education by social science—a common feature of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Britain, Australasia, and the USA—leavened the research agenda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Britain. Peters’ educational work can be best understood as an attempt to reunite education with moral philosophy such that the study of education would resume a profile similar to its nineteenth‐century counterpart, when it was moral philosophy that provided the most interesting discussions of human nature, primitive custom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education among them.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古代教育地理学的发展概况,并结合我国地理学和教育科学发展现状以及我国教育发展实际,论述了中国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特点、研究的主要内容等,提出了建立我国教育地理学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期促进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The disavowal of positivist science by many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has resulted in a deepening polarization of research agendas and an epistemological divide that appear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span. Despite a turning away from science altogether by some, and thus toward various forms of poststructuralist inquiry, this has not held back the renewed entrenchment of more narrow definitions by policy elites of what constitutes scientific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new sciences of complexity signal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cientific paradigm that challenges some of the core assumptions of positivism, while offering the potential to develop a new kind of social science that demands both rigour and imagination in coming to understand the emergence and behaviours of social systems and the subsystems that comprise them. The languag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complexity are centr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science of qualities to complement the science of quantities that has shap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worlds. Accomplishing this task promises to 1) open up new investigations that have thus far been beyond the purview of scientific study, 2) allow the study of social phenomena as fully embodied, or at least as more robust models than those represented in the abstracted empiricism upon which the sciences of quantities are predicated, and 3) allow for more coarse‐grained explanations and predictions of social phenomena to be legitimated as scientific. Both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stand to gain from this expansion of the scientific repertoire to include rigorous and imaginative investigations of phenomena characterized by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5.
教育叙事研究:批判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教育研究的教育叙事,不同于文学和史学表现手法的叙事,它是作为质性研究的一种研究方式,它不可虚构教育事件,并且还有作为研究方式所必然具有的规范、程序和要求。运用者必须要掌握这些规范、程序和要求,这是能否运用教育叙事研究的基础。教育叙事研究,是量的研究的补充,它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基本教育原理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理论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处理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一种手段或方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成为协调我国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7.
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基础学科 ,又与历史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近 1 0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 ,教育史学科在观念的转变和方法的创新、贴近现实与参与现实意识的增强、研究视野与研究领域的拓展、学科理论建设的探索与加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涌现出一批重要成果 ,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教育史学科应在深入开展专题性研究、积极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型与综合性研究、提高教育史研究的理论水平和推进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教育史研究在中国一直没有引起教育史界的充分重视,长期以来,科技教育史的发展在科技史学科中获得了比在教育史学科中更重要的地位。教育史学界对科技教育史研究的讨论把科技史局限在学校范围之内,对于广泛的职官科技教育、艺徒训练以及私学、家学中的科技教育研究薄弱。回顾科技教育史研究百年来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对教育史研究和科技教育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应该扩大教育史学科的研究范围,使教育史研究突破狭隘学校教育观的束缚,寻找典型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历史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逻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哲学范畴,政治经济学范围,更是一个教育范畴,马克思以揭示社会交换关系发民擅中心线索,指出全面发展的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影响,它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只有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教育应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In Kuhnian terms, science education has been a process of inducting students into the reigning paradigms of science. In 1985, Duschl noted that science education had not kept pace with developments i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e claim of certainty for scientific knowledge which science educators grounded in positivist philosophy was rendered untenable years ago and it turns out that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surrounding discovery may be at least as important as the justification of knowledge.Capitalizing on these new developments, Duschl, Hamilton, and Grandy (1990) wrote a compelling argument for the need to have a joint research effort in science education involving the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f science along with cognitive psychology. However, the issue of discovery compels the research community go one step further. If the science education community has been guilty of neglecting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issues in science, let it not now be guilty of ignoring sociological issues in science. A collaborative view ought also to include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ultural milieu in which scientific ideas arise. In other words, an external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science. The logic of discovery from a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implies that conceptual change can also be viewed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