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衍生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物质需求的特殊文化产品,在造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文化的传承、材料与工艺的优选,而且在文化衍生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文化形象设计和造型设计是两个重要环节和内容,需要分阶段逐步展开,使文化衍生产品造型设计结果更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文化向来是设计艺术的支撑,而设计艺术则是文化的载体,空间设计艺术与文化两者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当今审美需求旺盛的时代,空间设计艺术不断满足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要,其中文化的注入对空间品位的提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艺术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当代空间艺术有向"文化设计"发展的趋势,它不断融合其他文化的同时也创造着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更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设计越来越重视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设计不仅要有使用价值,还要表达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使设计成为一种文化的隐喻或符号.  相似文献   

4.
在未来社会里,高科技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进入了所谓的富裕阶段,然而环境的恶化以及人自我个性差异的丧失也随之而来。设计最终是“为人的设计”。未来的社会应是由“物”向“心”转变的社会,未来社会的设计也将更重视关系的再发现以及人们内心世界的反响。具体而言,在我们目前可预测的范围内,未来设计根据人们的需要,主要呈现出绿色设计(生态设计)、高新技术设计,以及人性化设计等几种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书籍设计是一门造型艺术,是对书籍全方位的包装设计,是多面的立体设计。不仅体现时代文化信息,更要符合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现代书籍设计中需要扩展和延伸三维空间意识,强调书籍整体空间设计的概念,从版式、空白、结构等多方面营造空间,必须在内容与形式上做到创新设计,才能更好的继承与发展传统书籍形式,体现现代书籍设计的整体空间意识、文化意识及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6.
论民族艺术在现代设计教育中的知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设计教育是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多媒体、数码技术迅猛介入教学,虚拟现实向人们的视觉提供了强有力的挑战其逼真性、动态化及其细致入微的声、光、视、听、触等表现,为设计表现提供了强劲、超凡的设计手段,这一切似乎表明由于计算机的介入,从而使设计变得简单和易于操作。也正因为如此,设计专业的学生和设计教学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设计、轻艺术基础的倾向。现代设计作为艺术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一直受东西方不同时期传统艺术、民族艺术和地域文化的影响。设计发展到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  相似文献   

7.
一、片面追求豪华的倾向 一些家庭装修套用豪华宾馆中的设计手法和材质,这就会使装修效果走了题,如大吊灯、大灯池等金碧辉煌的效果,感觉不到一丝的家庭温暖。而室内装修界甚至有人提出住宅装修要“宾馆化”的错误提法,因为宾馆是人们暂时逗留的地方,不可能存在家庭气氛,有的家庭一味地模仿宾馆、KTV歌厅的装修效果,把家庭变成了文娱的场所,我们要避免这种错误。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从仅能居住开始向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的观念上转交。所以需要对细部进行合理设计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住宅商品化、市场化以后,细部的完美成为每个消费者选房的首先考虑因素,但在现实中却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就住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供个人观点,仅供同行参考指证.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包装设计的功能和意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包装设计现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往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必将受到新思潮和新观念的影响.包装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将会向人性化、个性化、文化特色化、绿色环保等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设计文化和文化设计——试论公共设施设计的文化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公共设施设计和设计文化之间的关系。那些历史遗留设施表明了人们自觉地把设计当作文化行为,最终创造出特定的文化。反过来,公共设施又是文化的对象,很多公共设施设计借助文化、利用文化符号来强化了设施的文化感,从而使公共设施设计成为艺术化的造物活动,也使公共设施成为文化的手段。公共设施与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生成显露出设计文化和文化设计的基本规律。这是设计者应该把握的方向和尺度。  相似文献   

11.
对品牌不同价值特征的确定是进行品牌角色设计的基础。一个品牌可能是关于一个产品的特征、用处、标识、图形设计,也可能是公司的产品目录、声望、名誉、价格、性能、价值,甚至是顾客的生活方式。品牌的抽象性是无形的.而且往往与向顾客确立良好形象密切相关。卡通角色的人格魅力通过品牌所处地域、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特点体现出来。消费者对于文化的需求影响了品牌中角色的选取,尤其是在人们寻求精神文化的今天,文化内涵对于品牌角色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商业设计是设计多面体的一部分,和其它的方式设计、互动设计、意义设计等共同组成了完整的设计,为人们提供着物质和精神双重享受。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商业风格设计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需要合理的开发与应用商业风格设计,快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型的城市居民居住区开始加速发展。新型居住区内规划的重心逐渐向居民居住心理、户外环境、公共交往等居住文化层面上倾斜。对于居住区公共环境的整体设计,需要在建造和提升城市环境美学品质的过程中,将人文环境、生态保护和市民意识与之深入结合,以期使之成为创造当代市民健康、美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效方式与途径。环境设计和景观艺术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居住区公共环境的整体设计中,成为公共艺术与普通大众平等对话交流的新平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视觉传达中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从传统造字的方法到文字设计的基本方法与传播运用,是人们不断探索的问题。文字设计的可读性、个性以及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直接影响其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
袁乐辉 《文教资料》2006,(36):79-80
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作为一种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设计载体,是一项美化生存环境和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设计活动,可以反映人们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心理,从而营造出具有人性化、人情味的空间景象。本文主要从人们审美需求和环境陶艺的特质来阐述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时下,我国政治经济稳步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和艺术活动的要求不断增强。现代社会所带给人们的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存身的场所.人民群众不但物质需求需要满足,而且精神上的追求也在不断增加。基于此,艺术设计作为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在其发展建设中.弘扬民族文化是中国设计师应当担负的责任。“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这是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的观点。显然,在乔治·亚罗看来.设计不仅仅是一门视觉的艺术.还是一门多交叉性的学科.需要设计师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平时的文化积累非常重要。世界文化,洋洋大观,各具特色。我们决不能因为我们的现代设计起步晚于西方,而一味地走在别人的身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能否在设计中体现出文化的内涵.能否将中国元素巧妙地融合到设计当中.就要看设计者的知识背景和对文化的理解能力了。  相似文献   

17.
民族风格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形成的独特艺术传统。传统工艺的传承需要设计师推出更多的设计作品,并诠释文化精髓。结合现代服装设计的审美标准,在服装轮廓、色彩图案设计中融入民族风格元素,使服装设计的理念、色彩应用、制作工艺等方面都体现民族风格,是当前民族风格在服饰设计中应用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曹华 《华章》2011,(31)
地面设计通过色彩、材料、质感、造型等种种因素,结合相应的场所、环境、文化等要素,与植物、山水、建筑等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设计,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环境景观感受.  相似文献   

19.
张娜 《陕西教育》2009,(4):47-47
设计艺术之美对现代生活尤其重要,设计艺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相连。设计艺术曾被称为工艺美术或实用美术,它与绘画、雕塑等都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设计艺术连接人们崇尚美的精神需求,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让文化、艺术、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携起手来,共同设计今天和明天,使现代文明社会的殷实目标更添美丽色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际化的设计让人们更加重视国家、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国际化设计需要民族化传统设计语言的支撑,传统元素所体现民族化的多样性能起到丰富现代设计发展的作用,因此,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心灵智慧和才情气概的结晶,她独特的人文历史因素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所涉及的问题包罗万象,其本质就是集中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统一。如儒家哲学尊奉天命,在传统的艺术形式上则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尚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