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鲍艳 《现代语文》2009,(3):34-35
基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职教课程观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语文课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形成适合其专业要求和职业发展所需的语文能力的任务。语文能力是学生对其言语活动过程起稳定调节作用的一种心理特性。语文能力的这种稳定调节作用是以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通过对语文知识技能的迁移、概括化和系统化,可以逐步形成语文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除了传统的语文知识传授之外,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技能训练。中职语文技能训练模块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从业能力为核心,将语文技能分为听说模块和读写模块,同时整合教师资源,实施分块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关于言语能力的实质与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关键是科学认识言语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要素。言语能力的实质是对言语交际活动的进行起直接的、稳定的调节和控制作用的一种个体经验,其结构包括语音、字词、语法、章法等语言知识要素和言语领会(听话和阅读)与言语表达(说话和写作)等言语技能要素。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应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不能离开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空谈言语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能力即言语能力,个性化是语文能力的根本特征.语感是连接语言和言语的纽带,是言语能力培养的直接"参照物".语文能力的形成正是以语感为基础核心的,借助共性化的初级语感的积累,形成了一般性言语技能,在此基础上,借助个性化高级语感的积累,一般性言语技能得以向创造性言语能力过渡发展.其中创造性言语能力才是真正成熟完备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4.
概念建构是一个重构知识的过程。概念建构下的语文专题复习课,能够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形成认知冲突,基于教材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建构概念核心知识,实现迁移运用,发展协同思维,提升学生深度学习能力,避免碎片化的知识重复,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在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程是学校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语文知识为中介,涵养学生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及其情感态度的系统的实践活动;是学生积淀语文素养,发展主体性人格的一种学习过程。获得语文知识不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但是如果没有语文知识的中介作用,语文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根本无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的历练培养过程,都和语文知识息息相关。目前,否定语文知识的教学现象俨然成了一  相似文献   

6.
个体言语能力的结构要素,由语音、字词、语法构成语言知识,听说读写构成言语技能.言语输入模式,是从语音的听辨向话语的理解发展,言语输出模式则经历了由选择意思直到讲出分句等七个阶段.言语能力是在个体不断掌握语言知识和生成言语技能的基础上,经过整合而成.  相似文献   

7.
于宝平 《考试周刊》2012,(36):35-35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过程中,能获取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又能提高自己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有机的完美结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研究,我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做法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个体言语能力的结构要素,由语音、字词、语法构成语言知识,听说读写构成言语技能。言语输入模式,是从语音的听辨向话语的理解发展,言语输出模式则经历了由选择意思直到讲了分句等七个阶段,言语能力是在个体不断掌握语言知识和生成言语技能的基础上,经过整合而成。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是以关注语言、促进学生语言发展为己任。因此,搭建语言实践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以引领学生历练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言语形式,创生文本活动;要借助诵读品析,解构言语要义;要置换文本样式,重新整合语言;要依托对比品析,提升感知效益。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开展言语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语文能力不是别的,就是语感。语感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对生活的体验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来看,语文课程不应该归属于纯粹的学科课程,它应以经验课程为主要表现形态。从经验课程的基本思想来看,语文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言语经验(动词)学习言语经验(名词)的过程。从"经验"而不是从"知识"的角度理解语文课程,意味着:学生成为语文课程的主体;语文课程内容的实质是经验;语文课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汉语交际心理的思维方式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交际心理是语言文化载体作用的反映。分析中国人乃至东方思维方式特质对汉语交际心理的影响;具象的文化心理应当让位于抽象明理的言语原则,感悟的文化心理应当让位于逻辑说理的言语原则,礼貌的文化心理应当让位于公共得体的言语原则,中庸的文化心理应当让位于真实效率的言语原则。以跨文化研究的视角参照对比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力图揭示调整汉语交际心理与正视传统文化积弊的关系,调整汉语交际心理对提高学生言语交际技能的作用,教养言语习惯在语言学和社会学层面的深刻动因,真正实现人际和谐交流的整体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句子的功能类型、句子所出现的上下文语境以及所使用的语体等因素对句子的规约性时制义具有制约作用。词汇手段在语法上表现的时制信息并不是其词汇义所对应的具体时间信息,而是由其具体词汇义所承载的抽象时制信息。ST是汉语句子构建绝对时制义的最终参照点,RT和ET总是位于ST的同侧。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主线,将各项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明确语文能力的概念,是实现语文教学科学化的第一步。语文能力内涵是个体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对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听、说、读、写)直接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而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只是语文能力的外延之一,不能把语文能力仅仅概括为听说读写。只有明确了语文能力的概念,才能进一步了解语文教学及学习规律,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5.
语学习是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具体的实践活动。语学习中的体验性学习是学生在主体接受性参与的基础上迈向主体体验性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和主体人格得以升华和超越。体验性学习在语学习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学生与教师是主客一体,自然融合;学生与学生是交往合作,共同进步;学生与知识是物我交融,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16.
Students'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task values influence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Framed using the subjective task value construc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male and female Chinese middle schoolers with different body sizes differed in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task values. A second goal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task values along with gender and body size predicted students' performance on knowledge and physical skill tests. Data from a random sample of students (N = 860) from eight Chinese middle schools revealed that the boys appreciated intrinsic (p = .001) and utility values (p = 02); both boys and girls, however, equally appreciated the attainment value (p = .73). The boys performed better in physical skill tests than the girls (p = .001), whereas the girls scored higher in knowledge tests than the boys (p = .04). Regressi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gender is the only predictor for performance on both knowledge and skill tests. Utility value and body size were predictors for skill, not for knowledge.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hinese middle school boys and girls differed in valuing and achiev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e findings imply that Chinese boys need to strengthen cognitive learning and girls need to strengthen psychomotor skill develop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内容建构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效建构语文课程内容的前提是:建立广义的知识观;区别"语言"和"言语"。语文课程内容的要素主要有:言语活动的基本规律;言语行为策略和实践活动;言语成品的经验内涵;言语作品经典选粹与文化常识。  相似文献   

18.
高职语文教学具有与一般语文教学不同的侧重点。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与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语文教学更要注重知识技能与精神境界合一。基于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文以载道"的理想,将"道"与"德"贯穿其中。同时,作为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解行并重,教学同行,做学生成长的合格引领者。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量词被认为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汉语量词是汉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可是,社会上量词使用的泛化和教学过程中对量词的过分强调,却使汉语学习者对量词的把握感到难度更大。在教学上,应当研究量词发展变化的现象,正视量词使用的实际情况,使学习者能真正掌握最常用的量词,提高其汉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某外语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为受试,考察焦虑与英语听力理解的关系,以及性别和英语水平对焦虑程度的高低和焦虑与英语听力理解的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1)性别和英语水平对EFL学习者的听力焦虑没有独立和交互作用。(2)在二年级学生中EFL听力焦虑与语音识别负相关,在四年级学生中无相关。(3)EFL听力焦虑与听细节、听大意、推测和听力总体能力之间有负相关,并且性别和英语水平不会改变这一关系。(4)EFL听力焦虑与听大意、听力总体能力、推测、听细节、语音识别的相关程度依次降低,听力技能难度越高,相关程度越密切,这一结论不受性别和英语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