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自然辩证的观点探讨了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了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并对其发展趋势和未来模式做了探索性研究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大学学习研究的方法取向、核心观点与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对大学学习研究这一问题的关注已经有近40年历史,而在我国,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时间还很短。要了解大学学习研究未来的发展,就有必要全面梳理和反思其基本方法取向、核心观点及未来趋势:方法取向看,主要应了解学习方法传统和信息加工方法传统;从核心观点看,可以考察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从未来趋势看,应强调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研究、基于真实情境改进的设计研究、特定学习规律研究和学生学习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课程与教学关系上有多种观点,主要有二元对立的观点和整合的观点。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整合的观点是未来课程与教学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4.
未来的基础学校肩负着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它的建设取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基于未来学研究的成果和后现代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未来社会呈现如下一些基本发展倾向:1.走向民主化和法制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法规将日益健  相似文献   

5.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以整体观、科学现的思想探索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过程的设计,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一门具有创造性、规范性、艺术性的学科是当前教学改革和创新重要内容。文章用逻辑思维法理性分析了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的特点、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提出了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过程设计应该以整体化的思想。“工程设计”式的思雏去考虑教学综合效果。同时把教学思想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教学方法作为课程设计的重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正>时间、空间、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三个重要维度。而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观点,以社会主义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基本内容,以唯物史观为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因此,思想政治课应明确时间、空间和主体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地位。在时间维度上贯通历史、现实、未来的时间走廊,在空间维度上打开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8.
在课程与教学关系上有多种观点,主要有二元对立的观点和整合的观点。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整合的观点是未来课程与教学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探讨现阶段我国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出发,揭示其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就当前我国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阐述,并对其中重要部分做了个人观点性和理论性的论述;最后在讨论未来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定向、定量的研究观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维CAD的机械制图"3D实体教学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工程设计现在己发展到全数字阶段,能使设计、制造一体化过程得以实现的核心是三维实体模型,二维投影图己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求。因此,基于三维CAD绘图技术,本介绍了《机械制图》“3D实体教学法”的新思想,阐述了其教学顺序、教学重点等教学设计内容与传统的运用正投影视图制图法截然不同的观点,它是直接从3D实体图形开始学习,而不是传统的从投影概念、2D投影视图开始学习,它是以3D实体造型而不是传统的以画法几何作为教学的基本核心。  相似文献   

11.
对未来的憧憬与预判是人类的天性。教育技术工作者科学、前瞻地分析未来的可能性与现实桎梏,对教育技术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当前教育技术学界对未来的预测言论,主要由秉持技术是变革未来教育的最重要驱动力的开发者和推广者发布,技术的使用者不但缺少话语权,还承受着预测失败的风险。当前教育技术的未来预测存在缺乏教育教学经验、缺少行动验证、单一技术视角解读未来情景,以及忽视教育教学主体等不足。对技术的轻信或迷信,使得部分未来预测呈现出有悖教育教学规律的倾向,是以物的逻辑压制人类言行。这类缺乏科学根据与方法的未来预测,内隐工具主义、空想主义、乐观主义、形式主义、效率主义、利益主义等价值导向,导致其走向庸俗化、娱乐化、随性化、浅表化,极大地限制了未来教育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教育技术的未来是实现了教师解放的"可选择的未来"。"可选择"意味着要打破被技术左右的工具性认识,追求事物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将更多的教育技术利益相关者纳入未来预测的过程之中,实现从现实技术压迫走向未来技术解放。"可选择的"教育技术未来预测,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随着技术、实践以及人类理念的变化,从人和现实出发,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洞察未来。  相似文献   

12.
对创立现代设计图学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创新教育的要求,结合当前图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了创立现代设计图学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该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这种强调工程设计实践的观点,并融合发明创造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形式美学的新的教学体系,是对传统工程制图课程体系的革新,为工程制图课程的深入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格语法与当代语义分析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基于格语法的基本观点,分析讨论了格语法和其它与语义研究有关的语法理论的发展与形式内容,讨论了格语法对当今和未来的语义分析研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学研究范式及其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成熟学科的标志应该是某个科学共同体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科学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其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依"范式"标准衡量来看,高等教育学并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但是在研究中存在经验体系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研究范式,从最初的经验体系研究范式向理论体系研究范式的转变展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脉络,在未来的发展中则应逐渐向问题取向的研究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15.
施鹏飞 《中国教师》2009,(Z2):122-122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运动训练的发展历程,较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运动训练概念的基本观点,并对其进行了逻辑学分析,最后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外语教学观念的更新;了解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有利于掌握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本系统地介绍了语言学理论发展历史和在其影响下产生的不同的外语教学观点、方法,综合分析了各类外语教学方法的优点,力求探索未来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实训教学是其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设计工程结构或构件,达到培养工程素养、锻炼工程能力、贴近工作岗位的目的。将原来互不关联的分散、单一的工程构件(部分内容)设计,改成以实际小型工程项目为蓝本,综合、连续、整体工程设计实训。经工程设计的程序、步骤、方法、内容等的操作和训练,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工程问题的思维方法,锻炼工程设计、管理的基本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智力心理学研究开展得较为热烈,有关专家从新的视角出发,对传统的智力本质、智力研究方法、智力测验理论和智力的发展心理学观点提出了批评,并在此基础上,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代表的体现当代学术思想与技术观点的几种智力研究模式,成为当前智力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依据人与人性研究的观点,智力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向,将沿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条路线,微观探索与宏观探索两个层面,内部神经机制与外部生态环境两个领域展开。其中,探索智力的神经机制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和探讨智力形成发展的社会环境的智力生态文化研究,将成为新兴的两大智力心理学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对于"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这一命题,黄楠森先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主要论据有一、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恩格斯最终与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而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标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创立和建构具有决定性意义;二、实践观点虽然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回答,却正是以科学的实践观点为基础的;三、并非来自实践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都是以实践的观点为其首要观点的,但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觉地、明确地、公开地申明和强调实践观点对于其自身的形成和建构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哲学与人生》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的重要问题有积极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并遵循人生的行为准则,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未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值得德育课教师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