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本文从"语文味"、"儿童味"、"个人味"三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育要追寻儿童的精神。因为从本质上说,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因此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科学课或别的什么课。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学,因此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的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学,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放飞学生心灵,让他们自由徜徉在语文课堂的花园里,品味色、香、味俱佳的语文课堂魅力的多重滋味,我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5.
从本质上说,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因此小学教育要追寻儿童精神.而小学语文既姓“语”,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基于儿童”是小学阅读教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语文课堂必须是洋溢浓浓语文味的课堂。其次姓"小",它应该是儿童世界中的语文,因此教学应该从儿童本位寻找视点,把握切入点,使课堂焕发儿童的天性,舒展儿童的烂漫,激发儿童的潜能。然而,综观当下的小语课堂,沉闷单调、索然无味依然充斥课堂,教师成人式的解读无形强加给学生,使学生对原本多彩的语文丧失兴趣,究其原因后发现"儿童本位"的缺失是阻碍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情感味""儿童味"、"风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特色,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其他课,而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统领下,如何上出小学语文课的"情感味""儿童味"和"风味"呢?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7,(9)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思想品德或开心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质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四个"味"来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一、语文味语文课就要有浓厚的语文味。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是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首先姓"数",其核心是启迪思维。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数学教育的特点,不能把数学课上成看图说话课或其它类型的活动课,要还数学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数学又姓"小",是儿童的数学教育。因此,在教学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需要用儿童的方式引导学生像参与游戏一样主动投入生动发展。"童心语文"是游戏精神理念指导下的语文,主要观点是:在教学立场上倡导"学为本",以发现的乐趣吸引学生;在课堂形式上"巧转化",以活泼的形式贴近学生;在教学内容上要"探理趣",以语文的视界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既姓“语”,就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儿童的特点,真正地引领儿童、发展儿童。具体而言,教师要用儿童视角解读文本,关注儿童的学习需要,并确定能开发儿童的“可能性”的教学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去教学,成为“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使得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儿童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儿童是小学课堂的主体,其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是小学教育的目标。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课堂教育出现"教与学"的不平衡,在小学课堂中儿童的主体地位渐渐消失,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要活动对象,使儿童失去对课堂的兴趣,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小学语文缺乏儿童视野,针对其现状提出小学语文教学构建儿童视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小语姓"小",语文姓"语"。作为中国儿童的母语文化启蒙课程,小学语文理当立足儿童视角,基于儿童的审美趣味来学习语言和文字,重在为儿童打好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本文仅从语趣的角度例谈小学语文教材的几个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初级阶段,同时,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儿童,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进行的课堂设计大多是从知识传授的角度出发的,并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地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考虑儿童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吴薇 《文教资料》2012,(28):45-46
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儿童本位课堂。儿童本位课堂的起步需要"自由"与"舒展",儿童本位课堂的内容包括"探究"和"想象",儿童本位课堂的活力来自"个性"与"创造",儿童本位课堂的指向是斑斓丰富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20.
韩露 《成才之路》2014,(35):56-56
儿童作品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学习载体。儿童作品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的儿童作品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儿童作品语言要简单易懂,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