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智力价值的学科,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数学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因素,对于正处于智力开发最佳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如何利用数学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实施创造教育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对学习的内容“提问”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都是反映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最基  相似文献   

2.
以滚动的圆形纸片为实验对象,设计数学实验方案.通过动手“做”、用眼“看”、动脑“想”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帮助学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基于“做数学”的数学实验教学案例的研究,变革数学课堂行为,培养学生在做中学的能力,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一般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往往具有多发、好发、阵发与聚发的特点,这就提示我们:在思维及运算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性的东西,它们可能左右着错误的发生与发展,若能把错误中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数学教学。另外,从教育心理来看,“错”中学,即人从自身错误中获得的学习反思往往更强烈,记忆更深刻,自纠后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几年来,我们一赢在研究“错”中学,我们力图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查错、纠错、防错的学习机制,构建一种鼓励学生在“错”中思、“错”中说、“错”中学的教学环境,以更好地改变我们的教学,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了(1)“浏览-初知梗概”、(2)“细读-理解教材”、(3)“回忆-总结规律”、4)“尝试-运用规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四步曲”;并结合具体教例加以阐述,说明它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了做”与“做中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念。“学了做”是通过教师的教达到学生的学,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做,它是把学生看成了解题的工具,放在完全被动的位置。而“做中学”是让学生自己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探究问题,它是把学生放在主动的位置,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去感悟知识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了做”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做中学”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说:“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理解基本…  相似文献   

6.
原德祥 《考试周刊》2009,(19):79-80
数学学科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数学生活化”,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采取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做数学”是当今数学教育界中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做数学”的理念以及小学生数学学习认知的特点,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做数学”进行探讨。从创设情景,鼓励发现,数学感悟和联系实际四方面引导学生在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中自己去做数学,从做中学。让“做数学”真正戍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8.
“综合与实践”在STEM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求必然要比普通课程的要求高,我们要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数学教育的特点、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等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下一代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丁海秋 《考试周刊》2009,(18):64-65
针对我校学生是女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现状,我们将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渗透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一做,通过用形象思维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挖掘课本中的“做”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浙江教学研究》2020,(2):F0002-F0002
杭州学军中学以"建特色字科基地育未未领军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多元化发展,积极探索拔尖领军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为浙江省数学学科基地,学军中学数学教硏组以"发展个性全面提高"为教学宗旨,积极推进数学学科教学研究。多年来,高考数学成绩全省领先、数学竞赛成绩全国瞩目,为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朱琦 《教育文汇》2014,(15):31-32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思想伴随着课程标准实践而深入人心。作为实践环节的操作理应具有数学学科的特点,从操作符合内需和与思维对接,也就是要让学生明确“我们为什么要操作…‘怎样结合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数学思维”。笔者就教学中涉及的实例来谈谈“为什么操作”。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前人创新的产物,数学知识源于创新,又能促使人们进行新的创新,创新思维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能够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课堂,如何保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呢?笔认为可以从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做起,把数学  相似文献   

13.
一、到社会中学《社会》的必要性 到社会中学《社会》,是社会课实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必由之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社会》课的开设正是为了增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知识和能力。要真正实现这一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就不能把《社会》课上成关于“社会的知识”的智育课,而要定位于让学生“做中学”,到现实社会中去学习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显然,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学“有价值的数学”。换句话说,就是学能“做事”的数学。怎样在我们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为“做事”而“做题”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足理解性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应该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的教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我们必须把数学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小学数学学科自身改革的要求。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乃至今后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笔曾对“商不变的性质”的不同教法进行对比研究,深深体会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开展数学教学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造能力.数学知识不仅存在于教材当中,同样蕴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双减”政策落实之后,为了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就必须要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实现提质减负的必然之路.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余时间的思考与定位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活动的实践原则,最后提出了几点“双减”背景下借助课余时间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新技术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实现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必要目标。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学科,关乎着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本文重点分析,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做中学”理论首先是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来的,并由他的学生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把他的理论具体化,本论文主要利用“做中学”理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来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物理学,那么可以把物理学看作是“应用数学”。而应用数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物理课程中常常提到并被广泛应用的“量纲分析”,解释在当前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注意适当渗透“量纲分析”,其具体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