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只有理顺家国关系,才能更好地使家与国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家国关系不仅有古今之变、中西之别,而且还将随着家庭变迁与国家发展继续演化.对家国关系的认识,应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新时代的家国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家国观以弘扬家国情怀、实现"家齐国治"为目标导向,以理解把握家与国辩证关系为基础要求,以重构新时代家国关系为实践遵循,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创新性和战略性.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大学生对传统家国文化重视程度明显不够,部分大学生对家庭的依顺、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的效忠观念有所淡化,影响其对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科学理解和正确践行。家庭和睦、乡土情怀、效忠国家等传统家国文化需要传承和弘扬,传统家国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在新时代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对新时代大学生加强家庭教育,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必须紧跟时代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支撑,与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积极培育大学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宫雅婷 《成才之路》2023,(14):33-36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立则国立。在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之源。文章分析目前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家国情怀培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从创新家国情怀培育方法、丰富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内涵、在家风家教中培育家国情怀、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融合、激发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自觉性等方面入手开展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将新时代大学生培育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4.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个体对共同体的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高中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就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素养展开探究,力求为历史教师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家国情怀是激发青年责任与担当的不竭力量,蕴含着积极的教育意义。不同历史阶段的家国情怀也有着不同的内涵。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现实问题,要传承家国情怀的合理内核,引导其积极转变;要从爱国主义教育、责任培育入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践行新时代家国情怀;要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家国情怀升华。  相似文献   

6.
<正>家是人生开始的地方,国是理想的源泉;家国从久远的“诸侯建国,大夫立家”走来,家是最小国,国由家组成。情怀,是一种感情、一种寄托、一种希望;家国情怀,是个人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并推动家国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是新时代“以史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托。我国是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农业大国,乡土是承载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包含文化传承、国家认同、责任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核心要素。从实践进路看,教育者可按照"家国情怀是什么""为什么要培育家国情怀""怎么样培育家国情怀"三个环节推进家国情怀教育。  相似文献   

8.
家国情怀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与升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精神理念、情感认知等方式对中华民族产生影响。进入新时代,家国情怀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将家国情怀融入中职学校的历史教育,契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家国情怀素养,传承优良家风,课堂教学讲好中国故事,将红色文化融入历史教学等举措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家国情怀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1],历史教学对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历史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应试,往往忽视家国情怀的培育,其内容也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家国情怀培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学校,围绕新时期教育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有关学生教育工作的主张,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习近平新时代学生观。习近平新时代学生观以时代精神、家国情怀和文化积淀作为产生背景,从学生地位论、学生本质论、学生素质论、学生发展论和学生评价论等五个维度阐述了其科学内涵,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有关教育理论,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了我国新时期学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有理想、有责任感、有本领、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调查显示:大学生主动学习家国情怀的动机有待提升;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家国情怀培育的校园氛围;多媒体平台运用有待加强。因此,将家国情怀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多媒体平台强化家国情怀教育,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2.
王宏 《学苑教育》2020,(1):23-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应体现在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和亿万人生活的不断改善。每个家庭都好,国家才能好。这种家国一体的信念和情怀就是"家国情怀"。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信心,本文就是从"家国情怀"教育着手,探索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习近平爱国主义重要论述是对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气质和风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基于实现中国梦的鲜明主题和目标导向,在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放眼全人类,彰显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世界担当。在新时代条件下,以习近平爱国主义重要论述为指引,对于深刻把握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科学内涵和全面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家国同构的社会,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从先秦时代的宗法制开始家国情怀影响至今,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将家国情怀教育落实于初中历史课堂,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一种爱国情怀。从古到今,科技在进步,民族在发展,家国情怀所厚积的民族元素与时代一起不断继承创新,续写着鲜明的爱国篇章。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教学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如何在繁杂虚浮的社会风气之下,植根学生内心,形成情感视域的"路线图"。需要从家国情怀的视角去实现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思考;从文化背景、现实需求、课堂实践中去寻求家国情怀与历史教学的一种"适合"的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17.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是针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展开教学,是学生形成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历史情感的重要阶段。“家国情怀”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新时代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认识到家国情怀在科学知识教学,在学生德育培养上的作用和价值,将家国情怀的教育融入到每一堂课中,结合于每一个初中历史知识点上。本文基于对家国情怀的认知,深入研究初中历史各阶段的教学,探索如何在导入、问题设计,以及历史资料渗透等教学过程中,展开家国情怀培养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正>英国诗人拜伦曾说:"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会爱。"爱国情怀是一个人对祖国深深眷恋的一种情感。在新时代治国理政过程中,作为国家主席和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不仅传承发展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将家国情怀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地位,并赋予爱国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体现,坚持立德树人,把握青年运动的风向标,对于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实现全面小康与民族复兴而奋进具有重大意义。从"为什么培养"看,新时代青年的价值与规律、主题与担当、现实与要求,是培养新时代青年的价值意蕴;从"培养什么"看,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家国情怀与人类关怀,是培养的前提、重点与关键;从"怎么培养"看,党的领导培养是根本、全社会培养是保障、实践中培养是途径,必须做到新时代青年要跟党走、听党话;做到新时代青年被关心、被尊重;做到新时代青年要联系现实、立足行动,以不断促进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价值观。要在历史课堂中渗透家国情怀,拓宽学生视野,教师可从"教学设计理念""教材内容挖掘"和"课堂延伸与阅读"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