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林超 《新闻世界》2011,(1):13-14
本文通过《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电脑报》等报纸对"腾讯和360舆论大战"的报道,分析报纸在深度报道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憾。并立足新媒体背景下,探讨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兴媒体的挑战,笔者认为,传统媒体应在结合自身特点做强深度报道的同时,加强传受双方的互动,适时加以评论,对事件做全面、合理、客观的分析和展望,以使自己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媒体扫描     
新老媒体与舆论新格局李良荣、张在《新老媒体结合,造就舆论新格局》一文中指出,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建构的舆论新格局下,二者通力合作的同时也要有各自的专业分工,在吸取网络等新媒体提供的信源披露、强势意见压力等支援的同时,传统主流媒体更需要坚  相似文献   

3.
重大主题报道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具有社会动员和主动协同的功能,可以提高宣传影响力和助力社会治理。融媒体时代下,重大主题报道有必要加强媒体联动,充分发挥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优势,使重大主题报道“更鲜、更活”。本文主要介绍重大主题报道和融媒体时代下媒体联动报道的必要性,并结合国内新闻报道实践提出重大主题报道中媒体联动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4.
王睿 《声屏世界》2012,(4):60-61
科技革命下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断推动着媒体的更新换代,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令人目不暇接,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面临着手机、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舆论产生机制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也有了  相似文献   

5.
媒体融合语境下,应客观认识并坚持传统媒体的优势项目,顺势而为.重构传统媒体竞争力既要焕发新媒体特质向外重建与用户的连接,更要向内挖掘和再造传统项目优势.深度报道是电视媒体重构优势的利器,既往媒体人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外部需求,也是媒体自身生存的需要.本文列举分析了深度报道有价值的传统标准和原则,并荐举出适应融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做法.媒体转型是机遇,新旧观念的对撞是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纸媒等传统媒体的失语越来越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在娱乐新闻报道方面,新媒体以压倒性优势抢夺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引导着舆情走势。本文基于乔任梁去世事件,通过纸媒对娱乐事件新闻报道进行的内容分析及网络舆情分析,探寻纸媒这一传统媒体是如何一步步丢失娱乐事件报道的舆论阵地和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传播主动权、舆论场及舆论推手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媒体融合视域下,探讨媒体人才流动模式,分析媒体人离职动因,有利于我们认清传统媒体的生存现状,有效应对新媒体的冲击,留住优秀人才,保持媒体竞争的核心优势,进而进一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巩固主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8.
媒体融合是新时代传媒行业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互联网正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传统媒体缓进则退、不进则亡。为了顺应新媒体市场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不断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速与新媒体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争夺新媒体渠道的话语权,给受众提供更为权威准确的新闻产品,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但是就当下地方主流媒体的现状而言,其在社会舆论中的优势地位正被逐步弱化,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遭受着诸多冲击和挑战。我国地方主流媒体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突破固有思维局限,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推动我国媒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相互交融,给纸质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介融合视阈下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是纸媒编辑在新媒介融合视阈下的新媒体思维的表现。本文主要对纸媒编辑在新媒介融合视阈下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兴媒体的严峻挑战,传统广电媒体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还是顺应趋势、转型升级?结合在安庆广播电视台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善于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尽快掌握新的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才能顺利完成传统媒体正经历着的这场变革。只有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融合新兴媒体的特色,积极柘展新媒体业务,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度推进,每年两会报道已经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力的态势,亮点纷呈。本文从核心思想宣传、议程设置、深度融合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人民日报2019年两会宣传报道的经验。认为:主题宣传应坚持守正创新,注重新闻规律,大力创新报道方式,加强议程设置,有效提升新闻价值;积极推进深度融合,有效拉近两会报道与广大受众的距离,扩大舆论影响覆盖面,全面提升新闻舆论"四力",发挥主流媒体在引领构建新时代主题宣传全媒体传播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迅速发展,其对舆论的影响也在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机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传统媒体环境下的中心决定论转变为新媒体时代的无中心循环论.传统媒体的舆论由上层定调,通过庞大的宣传系统形成舆论,是典型的“中心决定论”模式.新媒体的传播无序、多向,媒体内容也较为多元化,舆论的形成是“无中心循环论”模式.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形成机制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新媒体已成为现代媒介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受到了严重打击,但它必须主动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以谋求更长久的发展。融媒体时代,我国舆论场也由传统媒体主导的社会场逐步转为新媒体舆论场,舆论场的生成和存在方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立足融媒体时代舆论场特点,对融媒体时代评论工作的创新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为推动媒体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研究。深度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一种重要的报道形式,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信息数量不断增加,新闻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深度报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如何确立其舆论主阵地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策划大型媒体行动是一条有效途径.而与新媒体的融合呈现,更能够实现新闻事件的二次、三次传播,体现媒体价值,弘扬社会正气,扩大传统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3年孙志刚事件和2016年深圳女孩事件为例,分析了媒体监督的进步:民众发声平台多元化,新媒体时效性增强,舆论互动性的提升。并对监督的困境提出了应对之道:新媒体加强监管、提高公信力,传统媒体找准定位、做好深度报道,二者相互合作,形成舆论监督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在当前新媒体飞速发展视阈下,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着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平台之间的互动融合,则是当前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其取得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1]与传统媒体相比,尽管新媒体发展起步较晚,但其信息传播速度得以极大提升,在传播范围上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并且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故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促使传统媒体与之融合,无疑能够在吸收新媒体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出新闻资讯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则有助于为广大媒体受众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多样化新闻媒体服务。  相似文献   

18.
高顺青  李轩 《视听界》2011,(6):30-33
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来势汹汹,无情地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使媒体格局发生了巨变,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电视前景如何?在舆论传播多渠道、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电视如何加强传播的影响力和舆论的引导权?  相似文献   

19.
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快速发展时走出一片新天地?我们运用新媒体理念,对“传统”不离不弃,对“数字”心驰神往,让新技术为传统媒体插上腾飞的翅膀。与此同时,进行深度开发,提高信息复用指数,做到新闻产品一次生成多重发布,使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不断增强媒体的活力,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自媒体的兴起,让网络成了舆论的主战场,网络舆论以病毒式的传播模式,让任何一个信息都可能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相关社会问题、政府工作、党的政策等信息,传统媒体在这样一个新闻舆论时代,必须转变传统、落后、自上而下以及一些忽视受众诉求、不切合实际的报道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引领舆论方向,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本文从新闻宣传与新闻舆论的定义出发,分析了新时期新闻舆论的影响因素,论述了传统媒体在新闻舆论时代的理论转变,以期为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