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长平  文倩 《考试周刊》2012,(31):25-26
本文从跨文化翻译角度探讨了译者该如何应对译出语与译入语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如何找到一种既能有效表达原文意思又能易于译入语读者理解的方法,应该采用何种策略更好地翻译文本中的文化元素。本文从文本内容、目的、译文潜在读者、社会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过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异化和归化策略的选择,最后提出,归化和异化策略只是译者用来应对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的工具,问题的本质是面对各种因素,如何恰当地运用这两种工具而不是争论哪种工具更为优秀。  相似文献   

2.
归化与异化是跨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采用归化译作应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异化也可通过直译和音译实现译文的通顺易懂。译者在外宣翻译中扬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保证外宣材料的翻译质量,有利于在对外宣传中提升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3.
纽马克有关文本功能与翻译方法的理论为归化和异化策略在不同类型文本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指导.英语新闻属于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其译文又拥有人数众多的潜在受众,因此译文既要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又要在语言形式上通俗易懂.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理语言差异时通常采用归化策略,使译文语言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在文化差异的处理上,译者也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归化异化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魏天婵  张昆鹏 《海外英语》2011,(14):189-190
异化和归化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两种翻译策略,无论译者选用那种策略,都应该考虑翻译的语境和文本的特点。旅游文本中邯郸成语英译策略的选择不仅应考虑译文的流畅,也要考虑文化传播的效果。邯郸成语历史感强烈、喻意鲜明深刻,译者应结合邯郸成语的特点,灵活运用归化或异化翻译策略,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唐燕 《文教资料》2014,(25):26-2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外宣翻译研究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当前中国外宣翻译有时处于“传而不通,通而不达”的困境,华夏文化因之未能得到有效传播。为了更好地传播华夏文化,译者在外宣翻译过程中,要根据文本内容、受众对象等,合理选择异化和归化策略,使外宣翻译实现“通”、“传”、“达”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跨语言文化的交际活动,与归化、异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果实,文化是语言的根系。译者须穿越语言表层现象透析深层文化内涵,使原作文化底蕴在译文中得到最大等值再现。中英文化在文化意象、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有诸多碰撞,译者须深谙两种语言文化差异,采用归化策略变通原文缓解冲突,尽可能满足目标读者心理期待视野,实现文本功能动态对等;信息时代要求不同文化趋于融合,异化策略可以加速中西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7.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揭示强势文化在翻译外国文学时所采取的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文化交流上的平等。文章剖析了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并与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异化/归化策略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在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传播过程的初期,归化翻译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归化/异化手段较韦努蒂倡导的异化策略更具操作性。译者还是应在忠实于原文和不妨碍译文读者理解的前提下使归化异化互为补充,并防止过度归化或异化。  相似文献   

8.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揭示强势文化在翻译外国文学时所采取的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文化交流上的平等.文章剖析了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并与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异化/归化策略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在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传播过程的初期,归化翻译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归化/异化手段较韦努蒂倡导的异化策略更具操作性.译者还是应在忠实于原文和不妨碍译文读者理解的前提下使归化异化互为补充.并防止过度归化或异化.  相似文献   

9.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具有一定的交际目的。要想帮助语言不同的双方进行沟通以实现交际的目的,在翻译特别是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其中的文化因素,运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使译文尽可能再现原文的信息,消除文化差异给读者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翻译是一个交际过程,关键之处在于译者要实现译文读者对译文中所有的语言信息和他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语境信息达到最佳关联,以使译文读者能最好地理解原文作者所传达的意义。在语言的具体翻译上,根据不同的情况主要有两种策略:归化和异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绍兴黄酒文化的翻译为例,探讨非遗英译的归化异化策略选择问题。在非遗英译过程中,译者要基于更好地传承与传播非遗文化的原则,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对于有一定海外影响力的黄酒术语,译者要依据国标,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对于海外知名度比较低的黄酒品类和酒俗文化的翻译,译者可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策略;对于英语世界比较陌生的黄酒典故和酿制工艺流程的翻译,译者可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莹莹 《海外英语》2014,(10):164-165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目标语读者准确无误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从而使源语国文化等被其他各国所了解。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设法化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给外宣翻译带来的负面影响,以目的语为目标和归宿,使目标语读者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不受障碍。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源语和译语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的转换过程.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的日益频繁,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就必须通过异化方法,尽量保留原作的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源语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在译语中建构源语的民族文化身份.同时,考虑到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接受能力和译文的可读性,译者只能通过归化翻译对源语文化加以补充说明,使译文符合译语语言文化规范,以便达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翻译中的文化异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语言上的归化则是对译文语言表达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的文化化,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容,使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更多地具有了文化功能.因此,在翻译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时,必须翻译出其中的文化特色,展示异域文化的多样性.要实现此目的,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异化,而不是归化,就成为首选的翻译策略,因为异化的翻译策略能使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在译文中呈现出来,而归化的翻译则会抹杀源语文本中的文化.但异化的翻译毕竟是"陌生化"的翻译,目的语读者对这种"陌生"的文化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理解,所以在必要情况下,对"陌生化"的翻译要进行必要的阐释,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特色旅游景点文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杨小英 《英语广场》2024,(10):44-47
本文探讨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式,分析了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介绍了三种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包括结合文学体裁处理、归化与异化相结合处理以及利用动态表达方式处理。这些策略的应用有助于保留原作的文化内涵,同时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读者的阅读需求。译者通过采用适当的策略,可有效地解决文化差异问题,提高译作的质量和可读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常州,让常州更快地走向世界,必须大力加强常州的外宣工作。常州外宣翻译不仅要宣传常州目前的经济形势、投资环境和对外政策,而且要加大常州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可以运用归化、异化、异化加注释等多种翻译方法,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常州,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17,(2):77-79
归化与异化是文化翻译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翻译策略。从旅游文化外宣资料中的汉英翻译来探讨归化、异化策略的优劣点,并从优化归化、异化策略来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既保障旅游外宣翻译中的文化传递功能,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8.
现代翻译学一般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式。归化翻译比较重视阅读人群的文化理解,能够让读者更快地了解翻译内容。异化翻译则是考虑作者的文化背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文化差异。翻译人员应当根据文本、阅读目的和读者接受度等因素合理选择翻译方式。在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旅游文化的过程中,采用异化翻译方式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旅游文化的原汁原味。  相似文献   

19.
应该采用异化法抑或归化法,是译者在翻译时常见的问题。该文通过探讨小说片段与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提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尽量使用异化法保留源语语言文化,加以归化法辅助调整译文,使受众更好理解源语作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应该采用异化法抑或归化法,是译者在翻译时常见的问题。该文通过探讨小说片段与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提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尽量使用异化法保留源语语言文化,加以归化法辅助调整译文,使受众更好理解源语作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