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艳 《图书馆》2023,(8):70-76
文章选取佛山“邻里图书馆”阅读推广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引入文化治理理念进行运作的模式和成效,旨在确立一个可推广至全国公共文化领域的文化治理实践模型。文章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综合档案研究、问卷调查、现场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研究,并对邻里图书馆馆长、邻里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开展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项目中体现的文化治理因素,被调查的群体均表示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其能力得到了提升。由此可知,在公共文化领域引入文化治理理念,不仅能实现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还可以满足个性化、便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佛山市邻里图书馆项目以家庭为单位,以公共藏书资源为支撑,以邻里关系为纽带输送阅读服务,是“图书馆+社会力量”阅读推广的新模式。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对邻里图书馆项目的缘起、发展历程、实施路径进行探讨,总结项目运作的特点和成效。  相似文献   

3.
郭坚 《图书馆》2021,(4):1-6
图书馆建设是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存在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内部的群体专业意识淡薄、对社会需求调研及规划建构不足、专业化社会服务基础力量薄弱、读者参与相对被动等因素导致图书馆事业“内卷化”现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从空间的角度理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重新构建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制度空间、价值空间,以空间转向为立足点,强化图书馆与多种社会力量的合作、力行图书馆服务体系激励制度、校准价值理念的文化内涵,形成图书馆全社会场域的文化服务氛围,助力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鼓励通过创新拓展形式和内容来建立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的政策背景下,以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为例,基于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内涵与空间维度来分析图书馆纪录片服务模式构建路径,并从“虚实”结合、专业培训、跨界合作、人文关怀等方面,不断提升图书馆纪录片的社会效益,培育新型空间内容与服务形式,促进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2020年7月佛山市邻里图书馆项目荣获国际图联(IFLA)营销奖,其相对完备的运行、管理及服务机制、快速布局的服务网络和较好的服务效益,为国内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实践案例。文章简述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分析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体系建设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邻里图书馆项目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创新要素与现实意义,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如空间的虚实共存、业务的人机互动、资源的纸电一体等,这些剧变也使得现有制度法规难以对其有效覆盖。因此,智慧图书馆的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必然要求制度变革的支持:一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与智慧图书馆相关的技术需要从制度法规上加以约束;二是图书馆、用户及服务商之间需要重塑权利、义务等根本性关系;三是图书馆需要重构立足空间、业务、资源的运营模式,形成新的因果关系和社会地位。智慧图书馆制度变革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一种与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相适应的迭代过程。在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智慧服务嵌入风险防控、数据保障、网络安全等制度机制,能够推进智慧图书馆行业规范、行业秩序的转型升级,实现完善我国公共文化制度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目标。参考文献47。  相似文献   

8.
当前,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制度供应不足、制度的专业性缺失、制度的发展性及竞争力缺乏问题。图书馆应致力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设计的专业性;引入竞争机制,区分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加强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建设,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赋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构建新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与空间服务场景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演绎归纳、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理论赋能、实践赋能和标准赋能3个维度分析图书馆赋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研究框架,提出未来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实施路径。理论赋能包括以第三空间理论主导总分馆建设模式、以空间生产理论指导社会化运营模式、以空间正义理论引导城乡文化融合模式;实践样态则趋于数字变革驱动公共文化云空间场景延伸、智慧转型拓展公共图书馆空间变革运维、“图书馆之城”助力城市文化空间服务转向;而标准赋能涵盖了图书馆建筑、图书馆服务、图书馆评估等相关标准规范。图书馆未来需要从完善相关标准、强化技术开发、契合事业产业实际、构建供给体系4个方面完善发展路径,服务于中国特色自主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图3。表4。参考文献53。  相似文献   

11.
从图书馆建设新型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的角度出发,从构建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创新文化信息服务方式、简化信息资源获取途径、拓展信息服务内涵等方面,对面向农村开展文化信息服务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述佛山市图书馆家藏图书共享服务“易本书”项目的创意和功能;分析易本书项目对解决公共文化资源有限性与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服务供需对接不充分,以及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及使用率有待提高、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能力发展不平衡等普遍问题的现实意义。易本书项目的创新实践走出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新路,为基层公共文化共建共治开出了一剂良方,在建设面向大众的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搭建技术赋能的智慧图书馆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了新探索,让佛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更具效能,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佛山经验”。  相似文献   

13.
论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的开发与延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为宗旨,以延伸图书馆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指导思想,从图书馆公共服务范畴吸纳“社会工作”职能和手段的重要意义,图书馆加强“文化形象”建设是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创办“文化活动”是开发公共信息空间新功能的重要举措,图书馆“文化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是增长社会效益的重要领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创新文化服务功能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全国各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建设。省级图书馆基础设施相对完备,资金投入较为雄厚,具备良好的管理经验和专业化的管理人员队伍,不仅承担着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也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国智能化图书馆建设的大背景下,省级图书馆应当在知识资源建设、线下智能服务空间与设施设备建设、业务流程与业务项目的智能化建设、图书馆智慧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书屋工程自实施以来就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各自为政、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不足且使用效率低下、文献采访未能与当地需求有机结合、管理人员待遇低、流动性大、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图书馆从2016年起通过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重建,形成了以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为目标、以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导向、以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为手段、以“九个统一”为基本内容的发展模式,成功破解了农家书屋存在的发展困局,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示范引领性的创新成果。表1。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空间服务探索和实践随着空间改造应运而生。目前,空间服务已成为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国外15个国家50所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空间服务调查,归纳六大类空间功能和服务内容,包括公共学习空间、创意学习空间、研究支持空间、文化活动空间、休闲空间和个性化服务空间,并从空间布局、设施设备、服务内容、管理保障4个方面结合案例展开详细阐释。研究发现:50所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空间服务整体呈现空间布局多样、设施设备专业、空间服务精准、管理保障完善的特点,空间服务以满足各类大学用户需求为目标,体现出独有的服务价值。最后,文章从深化服务、技术引领、拓展外延3个视角5个方面为国内大学图书馆空间服务创新提出启示和建议,积极推动空间服务实践的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17.
近日,国家图书馆和北京歌华有线合作推出的数字电视服务——“国图空间”,经过全新改版后与广大观众正式见面。北京地区家中配有歌华高清交互机顶盒的用户,只需进入主页“公共文化”频道选择“国图空间”,就可以享受到全新面貌的国图数字电视服务。新版“国图空间”更加注重从视听方面优化用户体验,打造图书馆特色文化品牌,力求实现“家庭图书馆”的文化共享理念。  相似文献   

18.
探讨文旅融合视域下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特点,构建“十四五”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新场域,能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文章依据场域理论深度解读《“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中国图书馆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建议构建“十四五”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新场域,包括健全基础设施网络、落实多层制度保障、践行均衡强基层理念、坚持技术创新驱动、推进多元化服务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服务网络模式的构建对扩大图书馆服务覆盖面、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在分析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模式基础上,以郑州市图书馆特色服务模式为例,结合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指出服务体系更新,构建"全民图书馆"图书馆服务网络,以人为本,做好阵地服务,走出馆门,创建分馆,扩大服务范围,构建图书馆服务网络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事业成绩斐然,突出表现在:①构建了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公共图书馆法治建设、标准化建设、总分馆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②扎实推动和服务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特殊群体阅读权益得到明显保障,“图书馆+”和“互联网+”服务创新成为新常态,高品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城市阅读新场景,“图书馆之城”建设加快形成全球阅读典范城市;③数智赋能开创文化惠民工程新局面,公共数字文化融合发展工程深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④古籍保护工作硕果累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效显著。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事业十年发展中显现出四个主要特征: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促进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增强公共图书馆发展持续动力;③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双轮驱动,打造创新发展“中国样板”;④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并示范引领国际发展,开启“中国经验”的世界化时期。面向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及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目标,我国公共图书馆应通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城市图书馆建设,扎实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城乡一体建设,统筹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以开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新图景。参考文献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