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学生习作常出现的动作描写笼统、人物形象难以“立”起来等问题,教师可以借用电影拍摄“慢镜头”的手法,将“慢镜头”的拍摄手法迁移到写作中,通过“慢中分解,化大为小写具体;慢描细绘,添修饰词写生动;拉大间隙,增加联想呈文采”,让学生掌握逐级而上的写作技法,清晰地还原场景,细致地描写动作,生动地刻画形象,进而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2.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形象生动呢?这是爱好写作的青少年朋友常提出的问题。答案自然很多,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必须描述得“具体”些,以具体的人物情态、事件场景来克服概括性文字的空泛苍白。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要求,书面表达要“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2014年江苏《考试说明》中写作“发展等级”之二“丰富”也要求“记叙性文章形象丰满生动,叙事具体完整”。这些要求其实都指向记叙文写作的核心——如何讲故事。  相似文献   

4.
一篇作文是否精彩,写好主体部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主体部分的写作具体、生动是最基本的条件,怎样写得具体、生动呢?我们先看学生的习作《童年趣事》中“捅燕窝”的一段描写:  相似文献   

5.
写作讲究“形神兼备、生动形象”。写人纪事,描摹情态,应该有具体细致的描写,唯此方可使笔下的人和事活起来。这需要对生活进行仔细观察,积累素材,同时还要学会采用必要的手段,以使文章具体生动,细致传神。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无欲不动笔,无情难为文。”文章贵在有真情实感.记叙文尤其如此。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就离不开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因此,进行恰当的细节描写是中学生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可是,从大量的学生习作来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维妙维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真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写作是一个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表达出来的过程。写作也同样是一个表现美的过程。1.表现美的形式。美的形式是指一篇文章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再到文面整洁的美。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文章水平的高低。如“湖水很绿”和“湖水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两句同是写湖水绿的话,很明显后一句要比前一句写得生动、具体、形象。因此,写作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其他写作手法将句子写生动、具体,给人以美感。当然,光有美的句子而没有结构严…  相似文献   

9.
将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与2001年高考《考试说明》两文的“写作项”加以对照,就会发现“发展等级”的要求有一个显著变化:由“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新”变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显然,由“深刻透彻”变为“深刻”,对立意不再苛求“透彻”,突出“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即可,这更接近广大考生的写作实际。由“生动形象”变为“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真正拓宽了考生写作的空间,使“文体自选”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改变了写好议论文也难拿高分的局面。从阅卷实际情况来看,多数考生忽…  相似文献   

10.
“养其根而俟其实”语出韩愈。这里的“根”比喻的是思想修养,“实”比喻的是文章写作。“养其根而俟其实”一语生动而深刻的阐明了思想修养与文章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切从事写作的人首先应该明了并须铭记于心的正确的为文之道。  相似文献   

11.
“具体”,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达到形象生动不可或缺的前提。具体,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艺术可言。没有具体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就难以达到栩栩如生的境地。但是,有了具体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不一定就能使文章  相似文献   

12.
“造句是写作的基础,选材独特,文理清晰,用词准确,立意新颖的造句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每个句子都写好,写作才能写好。”小学各年级都应十分重视这项练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把造句训练只局限于正确,不求生动具体。“老师工作很辛苦”,“警察叔叔工作很辛苦”,“妈妈关心我”,“爸爸关心我”……诸如此类的造句,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句式过于单一,思维狭窄呆板,人云亦云,是小学生造句的通病。  相似文献   

13.
晋祠的古典建筑有“三绝”,自然风景有“三美”,我认为《晋祠》的写作语言也有“三美”。一、形象美苏联文豪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贫乏、空洞、抽象的语言会使描绘的事物暗然失色;丰富、生动、具体的表达却能让写作的对象锦上添花。梁衡同志在《晋祠》的行文上,正是  相似文献   

14.
<正>写作指引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抓住细节”。何为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某些具有典型特征的细小环节,进行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绘,以达到“见精神”的描写方法。这种描写方法虽然份量轻,但却如作家李准所说,“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往往能够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写作导航为了避免文章写得空洞干巴、缺乏感染力,我们要学会捕捉生活细节并加以描绘,从而塑造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马娟 《吉林教育》2006,(5):36-36
“具体、生动、形象”是广大师生们品评文章语言表达的优劣、得失时常用的一句话。可见他是人们对于文章的最基本、最通常的要求。但仅仅做到这几点文章就能悦人耳目、动人心魄了吗?笔者认为不然。“具体、生动、形象”只是对于写作的一个技法而言的,要使文章真正做到情趣盎然,引人入胜,使人与之共鸣,让人明信其理, 还应在语言方面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优良、健康的丈风应该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简炼”这四个主要要求,我们在写作实践中,必须有意识地以严格的标准、严肃的态度来对待,逐步达到这四个要求。  相似文献   

18.
怎样指导学生获得写作素材彭阳县向阳镇一小徐明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心中若无“米”,自然写不出好的文章来。如何指导学生获得生动的写作素材呢?除了课外积累素材外,还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获取写作素材。一、创设直观情境,获取素材创设直观情境,就是根...  相似文献   

19.
如何改革当前应用写作教学,使应用写作教学实些、活些、生动些。笔者认为,需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教学用例求新求活,引发学生兴趣;二、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使教法“活”起来,强化写作训练实践效果;三、引进“活水”,把与应用写作相关的新学科知识引入课堂,拓展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20.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形象生动呢?这是爱好写作的少年朋友们常提出的问题。答案自然包括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必须描述得“具体”些。以具体的人物情态、事件场景来克服概括性文字的空泛苍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