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要求加强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建设。我国在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建设方面既无可以因循的现成经验,又面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制度多样、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育体制和利益诉求差异大等诸多困难和挑战。我国应该加强“一带一路”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建立和完善“一带一路”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的框架体系,循序有效推进“一带一路”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机制搭建新的双边、多边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并在国家框架基础上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打造“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区。  相似文献   

2.
王辉耀 《留学生》2012,(6):54-55
中国正逐渐从全球人才战略的“输”家转为人才“迎”家。本书作者以硅谷、中关村、新竹、班加罗尔等创新区域的跨区域创业事实为例,阐述了由“输迎”人脉带动的全球技术、资本和产业链接,这些方面的链接将硅谷等发达区域的留学生、技术移民、刨业者转变为促进本地区发展的跨区域创业者、产业组织者和投资人,继而推动本地区对学习国外创新环境的再造,从而实现本地区的崛起。  相似文献   

3.
针对呼伦贝尔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的单一性 ,提出开发“海——阿旅游线”,实现跨盟市的区域旅游一体化 ,从而进一步提出发展“海 ,——阿旅游经济轴”,实现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是一种新的学生流动类型。研究发现,“农村高中学生流动”、“高中择校”、“高考移民”在行为主体、行为目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可依照流动时间、流动区域、流动需求进行三个维度的类型划分。影响农村高中学生跨区域流动的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推一拉因素、学生个人一家庭因素。农村高中学生流动的未来趋势是:学生流动的规模趋于扩大化;学生流动的机会趋于开放化;高年级学生“回流”现象减少。  相似文献   

5.
刘高峰  胡锋 《新高考》2008,(1):51-54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且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的供给相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都非常重视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早在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南水北调”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与区域协作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区域协作研究、东西部地区校际互动发展研究”是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通过网络建立跨区域教育协作共同体,本文通过香港与南海之间的网络协作学习,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协作学习能力,促进学校的多元发展,促进不同区域的教师进行合作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时期,区际产业联动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主体的主导程度,区际产业联动可分为产业转移模式、区域共建产业园模式、总部一生产基地模式和供应商伙伴模式.为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应加强对区际产业联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作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通过“整合核心力量,成立区域融合教育行政联盟”“加强制度管理,构建考核激励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建设线上服务平台”“打造专业团队,组建跨学科跨领域队伍”等,多措并举,奋力推进区域融合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徐振伟 《江苏教育》2022,(54):48-49
<正>作为核心成员加入张召永教育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后,我领衔的淮安市清江浦区思政中心组(以下简称“中心组”)经常参加工作室开展的各种研修活动。通过跨区域协同联动、合作共享,工作室不断发挥区域辐射力、影响力,为中心组的发展助力、赋能,也促进了我个人专业的飞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晏妮 《四川教育》2023,(11):16-17
<正>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从最初的城乡学校结对到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结盟,再到区县教育联盟和学校深度结对,同时委托优质学校跨区域领办和托管农村学校,区域教育联盟的使命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赓续,不断扩大范围并向纵深发展。2019年,成都市教育联盟建设转型升级,构建了“中心城区+郊区新城+东部新城(或简阳片区)”全域发展、整体联动的新型区域教育联盟,所有县(市、区)全部参与。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教育帮扶平台是指为了打破地理和物理的限制,降低人力、财力、时间等帮扶成本,促进人与人、人与资源之间的精准对接,更大范围内实现和优化教育资源的供给配置,为精准识别帮扶需求、精准选择帮扶资源、精准评价帮扶成效等帮扶工作提供跨越时空、资源高效整合的信息化平台。通过“互联网+”教育帮扶平台的创新应用,推动形成跨区域、跨组织、跨学科的“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精准识别、精准诊断、精准施策和精准评价的“互联网+”教育精准帮扶机制,从而形成教育帮扶“自上而下”行政推动和“自下而上”自发创造的合力和可持续、深化发展的教育精准帮扶生态。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的精神,我们认为,浙赣闽皖九方经济区处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中部地区的联结部,对于实现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强调教师的集体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强调教师在互相学习、彼此支持的过程中共同分享经验。“跨校之间的联动式教研”“跨区域的交流式教研”“跨学科的综合式教研”等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呈动态趋势,教师在教研中领悟了教学真谛,提高了教学能力,改进了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充分落实新发展理念,本文提出了利用当代网络流行的短视频,在VisualBasic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跨班级、跨学校、跨区域的开放式共享学习,实现教学主体从教师向学生转变,实现教育资源立体化,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施结果表明:短视频的应用是先进的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反思传统培训方式和教研方式的基础上,以宁波市特级教师跨区域带徒活动为载体,采用研究性变革实践的方式,对教师发展“实践性智慧”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初步的理论求证和实践验证表明,探索中形成的“五阶段”研教理论对教师发展“实践性智慧”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县中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过度流失问题,全面提高县中教育质量,教育部等九部门不久前联合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计划明确,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严峻的“县中塌陷”现象终于迎来体系化治理。  相似文献   

17.
苏仙区创建了一批“名师网络工作室”,为广大教师搭建一个名师引领的网络研修平台,突破了教师研训工作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性。搭建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发展平台,有助于凝聚形成以网络工作室为核心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推动跨校、跨区域的教师学习培训和专业研修,实现全区教师抱团成长,进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语文跨学科主题活动,能让生活成为学习源泉,让学习更好服务生活,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实现“五育”融合发展。在“创享语文”教学中,可依托“班级文化建设”“学校集体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地方特色活动”,设计开展“创享语文”系列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五育”融合发展。在设计跨学科主题活动、促进学生“五育”融合发展过程中,应做到“跨”有限度、“跨”有梯度、“跨”有温度、“跨”有效度。  相似文献   

19.
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在“行业学院”建设理念指导下,以“大设计”教师队伍为建设目标,通过长期、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文化产业,实现跨专业、夸学科、跨校区、跨部门的协同育人教学管理模式,重组“大设计”下产业链服务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跨区域组织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的跨区域组织在合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该文着重对跨区域组织在合作过程中发生冲突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并提出国内跨区域组织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