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对此下过一个定义:“所谓新经济,应是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由新科技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樊纲也认为,新经济主要是指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因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教授认为,当前方兴未艾的新经济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而新经济说到底是一个科技进步的问题。中国发展新经济面临两项主要任务:一是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几位专家的看法基本上概括了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新经济现象起源于美国。以高科技产业…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文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在阐述什么是新经济文化的基础上,指出新经济文化的构建应以企业文化为基础。而新经济文化的创建模式是:企业家创企业→企业文化教化职工→职工之间相互影响→新经济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现象在美国率先出现,从此,人类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新经济”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或“信息经济”。它是以数码知识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为主导,以创新为核心,以全球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网络化为载体,以创造型人才为基石,由高科技产业所驱动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有专家预言:新经济将主导新世纪的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个例,分析经济相对弱势区域发展模式,提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从空间格局来看应该采用“大福建”网络式模式:科学判断区域主导产业,创造“极化效应;”正确处理区际关系,利用强势区域的“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新经济理论为背景,从高等教育的职能出发,探讨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的政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代高等教育的三种职能决定了高校在区域发展中将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推动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此,高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己任,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产学研结合为主线,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分类指导、建立完善工作和激励机制、推进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等措施,引导支持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国家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普九”工程的初步完成以及“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建立都为区域推进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基础。因此,区域推进是实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而区域推进必需依靠区域教育政策主体的主动性、政策体系的完善性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地区间发展不均衡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此背景下,区域间的产业整合成为促成区域整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本文中,笔者论述了多种实现区域间产业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如积极吸引外资、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等,但本文着重强调了智库产业在推动新经济下产业转型与结构优化的关键作用。以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以智库为载体,以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为源动力的智库产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并逐渐成为区域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智库产业区的建设不仅可以汇聚区域高端智力资源,增强区域竞争力,其承担的前瞻性政策储备与开创性体制创新的职能亦服务于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现代化建设。智库产业区的建设应当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之中。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系统有人也称之为区域创新体系或区域创新网络,这是由于翻译和理解的不同。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在1992年提出,是世界经济界和地理学界的一个新领域,它通过“后福特主义”、“产业群”、“区域的崛起”等经济的实践和经济理论展开得到发展,它以系统的、动态演化的观点将新区域科学中的制度、文化、组织等因素和新马克思主义和新熊彼特主义的创新研究在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背景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以产业升级、创新型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转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这一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要创新培养目标,确立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创新培养模式:树立“以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优化职业生存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平衡的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发展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双元互动的多路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实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业教育;创新培养制度,实行多元招生制度、“双导师”辅导制度、校企联合教学管理制度和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新书《区域大学的使命》,探索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高校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的特殊道路:区域高校是地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区域高校生存和发展之路。这些观点为我国区域高校的发展进行了准确的定位,解决了区域高校与区域社会的结合问题,确立了区域高校与区域社会互动、双赢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智慧结晶,它内涵着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和战略。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时期,“两个大局”的思想及实践为我们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3.
自2009年以来,中国经济从宏观层面做了大幅规划与调整,区域经济新版图勾勒成型,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区域政策体系框架也在逐步建立并日趋完善。国家的区域经济新版图为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内蒙古地区如何利用此契机规划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本文基于密度、距离和分割的3D视角对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和战略地位、市场前景、市场准入、技术特征、政策倾斜等方面进行描述与分析,找出其发展瓶颈,并从3D层面提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抓手和引擎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教育类型,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依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需要选择职业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温州经济与民办教育发展“互动模式”为案例,对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作了实证性分析,展示其生动而有深度的具象特征,为区域教育现代化尤其是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一种战略性视角。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地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探寻地方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可以推动地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地方高职教育在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协调的因素,只有通过围绕区域支柱产业进行优化专业结构,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开展应用、开发研究,不断拓展区域服务能力,才能实现地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凝聚着蔡和森、瞿秋白、高君宇、邓中夏、周恩来等人的杰出思想。在毛泽东思想宝库里最闪光辉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它同样包含着恽代英、周恩来等的思想智慧。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来源。陈云在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实践中,写了许多经济论著,为毛泽东经济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福建省84个县级行政单元经济发展和民营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借用GIS技术,探讨福建省民营经济空间格局和发展态势。研究表明:福建省民营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自相关特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突出地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一枝独秀,且明显表现为以闽江口和闽东南三角地带为中心的"双核"模式;从民营经济发展重心轨迹看,全省个体经济发展重心总体上向东南沿海转移,但私营企业发展却呈现出向西北转移的态势;从动力机制分析,因东部和东南部投资吸引力的下降,闽西和闽北在投资环境得到大力改善情况下形成了较高的投资环境评价;从民营经济发展响应分析,全省城市化水平、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以及经济重心和区域发展水平重心都呈现出西向、北向的转移趋势,反映经济梯度转移的规律,以及不同地区间投资环境和政策发展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与柳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专业建设等影响很大。高等职业教育既要服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又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20.
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经济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力的竞争。区域文化作为一种潜在价值判断标准系统和行为标准系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落后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区域文化极大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首先改造当地的区域文化。湖南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陆省份,要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扬弃传统的湖湘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