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1.学会两种或多种事物间进行组合与搭配的方法,知道搭配方法和"乘法"的关联,能利用搭配规律解决多样化的实际问题。2.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探究过程,体会用符号来表达搭配规律的简洁性,获得数学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0耀51页。【教学目标】1.学会对两种不同事物进行有序搭配的方法,掌握搭配规律,并能利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不完全归纳推理过程,体会用符号来表达搭配规律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发展思维能力,获得模型思想的启迪。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化数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悟研究的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在情境中生成"圆"1.谈话。师:大家玩过套圈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师:淘气来公园玩耍,也被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体会生活中处处充满规律。2.运用规律的特性,进行正确、合理的推理,体会运用规律的价值。3.初步渗透"符号化"意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规律图"感悟  相似文献   

5.
正【活动目标】1.能遵守游戏规则,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及快速反应能力,锻炼自控能力。2.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玩过传统的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材料准备:塑料地垫(100CM×100CM)若干、老狼头饰1个、录音机及热身运动音乐等。环境创设:布置游戏的起点线。【活动过程】1.师幼一起做游戏前的热身运动。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分别做头部运动、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引入生活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大礼包,想看看吗?生:想!师:课件【飞出带着气球的礼盒,小天使说:"欢迎来到趣味课堂!"】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一个跟气球有关的游戏。【板书:气球】怎么玩呢?【板书:穿】示意学生齐读。生:穿气球。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上海教育出版社实用语文第三册第7课《萝卜青菜》。【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看图片使学生认识生活中每天会吃的萝卜、青菜、白菜。2.情感目标:引导他们要多吃蔬菜,做个不挑食、不偏食的好孩子。3.能力目标:能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认知、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锻炼学生精细动作。【教学过程】一、游戏铺垫,组织教学1.木头人游戏:一二三,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看看谁是木  相似文献   

8.
正【活动目标】1.懂得眼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知道保护眼睛的主要方法。3.会做眼保健操。【活动准备】材料准备:黑布条,未画上鼻子的人物肖像画若干,幼儿日常记录表格,眼保健操音乐,《每日保护眼睛监督表》(附后)。【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幼儿集体蒙眼,玩"画鼻子"游戏。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植树问题。【教学过程】一、认识生活中的间隔现象1.借助手,理解间隔的含义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引入间隔的含义。(间隔: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设计意图:通过捉迷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间隔的含义,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其中的简单规律。2.通过观察、科学猜想、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日常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教学过程】一、寻找排列的规律1.认识"一一间隔排列"师:我这里有一些乒乓球。我准备把它们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9~20页。【教学过程】一、画图游戏,激活经验1.情景引入,回顾方法。下面是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的展开图。提出要求:以展开图上的10个交点为顶点,画出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回顾旧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2.学习关注回目这一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3.借助绘制海报,评说《西游记》这本书的精彩之处。【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看提示,猜名著”的游戏,请大家做好准备。(出示《火烧赤壁》中的图片)师:出自哪部名著?  相似文献   

13.
【教材简析】本次教学为苏教版小语教材第4册“练习5”的口语交际活动。教材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文字材料,提出交际内容及要求;其二,三幅插图:跳橡皮筋、跳绳及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场景。【教学理念】创设具体、生动的交际情境,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让学生在感兴趣、欢乐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会询问。【课前准备】1.制作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的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备游戏所用道具。【教学流程】一、课件播放,激发兴趣上课伊始,多媒…  相似文献   

14.
【习作内容】课堂上师生共同做“触球”游戏,学生根据游戏内容或课堂上的表现等自由作文。【教学理念】1.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情境,采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积累沉淀写作素材,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2.开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智力测验游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课前准备】1.教室里课桌围成一个大圆,学生四周围坐。2.篮球一个。【教学过程】一、由名字导入,拉近心理距离师:同学们,你们和在座的老师一大早就来到这里和我见面,我非常感谢大家!(真…  相似文献   

15.
【使用教材】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课本第二册P60 -65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 掌握从蒙古到元朝的历史线索。2 教会学生如何用历史的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 ,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情感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认同感教育。【重点】从蒙古政权到元朝大一统的过程。【难点】“征服者被被征服者所征服”这一历史结论。【教法】情景问题教学方法【学法】探究式学法【教具】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一、收集信息 ,作好铺垫  请学生谈谈对蒙古民族和元朝的印象 ,教师把学生找出信息的要点罗…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 )知道电磁波传播需要时间 ,并会计算 ;复习巩固同步卫星运动规律 .(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加深学生对“科学就在身边”的认识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研究习惯和合作意识 .(4 )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 ,忽略次要因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是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建立模型、选用规律、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 .(2 )难点是发现问题、从实际物理过程中抽象出物理模型 .【组织形式】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 ,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 ,辅以教师点拨、讲解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 .【教学用具】伊拉克战事报道录像、自制Media -player、Power Point、Flash等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1 创设问题情景 ,引入课题师 :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观察研究的问题 .请大家看一段非常熟悉的电视录像 .播放实况录像 1 :《伊拉克战事报道》片断师 :爱因斯坦说 ,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你们发现了什么物理问题 ?学生 :播音员与战地记者的对话不连续 ,出现了时间间隔 .  ...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91页。【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游戏活动,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3.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良好的协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教学重点】能探索并归纳出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全面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规律师:上课之前,老师想送给每位同学一个小礼物,你们想要吗?生:想!师:想要的同学赶紧上来领吧!(学生一拥而上)师:我这样发好吗?生:不好,太乱了。师:怎样发好呢?生:一组一组发或一排一排发。师:好主意!按顺序去发,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级下册第88页"认识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通过找一找、认一认、做一做、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并感受角的大小的关系。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比较角的大小。【教具学具】CAI课件、三角板、角(2个)、圆形纸、连接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情境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背景。实践证明,在教学时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以"搭配中的学问"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教学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搭配中的学问"教学片段:a.穿衣搭配问题(1)教师谈话并出示衣服教具:乐乐一家决定出游,出发前,大家都为乐乐穿哪套衣服在伤脑筋。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