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河南传统筝乐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了大调曲子的重要影响。在历史上,传统筝乐音乐以板头曲和唱腔曲牌两种形式随大调曲子从豫东向豫南地区传播,并在以曹东扶为代表的大调曲子艺人对其曲目的编订及其从事的社会活动的推动下成长为一种具有地方风格代表性的艺术表演形式。文章针对大调曲子与河南传统筝乐的密切关系,对河南传统筝乐音乐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大调曲子,是河南省四大曲艺之一,其以诗歌、历史故事为基础,礼法、仁义为宗旨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从南阳大调曲子的起源出发,探究其发展历程,解读大调曲子的形成,挖掘其日渐衰落的原因,并结合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促进大调曲子传承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的建构有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传统文化象征反映了性别文化作用于社会生活以及性别制度作用于时代文化的一些典型特征,它们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文献缺乏等诸多原因、大调曲子传入南阳的时间一直悬而未决,一时间众说纷呈,孰是孰非?文章从史料出发,从大调曲子的结构入手,从音乐史学的新成果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确定了大调曲子于明中叶至清初时期,靠中国官方的轮值轮训制和商路传入南阳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5.
李海萌 《文教资料》2011,(24):105-106
本文对三种研究大调曲子源流问题的代表性文献进行内容综述,并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由此,认识到当前大调曲子源流研究存在的方法上的不足之处。针对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构想:紧扣大调曲子的本质特征,从夹牌子套曲的形式来源和去拍音乐的来源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西方女性主义传入中国,女性学课程被陆续推上我国高校讲台。女性学课程自开设以来,课程名称和内涵由以女性研究为主渐变成女性研究、性别研究并存,反映了女性学研究立场和视角正在发生变化。高校最初开设的女性学课程基本上属于各学科中的女性分支学科,这个阶段开课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向传统学科中的性别歧视宣战,以改变男女学生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定型。90年代后期,学术界中使用“社会性别”来替代“女性”成为一种潮流,一些十分明确的女性学课程被冠以社会性别、性别诸类标签。“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对社…  相似文献   

7.
莫扎特的《A大调协奏曲》是莫扎特管乐协奏曲中的顶峰之作,这首曲子能让人体会到这位艺术大师的创作特点。我之所以选择这首曲子就是因为它给我的印象最深,我在学习单簧管时就接触到莫扎特的曲子,在教育教学中更加看到有很多学生在演奏时的不足,这首曲子综合了多种曲式的结构特点,表达了多种艺术家的感情。文章主要讲述《A大调协奏曲》的三个乐章的分析,以及学生在练习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离婚制度的发展看女性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婚制度作为人类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我国先后经历了古代男性的专权离婚、近代的限制离婚和现代的自由离婚三个阶段,各个时期的离婚制度是当时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与文化制度的产物.从不同时代离婚制度的历史发展中,可以发现女性平等的离婚权利的获得经历了较为漫长和艰难的过程,这一过程映射出女性社会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以及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南大调曲子又称作"鼓子曲",主要流传于河南省南阳市和周边地区,其曲牌包括大牌子、小牌子、套曲和板头曲,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弦、檀板、古筝、琵琶、八角鼓等,唱腔质朴优美,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浅析非遗视角下河南大调曲子传承与发展策略,并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文学与中国百余年现代化历史相始终,也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相伴生。将社会性别研究整合进现代文学教学,并没有现成的途径和研究模式可依傍。从社会性别视角描述现代文学发展历程,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教学中要注意揭示文本以及文学现象中复杂的社会的、文化的、阶级的、民族的和社会性别的内涵。社会性别视角在现代文学教学中不应只是在分析个别文本或女性作家创作时偶尔的点缀、个别的运用,而应是整体的意识、全新的照亮。  相似文献   

11.
大调曲是一种较古老的说唱音乐,有雅、俗两个流派,雅派追求典雅庄重,而俗派则力求贴近百姓生活、平易近人。清代中后期,大调曲以雅派为主;清代末年,随着大调曲逐渐流入民间,俗派产生。新中国成立后至“革”前,是雅、俗两派大调曲协同发展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大调曲逐渐衰落。挽救衰落中的大调曲,走一条以发展俗派、改良俗派为主的道路是非常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石桥镇“田汉茶社”的前身是“文艺茶社”,因纪念1956年田汉亲临茶社视察而得名,是大调曲曲友们活动的固定场所。石桥镇“田汉茶社”的大调曲是清末时在京为官的石桥镇朱村人王庚轩告老返乡时带回的,王庚轩的徒弟郝吾斋是石桥镇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曲友。石桥镇“田汉茶社”大调曲的现状不景气,应加紧抢救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性别平等是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公平还是没有完全实现的。女性教育一直在发展,这也是我们国家教育不断取得进步的一种表现。希望通过对民国时期一小段时期的广州西关一带的女子教育的意义研究来重证女子接受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希望社会各界能脱离传统文化性别偏见和社会性别偏见,能客观平等看待女子接受教育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4.
《北洋画报》是民国北方摄影画报的代表,它在现代天津女性形象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北洋画报》,可以发现,天津女性在城市转型时期穿着打扮摩登,职业角色多元,恋爱婚姻自由。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立女子职业学校(原为中华女子学院的前身)是民国时期河北省女子职业教育的典型代表。该校的专业设置随社会环境变迁而发生变化,总体呈现传统性、定向性、现代性和在发展上趋向家事的特点。透视该校专业设置不断变化的过程,得到女子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需要与女性特点相结合,需要与实际需要相结合,需要突破传统观念,扩充专业类别等启示。  相似文献   

16.
女子教科书随着清末民初女子正规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其选材涵盖面广,包括“新女德的涵养”、“树立优秀女性典范”、“倡导读书学习”、“培养生活和谋生技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它受日本女子教育的影响颇深,具有鲜明的“贤母良妻”的时代内涵,与传统的“贤妻良母”相互区别,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对当代女子教育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南阳大调曲为首的豫西南民间曲艺,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民间曲艺文化的生存状况十分艰难,需要扶持保护,更需要唤起全体民众珍爱自己的传统艺术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8.
女子教育,尤其是女子高等教育,是文化变迁的寒暑表。清朝末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在争议中萌芽;教会女学首开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之风,更是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肇基者。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两性双轨制到混合双轨制的演变;"五四运动"前,中国政府一直无视女子高等教育;"五四运动"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才真正起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教会女子大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成为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社会以来,女性越来越多地投身于社会领域,参与到教育、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女性的社会角色也随之更加丰富。到了新中国时代,女性更是以半边天的形象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80年代之后,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女强人”“女博士”“女汉子”等与女性形象有关的热词先后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看似赞美的热词,其背后隐含的却是男性的讥讽.而女性对于这些热词的逐渐接受与重新解读,反映出女性的不断成长,这对于两性关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另外,当今社会男女两性之间仍存在隐性的不平等现象。需引起更多关注与反思,使两性关系更加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帆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57-58,67
近年来,关于翻译里的性别问题的讨论开始兴起,某一翻译结果体现出来的性别差异是视角、语调的不同还是性别歧视的变相体现?翻译的忠实原则是否可以因翻译中的性别问题而被重写?人们没有一个具体答案。以经典文学作品《简·爱》为例,具体探讨性别问题在翻译中的体现,由此证明男女译者在翻译中对待性别问题的态度是不同的,翻译结果也相去甚远,女性译者从女性主义出发,其译作更好地反映女性意识,翻译效果也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