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深秋·激情     
只要高考的指挥棒没有变,教材教辅图书就肯定是中国最大的图书市场.虽然很多人对做教辅的有些不屑,但教辅从业者成为图书出版业的支撑者,许多民营教辅大鳄的年销售码洋都是好几个亿.  相似文献   

2.
石伟 《出版参考》2007,(11S):I0002-I0003
只要高考的指挥棒没有变,教材教辅图书就肯定是中国最大的图书市场。虽然很多人对做教辅的有些不屑,认为很多教辅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但教辅从业者成为图书出版业的支撑者。九、十月份教辅大战的硝烟已经飘散。各家数数兜里的钞票,今年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当前,除一些可能要推迟到从明年用书开始按照四部委文件精神规范管理教辅的省份外,已经执行教辅新政的省份的评审及选用工作接近尾声.一个突出的问题更加尖锐地摆在教辅出版与发行机构面前,这就是——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教辅到底应该由谁来发行?@@先看政府明文规定.从去年开始的新一轮教辅规范行动中,一共出台了三个国家级重要文件,即2011年8月16日下发的《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的通知》(新出政发[2011]12号),2012年2月8日下发的《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二[2012]1号),2012年4月19日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发改价格[2012]975号).  相似文献   

4.
教辅图书使用对象是学生,教育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辅市场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何能够让优秀的教辅通过合适的方式到达学生,让劣质的教辅不再鱼目混珠,就需要总结教辅的市场特点,从而研究教辅的市场化推广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教辅推广的各种有效模式,希望能够促进优质教辅的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二三月份及九月份,是教辅销售的黄金月,特别是开学后的第一二周的周末,往往会创下全年单日销售之最,教辅读物销售的好坏,对书店的利润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辅图书无论在图书零售市场还是系统发行市场都是份额最大的一块蛋糕.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陆566家出版社就已有528家进入教辅出版领域,近两年来这一数字又有所攀升.教材教辅是相当一部分出版社和新华书店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因为如此,许多出版社对教辅图书的出版情有独钟,正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7.
曹筠 《编辑学刊》2004,(2):11-13
近几年来,教辅类期刊的发展十分迅猛.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期刊不到30种,占其中三分之一左右的就是面向中小学生的教学辅导类期刊.不是因为这类期刊质量有多高,内容有多精美,如果仔细查一下这类刊物的背景,就不难看出,这类期刊大都依托各级教育部门,依靠行政命令,在教育系统内发行.正是这种明显的行业优势,一方面使各种教辅类期刊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逐渐积淀了教辅类期刊的弊端.这主要体现在:刊物内容以教辅为主,办刊理念传统,栏目设置与内容编排重复雷同,刊物风格单调,总体质量不高;刊社管理体制仍具有计划经济的色彩,缺乏创新意识,经营理念落后,市场意识淡薄,不讲投入产出和成本核算,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等等.  相似文献   

8.
"怎样做教辅"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一是什么样的教辅是学生需要、喜欢的教辅;一是教辅的编写、出版应该注意些什么.前者为后者提供了依据和努力的方向.因此,我认为,抓住这两个问题,也就抓住了"怎样做教辅"这个问题的关键. 一、什么样的教辅是学生需要、喜欢的教辅 教辅的销售状况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哪些教辅是学生喜欢、市场需要的,总结这些教辅编发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我们号准学生和市场的需求脉搏,做好下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教辅类报刊的产生、发展是我国特有的出版现象,也是独有的教育现象.近几年,教辅类报刊行业存在的乱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教辅类报刊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根源等方面内容的梳理,就规范教辅类报刊出版秩序,引导教辅类报刊行业健康发展,最终走出行业困局,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除一些可能要推迟到从明年用书开始按照四部委文件精神规范管理教辅的省份外,已经执行教辅新政的省份的评审及选用工作接近尾声。一个突出的问题更加尖锐地摆在教辅出版与发行机构面前,这就是——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教辅到底应该由谁来发行?先看政府明文规定。从去年开始的新一轮教辅规范行动中,一共出台了三个国家级重要文件,即2011年8月16日下发的《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的通知》(新出政发〔2011〕12号),2012年2月8日下发的《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  相似文献   

11.
剖析当前教辅期刊面临的发行困境,指出发行渠道的单一和阻塞是制约教辅期刊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就教辅期刊如何整合有效的发行渠道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以来,国内关于教材教辅的纠纷案件数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教材教辅纠纷案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对教材教辅著作权利归属的纠纷,一类为教辅侵犯教材著作权利的纠纷.影响最大、诉讼范围最广的当属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对诸多教辅类出版社、学习机生产企业的批量诉讼案件.教辅类出版社惊呼:如果教材出版社联合起来对教辅出版机构宣战,这将是未来教辅市场最大的变局.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可以说是教辅新政年,也是全行业教辅转折之年.2月,教育部、总署、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确认了学校使用教辅"一科一辅"的基本原则,并从教辅评议、推荐、发行和编写等诸环节做了明文规定.4月,发改委、教育部和总署又发布了《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对于进入推荐目录的教辅材料规定了最高零售价格和最低发行折扣.  相似文献   

14.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11年8月16日一经颁布,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不论是出版教辅读物的出版社,还是主营教辅图书的民营书业都高度重视,一时间各种消息满天飞,各种围绕《通知》举办的研讨会相继举行,以《通知》为由的各种检查也陆续在各省  相似文献   

15.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有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肃宁民营书业曾经被行业称为"农民教辅",并成为以低价搅乱市场的代名词,一直名声不好.但不管是"农民教辅",还是"教师教辅",出身并不重要,就像同样是工人,干同样的活,就不必一定将农村户口的称呼为"农民工".不可否认的是,肃宁教辅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辅业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教辅市场风云变幻,围绕教辅自然话题多多.出版社视它为创利机器;家长、孩子们把它作为"又爱又恨"的学习拐棍;教师把它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弃之不行;政府三番五次采取措施治理教辅市场,压缩出版利润;新闻媒体跟踪采访,揭露教辅黑幕,一时间教辅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只就教辅概念、编写方向、使用的材料、基础知识训练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7.
周澎 《编辑之友》2023,(7):80-88
教辅出版关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需对其著作权侵权问题予以重视。文章通过对273份民事判决书的分析,得出教辅出版领域主要存在教辅与非教辅、教辅间侵权两种类型。该侵权的产生看似因未经授权使用导致,实际是由于教辅与教材存在必然联系或需其他作品所致。故可从根源入手,针对不同出版单位主体,通过著作权预登记制度辅助默示许可制度的构建,教育出版知识共享协议的完善,以及教辅出版过程中多元主体共治的参与,解决相应问题并推动教辅出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教辅图书销售的传统渠道模式面临巨大变化,以终端客户利益为导向的教辅直销模式的广泛普及,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教辅图书市场销售的整体格局,新的渠道融合正在形成.本文试图通过梳理2009年教辅图书市场渠道模式新变化,以期认清目前变动中的教辅书业形势,把握教辅书业特别是市场销售渠道模式的未来趋势与走向.  相似文献   

19.
《现代少年报》是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少儿报纸,创刊于1992年4月28日。近年来,随着学生应试教育压力的增强和报业市场化变革的加速,全国原有的几十家同类型的少儿报纸纷纷转向了教辅类,我们也就成为全国目前仅幸存下来的24家综合性少儿报纸之一了,成为湖北省唯一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少儿报纸。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中小学教育实行新课改以来,每个商家都在抓契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也就出现了市面上林林总总的教辅图书.教辅类图书因具有出版周期较短、用量较大、市场风险小、回款有保证、成本低等特点,成为一些出版社获取利润的主要产品,成为出版社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性出版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辅编辑为"抢饭碗、占市场",在短期内"剪刀+浆糊"策划、编辑、出版大批的教辅图书,直接导致了教辅图书粗制滥造、质量低下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