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相传孔子删诗,是从三千多首古诗中选取三百零五首编辑成册,此即汉以来所说之《诗经》。而这三千多首古诗,当是我国最早的“诗”了。那么弄清这些最早的“诗”的功能和性质,则《诗经》这部作品也就可以大致定性。关于“诗”的功能和性质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虞书》舜命夔“典乐教胄子”那段话。据此则知,“诗”是用于“言志”的,并要配合音乐来歌唱,讲求声韵和谐美听,“八音克谐,无相夺伦”。歌唱时还要“击石拊石”,打击乐器以协调统一节奏,进行纹身化妆的“百兽舞”表演。总之是诗、乐、舞三位一体,无疑这即是一种带有浓厚巫文化色彩的原始巫祭仪式,而非简单的音乐或诗歌教学活动。而“诗”在巫祭中的功用,即是表达祈祷祝愿之类群体欲望,所谓“诗言志”者本意在此。因此,《诗经》中诗应该就是用于巫祭的礼辞,其作者当然是那些主持巫祭仪式的巫师。为了作进一步侧证,文本还引用《诗大序》关于《风》《雅》诗区别所说一段十分费解的话详加读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颛顼以前曾经存在过一个个体巫术盛行的“家为巫史”阶段。到了颛顼,施巫权开始为部落上层分子所垄断,专业巫史集团的代表也成为权势很大的社会公职人员。商周时期,巫术文化为祭司文化和礼乐文化所排斥,但在民间仍有极大的影响和市场。周末礼崩乐坏,巫术的基本内核因阴阳五行学派的利用而重新抬头。最终又被出身于民间的西汉统治者带进了天子的殿堂。  相似文献   

3.
中国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周至战国时期产生的两部伟大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龙凤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诗经》的龙凤多单独描写,《楚辞》的龙凤则多在一诗中对举描写,体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诗经》、《楚辞》中的龙凤意象都具比兴与象征作用,而《楚辞》则更多了一分南巫文化的神秘色彩。《诗经》和《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龙凤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萨满跳神是滦河流域古老的宗教信仰,是引领北方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现象逻辑,开创了滦河原始体育文明,成为仪式体育的符号象征。通过历史发生学、哲学和宗教文化图式理论,对萨满与北方巫傩之间的统摄关系加以简化澄明,并对滦河流域仪式体育宗教祭祀文化哲理进行深层考辨。认为:萨满跳神是北方巫傩文化的分支,可追溯到红山文化时期;从体育“巫术说”角度提出滦河体育文明“萨满说”;巫傩与萨满跳神仪式体育的哲学意义在于用身体现实“在场”与“不在场”实践对原始体育宗教阴阳哲学观的深层逻辑支撑、克服与精神超越;巫傩面具与萨满跳神面具符号充斥着原始二元神论宗教思维,是假面阴阳哲学“能指”与“所指”的本义表达,在巫统与血统构成的关系谱系中确立“天、地、人”三界宇宙空间相通的哲学命题;巫傩向萨满跳神仪式体育推演的文化图式实践着自然宗教向神教、自发宗教向人为宗教、部落宗教向民族宗教变迁的文化程式。  相似文献   

5.
先秦的歌舞、巫覡和俳优,是我国古代戏剧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渊源。而巫覡、俳优可以看做是我国早期的戏剧演员。  相似文献   

6.
荆州  余静贵 《职大学报》2014,(2):54-58,107
巫文化是中国文化现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原始文化的主要构成。文化概念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就楚文化而言,楚艺术代表物质文化,巫文化是楚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楚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离不开楚巫文化的研究,其思想表现形态主要有降神和通天。楚国巫文化影响下的楚艺术同中原北方地区相比风格特征迥异,其造型夸张、构成抽象、色彩繁复,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奇幻之美。  相似文献   

7.
在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邓小平重视历史总结,表现出卓越的“史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他“史识”的集中表现。他阐明了撰写《决议》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明确了撰写《决议》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正确评价毛泽东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的方法论。他深谙党史,对党史上四次重要会议的比较,尤其反映了他在党史方面的真识灼见。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是新乐府诗人的代表,他的感伤类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代表了他的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从《长恨歌》的主题和《琵琶行》的艺术上来阐述白居易对人的生存境况、人的生命世界的关注以及对人存在的感知。如果说《长恨歌》是作者从主题上感叹人生的悲欢,那么《琵琶行》则从艺术上进入到了更深的人生情感体验之中。但二者皆是作者对历史人生盛衰无常的惶惑,对生命本体存在的矛盾和痛苦。  相似文献   

9.
一百多年来,巫傩面具文化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甘肃有着丰富的巫傩面具历史遗迹和活态存在,近年来研究者主要开展了甘肃巫傩面具种类重要艺术特色、类别划分、傩艺(包括巫傩面具)与民俗活动、敦煌古俗驱傩风俗和典型面具的造型溯源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简议"两种《水浒》,两个宋江汤国梁近些年来,在《水浒》研究中,关于"两种《水浒》,两个宋江"的评论分歧很大,争论不休。"两种《水浒》,两个宋江"之说,是中国《水浒》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大学教授张国光先生提出来的。他早在50年代初,就搜集有关金圣叹的论...  相似文献   

11.
张载是北宋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又是颇有影响的进步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著书和在横渠讲学中度过的。他的门生很多,并多是陕西关中人,形成与当时的濂学、洛学和闽学并称的“关学”学派。他的著作浩瀚,主要有《正蒙》、《东铭》、《西铭》、《易说》、《经学理窟》及《张子语录》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从三个方面论他的主要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戏剧家,吴宓的《陕西梦传奇》写求进步的少年不得志的困扰;由朗费罗长诗《伊芳吉琳》改编而成的《沧桑艳传奇》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这两部剧作都是有感而发的忧国忧民之作,而不是仅抒个人的儿女情长之曲。把外国古诗改编和创作成古代戏曲形式,既显示他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二重性,又显示他中西文学修养之深。  相似文献   

13.
潘军的先锋小说在文坛影响甚大,从《日晕》到《风》显示了他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变轨迹,标志着他的长篇先锋小说创作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曾凡乡 《阅读》2012,(7):54-55
蓝精灵村庄的首领是智者“蓝爸爸”,他已经五百多岁啦!他有超凡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知识,能够在关键时刻拯救小蓝精灵们免受大坏蛋格格巫的伤害。另外,还有聪聪、乐乐、灵灵、蓝妹妹……一大群可爱的小蓝精灵,他们都热爱大自然,充满奇思妙想,虽然每个蓝精灵都有优缺点,但他们都能彼此谅解、真诚相待,使蓝精灵村里永远充满着爱和欢乐。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下半年出版的《吴秋林文化文艺论文集》(以下简称《论文集》)是吴秋林自编的论文集。他将他十年来发表在报刊上的论文比较集中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也可以说是他十年来研究成果的一次展览。 十年来,吴秋林同志出版了《寓言辞典》、《寓言文学概论》、《金盘子和红苹果》、《紫芦  相似文献   

16.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简评李丕显《审美发生学》邵中云享誉我国美学界的李丕显教授,多年来一直挥汗耕耘,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大厦的建设铺下了一块块基石。他的《黑格尔美学论稿》是我国第一部黑氏美学研究专著,他的《自然美学系统》以崭新的视角剖析自然美这一斯芬克...  相似文献   

17.
青龙拳(上)     
一、说明福建汀州府巫必达在福建少林寺学拳后,落户湖南湘潭。人尊”“巫始阻家”的家拳(湖南四大名家之首)创始人巫必达之第五代传人黄忠义,在原有拳术的基础上创编青龙拳。黄忠义深得“巫家”真传,他把“巫家”五路拳术精华融合少林散手击法创编出实战性强,又具有巫家独特风格的“阴阳出进手”,又称“连环扣手”,在此基础上发展创  相似文献   

18.
博见而贯一剀切而厚重——评寇效信先生遗著《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并兼及其他郭德茂寇效信先生是陕西师范大学知名教授,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重镇之一,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重要的影响。他集多年心血而成的研究成果《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在他辞世7年后由...  相似文献   

19.
曹禺是大家熟悉的剧作家,他从一九三三年开始从事话剧创作以来,半个世纪中写下了《雷雨》、《日出》、《北京人》、《明朗的天》、《王昭君》等十几部优秀话剧,他的辛勤创作为我国话剧艺术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作品及其创作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他一直是革命报刊的热心读者,梁启超的《新民丛报》,长沙的《民主报》和《大公报》,李大钊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还有《教育研究》和《通俗教育报》等进步报刊一直是他喜爱的刊物。“从1911年到1927年,就是在没有走上井冈山以前,我从来没有停止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每天的报纸”。(文①,第205页),同时,他还是《大公报》、《劳动周刊》、《湖南教育》等报刊的撰稿人,亲自领导出版了《湘江评论》、《新湖南》、《湖南通俗报》,积极主持平民通信社的工作,编辑了《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