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私立学校314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私立学校初中生在学习习惯、考试焦虑、人际沟通、自制力方面较易产生困扰;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考试焦虑、异性交往存在显著差异;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936名农村初中生(其中留守初中生565名)为被试对象,调查了农村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并对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结论:(1)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中等程度以上,应对方式也以积极应对为主,但心理健康问题突出;(2)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3)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主观幸福感与消极应对方式能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且主观幸福感在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西部藏汉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西部地区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跨文化心理学的理论依据,特采用对638名藏、汉族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藏汉初中生,从总体上看83.86%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好的,而16.14%的心理有困扰需要正确引导;(2)西安交大二附中学生在人际关系和身体症状方面有高焦虑,共和县民族中学初二年级的藏族学生焦虑水平较高;(3)异地和同地区藏汉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桂林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 15 0 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结果 :1)桂林市初中生心理问题显著多于北京市初中生 ;2 )初中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 ,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随年级的上升呈下降趋势 ;3)初中女生较男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北京 4 15名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和 2 30名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差异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 :1)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中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情绪不平衡、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 ;2 )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与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打工子弟心理健康水平较不理想 ,且不及公立学校初中生 ,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采用《逆反心理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89名就读于西藏自治区的初中生进行了测试,考察西藏初中生逆反心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西藏初中生逆反心理水平总体较低;(2)西藏初中生逆反心理在性别、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3)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在限选的情绪反应及抑制外来影响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父亲严厉惩罚、母亲拒绝否认、母亲严厉惩罚在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父亲严厉惩罚正向预测初中生逆反心理,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负向预测初中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渝东南地区的629名12—21岁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发现:(1)该地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9.4%;(2)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是非常显著的,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初一学生最佳,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高中生好;(3)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4)汉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不明显。(5)单亲家庭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8.
以295名农村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家庭差异、年级差异以及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农村初中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2)英语自我效能感在英语成绩、能力感、努力感和挑战感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3)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不存在显著差异;(4)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初中生复原力、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中学生复原力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对三所原企业子弟学校的324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复原力水平普遍中等偏上,男女生在朋友支持维度差异显著,独生、非独生子女在责任感维度差异显著;初中生复原力与生活事件、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关系,复原力与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关系;复原力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6.6%。结论:培养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安徽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1名农村特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8.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农村特岗教师SCL-90总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2)不同性别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男性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3)不同学历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本科学历教师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学历教师;(4)不同学科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特岗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其中独生子女的教师在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以及心理健康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教师;结论: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调查黑龙江省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黑龙江12所农村中学1 052名初中生进行了MHT测验,同时为了与城市初中生作对比研究,对10所城市中学的1 061名初中生进行MHT测验。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偏常人数检出率为7%;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初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初一,初一优于初三,初三的心理问题最严重。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极其显著地低于城市初中生。  相似文献   

12.
以中科院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为研究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以西宁市区7所中学1478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调查结果表明:(1)西宁市区中学生在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总均分等指标上高于常模,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44.99%,和全国相比检出率较低;(3)男女生在心理健康总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男生在几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4)随着直系家庭成员缺失程度的加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降低;(5)普通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重点中学学生;(6)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严重,其次是初三。  相似文献   

13.
使用中学生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和心理健康问卷对来自不同水平学校548名初中生调查发现,重点中学被试与普通中学被试在社会支持方面差异显著:重点中学被试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被试,与重要他人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显著低于普通中学被试;成人(主要是母亲)是重点中学被试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同伴是普通中学被试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重点中学被试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优于普通中学被试.成人(父母、教师)应该给予普通中学初中生更多的社会支持,以促进其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提高,对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及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应用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49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女生的学校归属感得分高于男生,特别是在学校归属感总分、同伴关系和学校投入三方面,男女得分差异显著;从年级方面来看,年级升高,学校归属感却随之有下降的趋势;学校归属感总分与心理健康得分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潮汕地区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以该地区城乡670名初中生为被试对象,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共15个因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农村初中学生;城乡初中学生在五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影响因子的相关不尽相同,且在个别因子上存在反相关;在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较好预测变量上,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在某中等发达城市的四所学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440名小学生、500名初中生、500名高中生共1 440人对其学校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中小学生生活满意度成负偏态分布,整体水平较高;(2)学业成绩依然是影响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在学校普遍缺乏自我展示的机会;自由度较低;(3)中小学生的校内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较高,但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影响呈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心理问题成因问卷”运用调查研究法,对乌鲁木齐市及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汉族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并从管理学的角度提出在新疆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使用“MHT”量表对 95 0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 :1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总体上是好的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等较为突出。 2 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 3 初二是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易发期。 4 一般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如重点学校 ,但两类学校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表现的差异并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运用周步成教授的MHT问卷对120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个性心理和成长发育四个方面。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应从这些角度入手,采取积极和干预对策,保障和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