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到了幼儿园大班末期 ,许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入学准备的事了。作为从事幼儿教育十几年的我对大班 90名孩子的家长做过问卷调查 ,2 0 %的家长认为孩子就要入小学了 ,不能再贪玩 ,玩具要收起来 ,电视也要少看 ;70 %的家长认为 ,既然小学一年级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两门课 ,那么孩子入学准备教育就是让孩子识字、学拼音、做算术 ;10 %的家长认为 ,幼儿园会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的 ,因此无需家长多费精力。以上结果表明 ,许多家长对孩子入学准备教育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做法也是不妥的。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教育 ,首先要了解孩子入学面临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正>一些家长经常反映,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太浅了,孩子快上一年级了,应该多教他们识字、写字和计算.许多报刊上也经常报导这样那样的“神童”,如某某幼儿能识几千个汉字,某某幼儿能背诵几百首唐诗等等.这使一些年轻的家长们更加急切地想方设法“培养”自己的孩子,买了很多的书籍,强迫孩子学识字,学数数.有的幼儿园(特别是某些个体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也过多地教孩子写字、算术.例如有些学前班就已教孩子们学到了乘法!据我们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学生的初步调查,入学前学过几百字、会做百以上加减法的孩子占20%.  相似文献   

3.
经调查,部分学龄前儿童家长认为孩子快上学了,马上步入学习文化课的阶段,应该把家里的玩具收起来,减少室外活动,让孩子收收心,不能再贪玩了。也有不少家长把让孩子识字、做算术和读英文作为入学准备的主要内容,以便适应小学里要学习的语文、数学和外语。这样的认识与做法是不妥的,家长确实应关注这方面的教育,但是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以及采取哪些手段等,是孩子能否顺利地进入小学学习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孩子快上小学一年级了,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家长们都很重视。近几年,不少家长偏重学科知识教育,超前教孩子识字、计算,为孩子入学打基础。我曾对一九九一年入学的二百余名一年级小学生作过调查,入学前学习识字、计算的孩子占90%以上。其中有一个班级56个学生,入学前已认识几百字,会做百以内加减法的孩子16人,占28.5%。入学前,偏重学科知识教育,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否有利?我为此进行了跟踪调查。超前学习的儿童由于识字、计算已有基础,在初进学校时往往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孩子却逐渐失去了优势,甚至成了学习有困难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福安市上白石学区中心幼儿园属于农村乡镇幼儿园,多数幼儿家长主张孩子应该多识字、多做算术,反对孩子游戏,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更缺乏引导,致使幼儿交往能力明显低于城市幼儿。不仅如此,我们通过追踪调查还发现,幼儿入学后经常不愿与人交往,学习中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地区,越来越难的小学入学测试打乱了幼儿园应有的教学方式。围绕升学指挥棒,一些幼儿园教学开始出现小学化倾向,孩子们学识字、背古诗、做算术、记单词,苦不堪言。有的幼儿园用教会孩子多少学科知识来扩大知名度,而家长也多以孩子识了多少字或会多少算术题来评判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其实,这些家长和幼儿园都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7.
目前,确实有不少家长觉得幼儿园教的太浅,在家里给孩子“开小灶”,教孩子识字、背诗、做算术……首先应该指出,这些家长的做法是不对的。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习惯培养。因为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犹  相似文献   

8.
孩子要上小学了孟繁德孩子要进入小学学习,这是家庭中的喜事,也是孩子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孩子入学前,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我仅就“家长自身的思考”和“孩子的准备教育”这两方面,与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家长自身的思考一、要具有小学生家长的角色意识。准备入学,...  相似文献   

9.
来文集粹     
教师的意见我曾经在两所幼儿园大班的家长中做过一项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您在幼儿入学前最大的忧虑是什么?”结果是48%的家长担心孩子没有学习兴趣和愿望;46%的家长担心孩子不会写拼音、汉字、做算术,上小学跟不上;40%的家长担心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交往...  相似文献   

10.
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学准备能为孩子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笔者以家长和小学教师的双重身份,来谈谈幼小教育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玩中学     
不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反映,一些家长对于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工作原则很不理解,总要求幼儿园教孩子多认字,多学些知识技能。有的家长说,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我就在家里教孩子识字,做算术。个别家长还为此请了家庭教师。这就出现了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上的不一...  相似文献   

12.
水里的鱼     
杨远萍  陈朴 《早期教育》2005,(12):28-28
孩子上了大班,家长往往认为幼儿园应该多教拼音、识字、算术,其它活动搞不无所谓。然而孩子人小学后最大的困难和最应解决的问题是拼音、识字和算术吗?通过我们对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时间观念、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等是孩子存在的最大困难的老师比例最高,请看有关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3.
绝大部分家长十分关注孩子入学前的准备,也在努力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为了在这个时期能给予孩子以有力的情感支持,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坚实后盾,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并做好从物质、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准备。心态转变和心理准备告诉自己即将是一名小学生的父母了,并积极获得与之相关的经验积累。主动向家有小学生的邻居、亲友询问和请教,了解作为小学生父母的心理感受和各类  相似文献   

14.
6年前的7月,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工作刚刚落下帷幕。我在整理新生资料的时候,有位家长领着一位小男孩出现在我面前。经过询问得知要为孩子报名入学,再看看他带来的户口簿,知道小男孩叫亮亮,刚满5岁。我以孩子不足6周岁和招生名额已满为由拒绝了他的要求。但那位父亲并不甘心,要求见校长,无奈之下我只好带他面见校长。来到校长室,亮亮的爸爸对校长说,他为了培养孩子专门辞职在家,教孩子识字、算术、武术,  相似文献   

15.
孩子5岁以后,直到上小学之前,家长一般都重视为孩子入学做准备工作。家庭怎样为孩子入学做准备呢?有些家长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孩子找一个好学校,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入学准备教育。这样即使好学校找到了,孩子却没有做好入学准备,会造  相似文献   

16.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有的家长往往不了解幼儿教育的真正涵义和科学方法,于是就出现孩子刚刚学会说话时,就教他们识字、算算术、背古诗;还未上学,就教孩子学习小学课本;孩子上学后,就任意给孩子补充练习,参加各种补习班、提高班……家长们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孩子培养成无所不知的“神童”或“全才”。这样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2009,(10):10-11
编者按: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本期“教育诊断”栏目中石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是目前许多教师面临的困惑。是一味地迎合家长的需求,更多地让孩子学拼音、做算术、识字,还是坚持科学的育儿理念,帮助家长澄清误区?幼小衔接工作到底应该如何开展?本刊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陈帼眉教授。  相似文献   

18.
正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幼小衔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情况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一、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入学前,可以让孩子先多接触一些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生上课、作业、生活等情况,从而对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有足够  相似文献   

19.
大班幼儿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文/方明亲爱的大班幼儿家长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您的孩子即将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最近,有些大班幼儿家长来信询问有关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的问题。有的家长问是否应抓紧这几个月教孩子学点汉语拼音...  相似文献   

20.
家长:现在家长们越来越忙,让孩子学琴、学画、学识字、学算术。家长忙,孩子忙,也不知道这是喜还是忧。老师: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早期教育也是应该的,只是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任何事情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家长:如果孩子本人并不愿意学这些东西,而家长又认为这是孩子必须学习的,矛盾出现了,究竟如何解决?我认为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强迫孩子学他们不愿学习的东西。老师:孩子的意愿也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