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乳酸(PLA)和尼龙6(PA6)3种结晶性高聚物的热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调制DSC可有效分辨这些聚合物中重结晶和熔融的重叠效应,并且可准确计算样品的初始结晶度;在尼龙6的DSC曲线中,随着降温速率的加快,不可逆曲线的放热单峰逐渐变成了双峰,且出峰位置向低温区偏移,从而有效分辨了氢键释放和结晶完善的过程。这些结果表明,调制DSC更适用于链结构稍复杂、分子链带有侧基、结晶度易受降温速率影响的结晶性高聚物聚集态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异山梨醇,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对常规PET聚酯进行改性探索,改性剂添加量为7%(摩尔分数),制备得到IS-PET、DI-PET、IS-DI-PET三种改性聚酯。核磁共振显示改性基团分别被引入聚酯大分子链中,达到改性目的。将改性后的聚酯与常规PET进行对比分析,DSC显示IS-PET与IS-DI-PET聚酯的Tg温度升高,熔点降低。TGA显示改性聚酯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三种聚酯进行纺丝后测试其拉伸性能及标准回潮率,结果显示:异山梨醇与间苯结构单独改性时均能增强纤维强度,但共同改性时使纤维强度降低;异山梨醇单独改性时纤维吸湿性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制备对乙酰氧基苯甲酸的方法。合成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PHB(对羟基苯甲酸)共聚酯动力学过程分析表明,先酸解和酯交换反应,而后才进行脱醋酸的缩聚反应,升高温度和加入催化剂加速缩聚反应和提高分子量。应用DSC、TBA毛细管粘度计等对共聚酯的玻璃化温度、熔点、熔体粘度等进行了考察,说明PHB量高于35%摩尔时具有热致液晶性。从消光温度、不熔的刚性链长度及PET与PPHB不能进行酯交换反应3个方面,讨论了热致液晶的条件和物理交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对苯二甲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配比的聚酯聚醚嵌断共聚酯(PTMG-PET),用示差扫描量热(DSC)方法和光学解偏振方法分别研究了该体系的热性能和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和结晶温度均会影响材料的结晶行为,这将有利于控制和改善PET的加工性。  相似文献   

5.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反应得到DOPO(OH)2,继续与环氧氯丙烷发生开环反应生成新型DOPO侧基型环氧树脂。利用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采用DSC和TGA分析了该树脂的热固化行为、热稳定性和热降解行为,相比于普通双酚A型环氧树脂,该新型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1,4-丁二醇为原料,通过添加第三单体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制备出大分子链上含离子基团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离聚物(SPBT).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非等温结晶的过程,发现随着离子基团的引入结晶过程变得复杂,其成核与生长机理变化不大,离子基团的存在增加了大分子链表面的自由能从而改变了结晶性能.  相似文献   

7.
将纳米凹凸棒(AT)用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进行改性处理,经过处理后的AT以化学接枝法接枝到合成的不饱和聚酯聚氨酯树脂(UPPU)上,再加入固化剂、消泡剂等助剂制得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等检测手段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改性AT的含量为1.5%(质量分数)时,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提升。同时,纳米粒子不但能够在UPPU基体中达到均匀分散,且其机械性能较未添加改性纳米AT的UPPU有一定改观。  相似文献   

8.
为使学生了解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前沿研究领域,设计了"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铝的疏水改性"综合实验。首先以硅烷偶联剂KH-560为改性剂,对纳米氧化铝(Al_2O_3)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然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纳米Al_2O_3进行表征。实验的材料制备部分可使学生熟悉硅烷偶联剂的水解、缩合反应原理,以及无机纳米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对产物的性能测试和表征部分可以加深学生对红外光谱法和热重分析法的理解,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流变相法合成纳米尺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SEM),热分析(TG-DSC)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进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此方法合成的LiFePO4/C复合材料的粒径为50nm,表层的碳膜厚度为1~2nm,具有较好的振实密度,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有稳定的充放电平台和较高的循环稳定性以及良好的高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辊快凝直接制备和先制成非晶单相合金再经不同温度退火两种方法制备了高强度的Al87Ce3Ni8.5Mn1.5纳米非晶复合材料.用X光衍射(XRD)技术,透射电镜(TE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和比较了材料的形成条件、显微结构、α-Al晶粒尺寸、体积分数和显微硬度.后一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结构更均匀,显微硬度更高,过程较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11.
对高锰酸钾在碱性溶液中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的实验步骤提出了改进措施,它可使实验过程简化,实验时间缩短,同时提高产物的产率.  相似文献   

12.
以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1,1,1三羟甲基丙烷和纳米钛酸钡粉体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一系列BaTiO3/聚氨酯复合物弹性体.BaTiO3/聚氨酯复合物弹性体的密度、硬度和介电常数随钛酸钡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测量方法研究了复合物弹性体在电场诱导下的应变与复合物中钛酸钡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BaTiO3/聚氨酯复合物弹性体在外加高压电场的作用下,随着高压电源的开合,其应变也随之呈现出相应的收缩与回复.复合物的电致伸缩系数高于相应的聚氨酯弹性体,但复合物的电致伸缩系数随复合物中钛酸钡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在镍渣粉体中单掺或复掺NaOH、Na2SiO3、Na2CO3等碱激发剂,探究不同碱激发剂和H2O/Na2O摩尔比值变化对镍渣聚合物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压汞测孔法对镍渣聚合物净浆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掺Na2SiO3和Na2CO3条件下,H2O/Na2O摩尔比值位于22~24时,镍渣聚合物砂浆具有较低的孔隙率和较高的抗压和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低温水热技术,以蔗糖为稳定剂,在低温水相中合成了CdSe量子点,并外包一层SiO2壳.CdSe量子点采用红外光谱(IR)、荧光(FL)、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CdSe量子点水溶性好,颗粒粒径小、分布窄、荧光强度强;在其外包裹一层SiO2壳,能有效改善该量子点的不稳定性,抗光漂白性能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5.
实验了一种测试食品级丁苯橡胶干胶中残留苯乙烯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二硫化碳作溶剂,将干胶溶解后,用甲醇凝聚溶于二硫化碳中的丁苯橡胶及聚合物,有效地分离苯乙烯单体和丁苯橡胶,以α-甲基苯乙烯做内标物,用FFAP毛细管柱对二硫化碳中的有机单体进行色谱分离,用内标法计算残留苯乙烯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以二氧化硅负载磷钼钨酸H3PW6Mo6O40/SiO2为催化剂,苯甲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探讨H3PW6Mo6O40/SiO2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6Mo6O40/SiO2是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在n(苯甲醛)∶n(1,2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占总反应物质量的1.0%,带水剂环己烷用量10 mL,反应时间45 min的最佳条件下,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3.3%.  相似文献   

17.
P(EA-MAn-APTES)/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APTES)作为偶联剂,以丙烯酸乙酯(EA)、顺丁烯二酸酐(MAn)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和溶胶凝胶过程制得了P(EA-MAn-APTES)/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其中TEOS的质量分数从0变化至25%.利用傅立叶红外(FT-IR)光谱、溶胶抽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性能测试装置对材料的结构、凝胶含量、表面形貌、粒子大小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相与无机相之间是以共价键结合的,杂化材料中凝胶的含量较高,聚合物基体中SiO2是纳米复合的,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MN2 DOPED ZN2SIO4 PHOSPHOR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GEL 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OF ZINC SOURCE. MN2 DOPANT CONCENTRATION AND ANNEALING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ZINC NITRATE BASED PRECURSOR WITH STRONG GREEN EMISSION INTENSITIES IS BETTER THAN ZINC ACETATE BASED PRECURSOR. THE INTENSITY OF GREEN LIGHT EMISSION REACHES A PEAK AT 254 NM WHEN THE MN2 DOPANT CONCENTRATION IS ABOUT 5%( MOLAR PERCENTAGE). 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PHOSPHORS WERE EXAMINED THROUGH X-RAY DIFFRACTOMETRY. THERMOGRAVIMETRIC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Y ARE BOTH RHOMBOHEDRAL STRUCTURES, WHICH REMAIN AMORPHOUS BELOW 700 ℃ AND CRYSTALLIZE COMPLETELY AROUND 1 000 ℃. TH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ZN:SIO4/MN2 PHOSPHO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相似文献   

19.
以二氧化硅负载Dawson型磷钨酸H6P2W18O62/SiO2为催化剂,采用环己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H6P2W18O62/SiO2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6P2W18O62/SiO2是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1,2-丙二醇)=1∶1.5,带水剂环己烷6 mL,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6%,反应时间60 min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5.4%.  相似文献   

20.
烷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酯水性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预聚合半连续滴加法,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及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WD-21)预聚合后与多组分的丙烯酸酯预乳化液接枝共聚,制备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简称硅丙乳液).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重等分析手段,对硅丙乳液的粒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乳液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初步研究了以硅丙乳液为基料的水性涂料配方组成及配制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