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合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将中国传统武术的网络传播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概括不同时期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特点,总结出互联网给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带来的影响。整体而言,互联网扩大了传统武术的传播范围,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更多地依靠全民参与实现;"互联网+传统武术"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使得传统武术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互联网应用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保护与创造,促进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法,以首届WMA赛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思考。研究发现:WMA赛事是一次对中国武术职业化的全新尝试,它力图实现对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真实回归,并致力于对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展示,同时还是传统武术技术技法形式的大胆探索。在此基础上,文章对WMA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些许期待,希望能够引起学界更多地关注WMA的发展,关注中国武术的发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CCTV5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以下简称WMA,表现出武术技击形态,谈中国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演变。从社会发展、武术技击技环境土壤的变化和武术技击承载文化传承的角度梳理其形态发展演变轨迹,通过查阅资料、访谈民间武术师、收集武术技击的影像、图片资料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来还原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界定传统武术的概念,总结传统武术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珠三角地区传统武术的发展概况,探讨中国传统武术在当代的主要社会价值,从而从传统武术的市场化、武术教育、传统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等多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当代武术文化空间所处的境遇进行研究能使中国传统武术更好的融入世界。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当代传统武术所处的文化空间正受到传播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中国武术现代化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在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采取措施对传统武术保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盲区。我们当前还面临着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流失,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出现的断层等诸多问题。因此学者有必要对当前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以重视,通过恢复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和重新建造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强调对传统武术经济开发和文化空间进行传承和发展,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当前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把中国传统武术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传统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现在却处在失传或正在失传的边缘。本文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历史形态的阐述及其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实现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传统武术的技击本质,强化现代军警格斗技能;发展武侠文艺,推进传统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田野调查、对比分析法等方法,从传统武术视野下审视散打的发展。研究发现,气、桩功、整劲、短打为传统武术的技法特征,与散打腿法具有很好的互补效应;提出了散打应从武术基本功、传统武术短打、传统武术拳理三方面入手改进的建议。通过传统武术与散打的融合升华散打文化,有利于调节武术界长期对散打发展的诸多争议,促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功夫",以浓郁的武术散打文化意蕴更好地传播于世界。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现状,传统武术在学校的发展状况、社会中的普及度以及传统武术发展失衡等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从以农村延向城市,以学校深入社会、利用现代传媒来发展传统武术等方面探讨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途径。最后提出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对策,认为要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武术,要突出传统武术的技击价值,培养指定传承人...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网络检索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武术在跨文化交流的情况做了一系列的分析与融合,结合现阶段武术发展的现状,探讨中国武术在跨文化传播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传统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最大障碍和国际化推广问题着手,通过对民间武术团体-上海精武体育总会18年来在推广中国传统武术,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承办9届精武国际武术赛事成功范例上,探析传统武术的传承及其在国际上推广的各类途径.这些途径有利于为各国、各地区协会组织的武林同仁展示精湛的技艺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拓宽了中国传统武术向国际传播的通道;对于促进传统武术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之间友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推进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上发展和走向奥运提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贾春晓  杨华莉  胡洪森 《精武》2012,(6):83-84,96
目前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尽人意,改变这种状况是每一位武术工作者和武术爱好者应尽的义务。本文主要运用调查访问文献资料法探析中国传统武术面临全球背景下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国内党技武术的排挤及其自身的瓶颈等诸多不利因素,提出传统武术要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与党技武术协调发展,加大传统武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还原真实武林,注重攻防实战,理顺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的渠道,保持民族文化特点,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抓住机遇,在普及和推广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开拓中国传统武术的国内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职业赛事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术竞赛”为主线,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武术竞赛特征,指出当前开展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存在联赛签约俱乐部少,竞赛周期短;俱乐部签约高水平职业运动员困难,联赛质量不高以及WMA技法无体系,技法使用无章法等问题.提出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在继承中国武术竞赛传统特征的基础上,扩充俱乐部,稳定赛制;与武术管理部门合作,多渠道引进和培养高水平职业运动员;以及用规则引导,构建WMA技法体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武术古籍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东传朝鲜半岛的重要载体,在中朝武艺交流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为探明中国武术古籍在朝鲜半岛传播的时间、路径、背景及产生的影响,在归纳中国武术古籍代表书目的基础上,对古代中朝史料展开文献学分析和历史考证,并通过韩国相关数据库以及朝鲜《武艺图谱通志》所列参考书目,检索朝鲜正史与经籍所涉中国武术古籍的信息。研究表明,壬辰倭乱爆发后,朝鲜为改变武备废弛、兵力羸弱的不利局面,通过赐书、赠书、购书等途径慕求中国武术书籍,购书是中国武术古籍东传朝鲜半岛的主要渠道。绝大多数中国武术书籍于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东传朝鲜半岛,对朝鲜武艺发展影响深远,促进了明清武艺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奠定了朝鲜武艺发展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中朝两国的武艺交流。中国武术古籍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是在以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武艺圈内发生的文化转移现象,亦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泽被四方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良好的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对外交往的旗帜、通向世界的通行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武侠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交互性传播使人们获得不同时空文化共享的机会,导致了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各具特色,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映射着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武侠电影能够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能够增强“博弈”实力,抵制“后殖民主义”现象;能够转变“定型化形象”,塑造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能够弘扬中华武术文化,树立中国文化自信,传播文化价值;能够培养“文化自觉”,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抒发爱国情怀,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与认同感。但部分式侠电影以“舞”代“武”,容易引起文化误读;有“武”无“侠”,使武术文化精髓消失殆尽;渲染血腥暴力,对中国国家形象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伪武术大师"现象是在我国武术行业走向市场化与传统武术现代转化交织中出现的一种反科学、反常识的乱象。这种乱象将具有民族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的武术带入谋取名利与网络恶搞的娱乐狂欢之中,不仅未能推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传播,反而将其污名化,误导了民众的武术认知,严重损害了中国武术形象。抵制"伪武术大师"现象需要国家层面进一步规范武术管理制度,弘扬中国武术精神,推动传统武术实现新的发展。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保持审慎严肃的态度,充分发挥中国武术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助推新时代社会事业繁荣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产业面临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传 统武术产业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中国传统武术产业化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当今传统武术产业化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如何做好对传统武术的传播与保护,保障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研究传统武术的学者们所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就传统武术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探究和思考,从宏观传统文化角度辨析传统武术的实质内涵,以促进传统武术在横向和纵向更深层次的发展,使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武术走向未来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术国际化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永辉 《体育学刊》2006,13(3):58-60
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国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1)中国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2)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3)要维系武术传统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4)传统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套路更适合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和实践方式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传统武术仍然具有深刻的民间性;传统武术保护、传承的各项工作都应当从其民间性这个角度出发,才能梳理传统武术的发展思路,更好地发展传统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