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诗歌翻译上,汪榕培提出了"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并身体力行。将杨宪益、戴乃迭,Arthur Waley的《上邪》译文与汪榕培的《上邪》译文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传神达意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我们要求文章的语言仅仅达意是不够的,还要传神。达意的语言只是一般地表达了意思,传神的语言才能生动地表达意思;达意的语言只让人听得懂,传神的语言还能使人感动。使人欣赏。怎样才能使语言“传神”呢?这就须借助于我们学到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3.
汪榕培教授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3个译本入选为《大中华文库》丛书,译者个人翻译选择与国家翻译实践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译介传媒。本文通过梳理汪榕培"传神达意"整体性翻译策略在对应的诗歌类型文本译介方面的两种翻译动态,即"‘达意’以‘传神’"与"‘传神’即‘达意’",呈现进一步探索"传神达意"翻译两要素间交互功能的整合思路,以期推动深入发掘"传神达意"译介思维及其借鉴与影响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理论为汪榕培先生的“传神达意”理论,这一理论源自他三十多年的翻译实践,并且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丰富的意蕴。“传神达意”是一个偏正短语,即以达意为基础,翻译出典籍的精神内涵。在第八届中国典籍翻译研讨会上,“传神达意”理论提升到了整个中国典籍翻译领域的高度。在典籍翻译的实践中,汪榕培先生很好地运用了“传神达意”的翻译原则,完美结合神似与形似两个标准,不仅传达了原作的内容意蕴,也突出了原作的精神内涵。文章将以《桃花源记》为例,结合林语堂、杨宪益先生的《桃花源记》英译本,对比汪榕培先生的英译本进行鉴赏分析,并进一步体现“传神达意”理论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张子涵 《海外英语》2020,(7):156-157,175
典籍英译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汪榕培在翻译《诗经》时,首次提出传神达意的典籍英译标准,传神要求译者关注文本的意境、风格、音韵、情感的等,达意要求译者关注字词、修辞、文化、目的等,并将两者视为一个统一体.该文阐释了传神达意的内涵并就汪榕培的《牡丹亭》译本,分析了其是如何实现传神达意这一翻译标准的.  相似文献   

6.
从跨文化交际学和语用学两个角度 ,结合称呼语英译汉的实例 ,探讨称呼语翻译中达意和传神的相互关系。翻译时首先应忠实原文 ,力求达意。在达意的基础上争取传神 ,以最大限度地取得译文与原文交际值的翻译等值  相似文献   

7.
唐朝诗人金昌绪的《春怨》小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其英译本也不下数十种。本文选取了弗莱彻、宾纳和许渊冲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文,根据汪蓉培教授的"传神达意"的理论,分别从达意、传神两方面来评析。  相似文献   

8.
在文学翻译方面,我国本土翻译家们结合切实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一些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汪榕培先生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总集《诗经》时提出了传神达意,翻译时做到了"以诗译诗,形神皆似",在传达原作的音韵美方面堪称模范。  相似文献   

9.
梁思华 《海外英语》2014,(20):151-152,175
典籍翻译家汪榕培教授在翻译实践中一直遵守其提出的"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汪教授翻译及出版了不少的优秀作品,并且得到了读者们的认可,同时也为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通过结合"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来分析汪教授对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的诗歌《归园田居》(其一)的翻译,指出这一翻译策略的优点之处。  相似文献   

10.
王静 《学语文》2010,(6):46-46
叠字,又名“重言”,是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叠字的精彩之处在于可以传神地状貌达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汉语对联的形式和音韵特点,结合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两个环节,文章提出对联英译要加强字词理解,在表达方面要做到达意,求形和传神。  相似文献   

12.
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张培基先生在散文翻译翻译方面造诣颇深,该文主要从传神达意这一方面来赏析张先生的翻译,旨在使读者从中领悟到散文翻译的技巧,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来研究散文翻译。  相似文献   

13.
翻译批评是跨文化的“翻译批评”和“翻译赏析”的结合。包括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文体风格、语言文字、传神达意五个主要方面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对译文进行评价、赏析。  相似文献   

14.
谈谈英语常见比较结构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拟从对英语中常见的比较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引导,使不易理解的、容易混淆的比较结构更加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并在正确理解比较结构的意义的基础上,使译文忠实原文,更接近原文,以达到传神达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并例举了英语中人体部位名词动化这一奇特的表现手法指出它是利用人体部位所处方所具功能及其衍生意义来表情达意状物传神的。  相似文献   

16.
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张培基先生在散文翻译翻译方面造诣颇深,该文主要从传神达意这一方面来赏析张先生的翻译,旨在使读者从中领悟到散文翻译的技巧,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来研究散文翻译。  相似文献   

17.
写作能力是中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为人处世、表情达意、爱心品质、责任使命等在作文中都有所反映,故有"文如其人"、"见其文如见其人"之说。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新词的翻译存在许多问题,如误译或不规范译法,影响了我国汉英翻译的质量,也妨碍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文章认为,网络流行词的翻译应该尽量做到“达意”、“传神”和“表形”。  相似文献   

19.
英汉习语丰富多彩,各具鲜明的文化特征,历来是最难翻译的一个部分.英汉习语的三种对应关系,即对应、半对应和不对应关系,在翻译英汉习语时必须充分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表述特点,在英汉习语翻译时才能达意,进而传神.  相似文献   

20.
用文化典籍中的名篇例证阐说目光眼神传神达意的作用,讨论教师教学中不善于运用目光语言的表现,阐述运用目光语言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从正“心”入手,加强教师的综合素养,以提高运用目光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