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有效的学生评价强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化学教学中,有效的学生评价强调教师的自身理念更新;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和多样化的综合评价制度;倡导活动性表现评价、成长记录袋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和传统素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重视评价的激励性与改进功能,重视学生地自主学习及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教育督导将采用增值评价体系为中小学“全面体检”,以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的幅度来评价学校,不再忽视学校的进步和努力程度。2013年秋季,辽宁省教育督导室率先在全国省级层面启动学校增值评价项目。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方式,增值评价关注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的程度,依此可公正科学地评价学校。该项目分二次呈现参与地区和学校的报告,第一次为“起点报告”,第二次为“增值报告”。  相似文献   

3.
尉升华 《考试周刊》2012,(54):112-112
新课程评价标准有一个重要形式就是档案袋评价。作为以技能教学为主的体育与健康学科,如何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定还应重视建立“成长袋”的要求,引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以下简称“记录袋”),并通过记录袋的建立来关注自身的学习过程,促进学习结果的提高呢?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有了建立个性记录袋的想法,因为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不同,每一点的进步都要靠努力取得,是要付出汗水和泪水的.学生也会特别珍惜,进步的幅度很快体现出来,使用记录袋正是想找准这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评价的概念是什么?这是本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我认为,评价是不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不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性评价”的意义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改革促进评价的功能由以往注意甄别、选拔转向关注学生初中的过程与个体差异。因此,新课程的评价被称为“发展性评价”,核心在于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意味着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不但要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提高,还要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更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二、构建“发展性评价”的体系1.建立学习档案袋。发展性评价是伴随学习过程持续学习进行的评价。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除…  相似文献   

6.
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长期以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了衡量教育质量的最主要标准,其客观上简化了学校的教育功能。上海教育界立足于现实,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率先推出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绿色指标”,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其改革实践呈现了以下特点。一是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上海实施“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就是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追求,构建了包含品德行为、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学习动力、学业负担等指标的评价框架,以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全面关照学生的成长。从而全面分析孩子成长的过程和结果,通过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给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要求。由于公共基础课程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的“特殊性”,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在注重“评价目标特定性、评价结果客观性、评价过程开放性、评价形式互动性、评价层次多元性”的同时,在营造内部、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从“切实转变评价观念,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时刻关注学生发展,建设有信度的指标体系;拓宽自我评价途径,使教师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共同提高;落实相关评价措施,大力推进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显性评价、隐性评价之间的融合”等方面,大力建设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林霞 《职业技术教育》2007,(32):61-61,71
进步度评价法依据学生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度与增加值来判断成绩高低,它重视学生的内在发展,关注过程性评价,其最大特点是照顾到了个体能力的差异。其实施步骤是:采集新生入学原始成绩,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日常信息;制定进步度评价表与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9.
《教育发展研究》2001,(6):26-27
一、 评价原则●不仅重视最后的研究报告和答辩,而且重视开题和实施过程,全过程每个阶段均有不同的权重。●不仅重视课题研究的直接结果,而且重视学生在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多种收获与体验、多种能力与品质。●通过研究结果,了解学生对原有的知识是“知道”还是真正理解,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涉足情况,对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及在解决问题中的创造力和开放精神。●以小组为单位,兼顾个人表现;对学科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尤其注意课题研究活动对其学习的影响。二、 评价要求七宝中学研究性学习──"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利用学分制进行管理和评…  相似文献   

10.
“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提倡“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课程留给教师、学生更多的空间。新课程改革方案这一美好蓝图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课程评价的同步改革,因此,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课程的激励和改造功能。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函数表;不同的人的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学生的学习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其数学学习状况--进步、现状、发展趋势和需要得到的帮助等,以使得教师能够更科学地从事数学教学;评价绝不只是对不同的学生作横向比较,排名次。我们的评价观就大学建筑由“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转化。1、要重视评价学生数学函数表学习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在传统教学中,对于知识的掌握我们通常就看作业情况或上课发言等的情况,而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新课程理念下...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强调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闪亮星”评价作为新课改的一项尝试.具有个性化、过程化、多元化等特征,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自信心、发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评价的原则1.发展性原则。“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是对教育评价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2.多元化原则。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实效性原则。评价必须具有实际意义,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不能摆花架子、图形式、不切实际。4.情境性原则。评价活动都是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13.
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让优等生“吃得饱”,早日脱颖而出,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有发展。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不是简单地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状态,是对单位时同内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综合考虑以后所作出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办学理念,上海市徐汇区向阳小学全面地探索素质教育实践,20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以“快乐唱歌、快乐游戏、快乐运动、快乐创造、快乐学习”为抓手的“快乐教育”品牌特色和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健康第一”思想和《纲要》的指导下,采用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访问座谈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心理评价、社会评价、体育与健康理论和运动能力评价五个方面;评价方法应包括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进步度评价、达成度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6.
叶霞春 《考试周刊》2011,(76):228-228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是对评价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王艳华 《山东教育》2002,(28):44-46
小学数学“足迹式全程评价”,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和评价过程,对照评价指标,以符号、简要说明和汇集成果等方式,收集学生在兴趣、自信心、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表现出的点滴进步和闪光因素;以鼓励为主,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启发学生自我反思;用全面、系统、发展的思想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试论开放教育中"自主性学习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开放教育是一种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在开放教育中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要首先弄清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水平,制订具体体现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教学目标,要改革传统面授教学方式,讲求教学策略,注重评价的多元性、综合性、过程性、引导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综合评价方式,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潜能。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为了达到这一评价目的,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上海教育》2004,(12X):33-34
红领巾考察活动应体现德育的时代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活动的过程性、艺术性和发挥资源的整合性。2004学年,向阳小学开始开展“打着队旗去考察”的主题教育活动。为红领巾考察活动重添活力,我们在设计、开展、总结考察活动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了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