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丽芬 《云南教育》2004,(13):10-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要求原有的、过分关注“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育评价体系必须向“关注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转变,倡导建立并逐步完善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新型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滚滚洪流中,我校努力转变教育理念,本着“重点突破,逐步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既符合学校实际、又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学生评价策略,从纵横两方面认真研究实施了“多元之星”评选和成长档案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了“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意见》也将“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摆在了重要位置。广东华侨中学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将学生发展指导思想及其建设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构筑“三个三”发展指导体系,立足学生成长,切实提升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科学的评价犹如学生成长路上的太阳,照亮了学生成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通知》中指出“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的评价方式(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等)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可见。成长记录袋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文旨在研究成长记录袋的含义、价值、内容及其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以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评价对学生人格发展、心里品质形成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改进作用。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开始建立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 ,因而学生评价在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对学校管理、教师工作、学生学习起着导向的作用。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将学生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并提出了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纲要》指出 ,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体现了发展性…  相似文献   

8.
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学生评价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环节,也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评价的观念与评价方式的改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由此可见,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学业,而且要推动人的潜能的开发;评价的功能不仅是甄别和选拔,而且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教育,增强自信;评价的主体不仅是老师,而且要有学生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评价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那么,如何让评价成为愉快的经历,如何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呢?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我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每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用“心”钻研,用“心”备课,  相似文献   

11.
王仕伦 《教育文汇》2003,(5):8-8,1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诸多瓶颈对其的制约作用也开始凸现,以致一些地方的课程改革处于“戴着镣铐跳舞”的尴尬境地。一、评价制度的旧瓶,装课程改革的新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这些规定,适应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为了教育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要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可能性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如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笔者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慧源校区在体育评价改革实践中,建立了完善的课内与课外评价体系,以“学校体育与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引入大数据和AI等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和评价,以诊断、指导和改进为目的,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和谐发展。评语评价作为其中的一种手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从“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两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如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笔者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和谐发展。评语评价作为其中的一种手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从“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两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开展评价。研究改革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近年来,昆明市宜良县清远小学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李剑平 《新作文》2004,(5):9-11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六大目标中.有一十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关于评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唐翠华 《教育导刊》2009,(10):52-53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淡化评价选拔与甄别功能。”其倡导的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以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精神。那么学生发展性评价都有哪些有效的实施策略呢?笔者认为在小学教育阶段有以下四个常用的学生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