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史记》娴熟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其辞格类丰量大,把古汉语各种辞格的巧妙运用,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峰,对《史记》文章风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史学上、文学上以及修辞学上都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本文就《史记》在辞格方面的特色进行探讨。全文分上下两部分。上都已在本刊今年第三期上发表,作者论述了《史记》运用夸张、重叠、反语、委婉、联珠等方法的艺术特点,下部就其在运用比喻、警句、拈连、层递、借代、引用、跳脱等方法上的艺术特色再作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史记》中"联珠格"大量而普遍的运用,对《史记》文章风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不仅在史学上、文学上,且在修辞学上都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讳饰修辞由来已久.《史记》继承了先秦的讳饰习俗和讳饰修辞,保存了大量讳饰实例,丰富并发展了讳饰修辞;《史记》讳饰修辞可分为掩饰和美饰两类,探讨《史记》讳饰修辞是解读《史记》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史记》叙述的基本样式及其修辞品格.它呈现为泛隐喻和隐喻修辞两个基本类型,前者是司马迁的历史阐释策略,后者是《史记》文本构成的语言行为.司马迁在《史记》叙述中将泛隐喻和隐喻修辞融为一体,建立了司马迁及其《史记》的独特地位,即对文学和史学边界的突破,从而构成我们面对司马迁及其《史记》所能体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建邦《史记论稿》对司马迁的爱国思想,司马迁“李陵之祸”、《史记》的修辞及本校勘与理解等进入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论述。本对对《史记论稿》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有关本理解问题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6.
洪迈在《史记》研究上做出了一份不容忽视的贡献:一、《史记法语》,首开《史记》语词研究之风;二、《容斋随笔》,究心《史记》为文之法,标举《史记》重沓之妙;三、《容斋随笔》对《史记》人物的评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对我国史学和文学的贡献巨大,他从人本主义历史观出发,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纂史方法。他通过各种途径熟悉人,对所发掘“人群”分类排队,严加鉴别,进而确定写人原则。在写人上有雄视古今的手笔和创造性的表现手法。为有利于读者学习《史记》、研究《史记》,编写一本有特点的《史记人物大辞典》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史记》的创作受到《左传》的影响,《史记》的很多材料来源于《左传》,这在学术界已成定论。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法,将《史记》采用《左传》之材料分为以下几类:《史记》对《左传》的材料剪辑摘要;《史记》对《左传》的材料归纳综合;基本引用《左传》原文或采用《左传》原意;《史记》在采用《左传》材料时,适当增加了文字以体现作者意图;《史记》与《左传》主要内容一致,但在细节上存在差异;《史记》中某些用词义项或某些说法可从《左传》中找到出处、原由。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在史学和文学上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不朽巨著,鲁迅先生曾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句肯定的是《史记》的史学价值,后句则是对《史记》文学价值的高度评价。文学上的《史记》以其特殊而丰厚的意蕴和无穷的魅力,成为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的武库与土壤,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嬗变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唐传奇还是明清小说无不有着《史记》的烙印。  相似文献   

10.
东汉班固作《汉书》,其中78篇沿用《史记》原有篇目,虽然在原有文句的基础上作了剪裁删削,但仍然保留了大量可用于比勘的异文材料。这些异文材料是研究《史记》版本、校勘、史实出入的较有价值的材料,并可由此上窥《史记》《汉书》古本之貌。《史记》《汉书》对校是《史记》校勘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运用他校与本校的方法对《史记》《汉书》九处异文进行校勘发现,《汉书》的确能对《史记》起到订正作用,同时也可以发现《汉书》的校勘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史记〉选本丛书》同时推出了八部明清民国时期《史记》选本的代表作,反映了《史记》的传播史与接受史,展现了明代以来文学批评与史学批评的各种方法,为研究《史记》批评史及《史记》选本的发展史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12.
白寿彝先生在《史记》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以全面、贯通的史识,注重《史记》的思想性研究;从历史文献学和编纂学的角度,探讨《史记》在编纂体例上的创新和体裁上的综合运用;注重《史记》的表现手法及其在历史文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善于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发扬光大;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勇于突破僵化思想,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白寿彝先生的《史记》研究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学术界占有突出地位,是建国后我国"史记学"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至今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史记》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财富,它蕴涵着深邃的哲理,融会着民族的精神。从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来看,《史记》有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高考优秀作文在巧妙运用《史记》素材上和语言锤炼  相似文献   

14.
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校刊《史记》,为出于文治之需。殿本《史记》以明北监本为底本,参校众本,综合运用各种校勘方法,校改讹误,增补三家注文,版本质量大大超过明北监本。  相似文献   

15.
《史记》在借人明史时灵活运用反复修辞,在昭示人物命运、揭示人物心理、活化人物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体现出一种自觉的叙事策略,并在具体运用这一策略时融入太史公本人浓烈的情感,多方面提升了人物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传记学的成熟,应该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学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描写人物上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兆琦先生在他的《司马迁与(史记)》中所言:“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111页)《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一篇较好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的范文。该文通过记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着重塑造了占居矛盾主导地位的机智勇敢而又深明大义的封建时代的爱国者形象——蔺相如。  相似文献   

18.
谈《史记》的写人艺术杨建红《史记》以记叙人物为主,通过描写人物去体现历史事件,这为本来就绚丽多彩的中国历史人物画廊增添了一大批栩用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其成就是惊人的。《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丰富泡满、生动形象,这是由于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方法去表现人...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与语言的结合上来研究《史记》的语言,是《史记》语言研究的一条可行之路,必由之路,笔者在对所选例句进行简要的语法图解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和阐发《史记》为什么要构造这些长句,这些长句是在什么场合用的,《史记》长句的类型,它们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特点,在艺术表现上发挥了什么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司马迁是伟大的编辑家,他用广角镜从多元角度透视了三千年历史。“略改字面”的编辑加工使《史记》的文字达到了“峻洁”;五体配合使《史记》的内容构成了立体网络;“太史公曰”和《太史公自序》最巧妙地运用了编辑体例上的“文外文”,是深邃的思想力量与艺术创造凝聚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