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弌 《历史教学》2004,1(2):38-45
近年来,诸多中外学者陆续探讨<马可·波罗行记>的真实性,力辨书中之"所见"与"所闻".特别是英国学者弗朗西丝·伍德(Frances Wood)依据种种疑点,否定了马可·波罗到过中国.本文则通过<行记>中一条地名Tiunguy的考证,从历史地理、方言特征、几种主要的版本和可能出现的书写讹误,以及当时当地陶瓷生产的情况分析,证实Tiunguy即"丰州",解决了有关<行记>地名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疑点,重新检测了<行记>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师,甲文取其半,象形字;金文合成今师字的字形,会意字.师字在甲文、金文时代都作军队、战争讲,也是军官、职官名并延及师长等义.<易·师>卦讲战争事,<周易>另外还有<同人>、<离>、<晋>、<革>四卦等讲军事.它们反映了商、周时期部族、方国之间的斗争,折射出那一历史时代人们对于战争这种社会现象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王力<古代汉语>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一文中出现的词语"凑?注释为"轻薄的样子",而王伯祥<史记选>则注为"自得貌".文章从多个角度证明了训"沾沾"为"自得貌"是确解.  相似文献   

4.
<简·爱>这部小说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其贯穿全书的风景描写也十分有特色.本文试从内涵与艺术手段两个方面分析<简·爱>中的风景描写,指出这些风景描写对反映主人公心理历程、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论述描写本身所展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扬之水>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和<唐风·扬之水>.<孔子诗论>第十七简"<扬之水>其爱妇悡"句中的<扬之水>应是总括这三首<扬之水>,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6.
2004年大陆新武侠在小说原创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今古传奇·武侠版>、<白桦林·新武侠>、<湖北画报·奇幻>、<科幻世界·奇幻版>、<武侠故事>等期刊为阵地,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2004年大陆新武侠文坛的成就,昭示着以中国先进文化为指导的中国大陆武侠文学与通俗小说的繁盛.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研究孙奇逢"<易>道惟时"思想.<易>是主观对客观的模写,客观永恒发展,<易>就必须永恒发展.学<易>研<易>抓住个"时"字是最关键的.故而孙奇逢教人"上律天时以自强不息","遇变增惕,修之身,省之心".为什么?孙氏说天者一而人者二,即天健无息,人则有息,人要能跟上"时"变,不增惕不省之心不行.所以<易>教"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就是对人生立世的提醒.立世以"时",<易>则有之,学<易>就是抓住了根本.  相似文献   

8.
今人对张载<正蒙>多视之为一种论天道的宇宙论.船山则不然.他的<正蒙注>明显地注重其人道论的意义,他在<正蒙注·太和篇>、<乾称篇>及<正蒙注>序等注、论中对<正蒙>大义作了明确的说明.这种说明是船山对自己思想的说明,其思想主题可归结为"原始终以立中道","贞生死以明善恶","存神尽性以全归本体",旨在"希张横渠之正学",寻找儒学正统以排佛老而正人心.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被称为"东方兵学鼻祖"、"兵学圣典",其中朴素而又深厚的辩证唯物思想,具有学术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孙子兵法>强调"知"是实施正确指挥、掌握作战主动权的根本前提和首要条件,体现了孙子朴素的唯物现;孙武不是单纯从战争行动论述战争,而是从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的根本利益去观察战争,从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诸因素去分析战争,充分体现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战争是一个双边互动、彼消此长的过程,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论述了战争中50余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方面,看到了战争中双方互相依存、互相对立、互相转化的规律;因地制宜、因敌制胜、因情任势……<孙子兵法>中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非常符合唯物辩证法中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10.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夏洛蒂·勃朗特采用了哥特传统,把现实内容与超现实的想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父权制社会里为自立和平等而抗争的新女性简·爱.这部小说如此成功,更在于它超越了早期哥特传统,尤其是运用哥特手法描写心理活动.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简·爱>的"哥特式"特征,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作品即主题和情节,恶棍英雄,意象.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