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1990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又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用法》_2),新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使标点符号增加  相似文献   

2.
周跃文 《语文知识》2000,(10):58-58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几十年来,标点符号用法有了一些发展变化。1990年3月国家修订发  相似文献   

3.
杨飞 《现代语文》2006,(3):42-42
并列的书名号或者引号之间是否用顿号?历来说法不一.标点符号的用法,自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到1996年6月1日国家公布实施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经历了三次变革,虽然在使用规则后面都增加了一个附录说明,但是都没有提到"并列的书名号或引号之间"应该怎样停顿的问题.这样,就使得人们在运用时出现了不同的用法:有人认为应该加上顿号;有人认为加上顿号是多余的;还有人认为可以加上也可以不加,都不影响表达.  相似文献   

4.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其中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分号就是句中点号中的一种。对于分号的用法,目前常见的有下列几种说法: (一)中央出版总署在1951年9月26日《人民日报》上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说:“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相似文献   

5.
标点符号在我国产生于何时 ?据《辞源》877页载 :“《宋史》4 38《何基传》 :‘凡所读 ,无不加标点 ,义显意明 ,有不论说而自见者 ,’元人有标点五经 ,见清钱泰吉《曝书杂记》中。”可见 ,至迟在宋代 ,我国已有了标点符号。不过 ,古时标点符号种类是极少的 ,随着白话文的兴起 ,种类渐渐多起来。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为 14种 ,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为 16种。标点符号的功能 ,起初只是断句。《辞源》关于标点解释为 :“标记句读的符号” ,即断开句子。以后 ,随着标点符号种类的增多 ,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6.
标点符号在书写上有一定的体例。书写时既要注意标点符号在字间的位置,又要注意标点符号在行间的位置。位置的谬误,往往影响语句的通畅和表意的乖舛。因此,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应该引起普遍的重视。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一九五一年九月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的规定,以及约定俗成的书写习惯,下述各点是应严格遵循的。 (一)书写中,标点符号要书写在稿纸的格内,不可随意乱写。  相似文献   

7.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三十多年来,文字的书写排印巳由直行改为横行,标点符号用法也有某些发展变化,因此需要进行修订。修订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列14种符号,现为16种,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简化了说明;更换了例句;针对书写排印改为横行,某些说法也作了相应的改动。  相似文献   

8.
说明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三十多年来,文字的书写排印已由直行改为横行,标点符号用法也有某些发展变化,因此需要进行修订。修订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列14种符号,现为16种,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简化了说明;更换了例句;针对书写排印改为横行,某些说法也作了相应的改动。  相似文献   

9.
标点说趣     
闲览网上博客留言,有的使用标点符号不准确,更有一逗到底和连标点也不用者,其实完美而准确的语句离不开标点的正确使用。从1919年当时的教育部首次正式颁布统一标点符号12种,至今将近百年;1951年9月,出版总署发布《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14种标点符号,也近60年。  相似文献   

10.
书名号(《》)的使用,似乎很简单。一九五一年,由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所作的规定是:“表示文中的书名、篇名之类。”(人民出版社1951年第1版,第21页)它对每种标点符号,例作说明,而在书名号项下却只说了书名号何以单独列为一种,以及标点的地位。其后的关于标点符号书籍、现代汉语书籍,对书名号的正确使用问题也往往注意得比较少。其实,滥用书名号的现象,并不罕见,至少不比它种标点符号的错用少一些。  相似文献   

11.
对于句号,问号、叹号三种句末点号的用法,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于1951年9月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分别定义为:“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感叹号表示一句感叹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90年3月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称《用法》)中把句号、问号、叹号三种句末点号的用法分别定义为:“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标点说趣     
闲览网上博客留言,有的使用标点符号不准确,更有一逗到底和连标点也不用者,其实完美而准确的语句离不开标点的正确使用.从1919年当时的教育部首次正式颁布统一标点符号12种,至今将近百年;1951年9月,出版总署公布<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14种标点符号,也近60年.用好标点会用标点,在经济社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指导高三学生进行标点符号系统复习时,笔者发现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老师们并不太在意《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为《用法》)实施的时间,只要是《用法》就行了;二是一些颇有市场的复习指导用书在这方面也含糊其辞,有的甚至采用已经废止的《用法》,即1990年3月22日—1996年5月31日间实施的《用法》;三是由于《标点符号用法》没有具体解说,就导致一些自作主张的说法混淆视听。笔者就以上三个问题,对照了1990年3月22日起实施的和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现行《用法》),参照《标点符号用法》修订组编写的《〈标点符号用…  相似文献   

14.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段为“读”(音逗)。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一九一九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了十二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一九五一年九月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十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  相似文献   

15.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而今天使用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创造出来的。这是一大进步。标点符号问世时,曾经遭到一些遗老们的反对,但新生事物是不可阻挡的。现在.正如《标点符号用法》说明中指出:“标点符号已经成为书面语言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在不断演变。越变越丰富.而标点符号也跟着发展天化。建国初期的195四年、对“五四”新及化运动以来的标点符号加以总结,公布了新的《标点符号用法》,列出14种标点符号及其用法。近年来再次修订了《标点符号用法》.从原来的14种…  相似文献   

16.
在指导高三学生进行标点符号系统复习时.笔者发现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老师们并不太在意《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为《用法》)实施的时间,只要是《用法》就行了:二是一些颇有市场的复习指导用书在这方面也含糊其辞,有的甚至采用已经废止的《用法》,即1990年3月22日-1996年5月31日间实施的《用法》;三是由于《标点符号用法》没有具体解说.就导致一些自作主张的说法混淆视听。  相似文献   

17.
国家技术监督局《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各种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并举例说明,但其中仍有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易引起歧义,如冒号表示的提示部分、顿号用在次序语后、省略号代替的内容,在各种出版机构及行业组织制定的有关标点符号用法规范中,就有一些不科学之处.  相似文献   

18.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这就把标点符号的使用提到了执行国家标准的高度。2011年12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新的《标点符号用法》,并于2012年6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标点符号用法》对旧的《标点符号用法》作了修改。作为教材,标点的使用要严格执行国家  相似文献   

19.
王晓静 《文教资料》2006,(11):210-211
1951年和1990年,大陆地区先后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及其修订,这些用法虽未在香港实施却对这一地区的中文出版物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试图简单归纳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香港中文出版物中标点符号使用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0.
《标点符号用法》的不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标点符号是现代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衔接和连贯标志。在没有多少形态变化的汉语里.在没有实行分词连写的汉语书面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尤其重要。文章根据标点符号的实际使用情况.探讨了《标点符号用法》的指导作用,并指出了《标点符号用法》的不足,为将来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标点符号用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